第190章

  小孩子的车子,那真是……各种各样的,也不算贵。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真的,需要一间屋子来摆放小孩子的交通工具,滑板车,扭扭车,电动车,平衡车,三轮车……
  对了,扭扭车和平衡车也可以做。自行车做不出来,但是平衡车的话,小孩子玩儿的,就不需要多高的制作水平是不是?只要能动起来,就算成功?
  耿文华兴致勃勃的去画图,滑板车这个最简单了,就是里面的旋转杆需要些技术。另外,因着材质问题,估计得经常换。
  但是吧,这种东西呢,你只要有,做出来了,日后自然会有人想办法去往这材质上面下功夫的。你根本没有,那人家想下功夫都不知道该往哪儿下是不是?
  所以还是得先有。
  反正滑板车这种东西,摔是摔不坏人的。
  胤禛回来的时候,她正在埋头苦干。胤禛并未打扰她,而是站在她身后看半天,等耿文华终于收工,这才发现胤禛在后面站着呢,赶紧起身要请安,胤禛托住了她胳膊:“这是在做什么呢?”
  “今儿弘昼回来说想要个新玩具,我这不是正在给他想法子呢吗?”耿文华笑眯眯的,凑过去在他胸口闻一下:“喝酒了?”
  略有一些酒味。
  胤禛微微点头:“汗阿玛想用,就陪着用了点儿。”所以,肯定也不多。
  不过喝了点儿,倒是略有些放松了,干脆靠在软榻上,招手示意了一下,让耿文华过去靠在他胳膊上:“这怀表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了,内务府和工部合作。”
  以前是只想着内务府呢,但今儿康熙不是说道国库没钱的事儿了吗?所以就干脆将这手表的事儿,分摊出去,反正这么大的利润,怕是内务府也吃不下,跟工部合作,至少有朝廷为靠,这买卖做的也能更让人放
  心。
  胤禛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工部那边呢,老九会过去,内务府这边,十七负责。弘昌和弘春是要往工部,弘时年纪还小……这次只是随着玩儿两天。”
  所以这几天的课,算他白听了。
  耿文华眨眨眼,有些不太想听了,反正这钱也到不了她手里,再者工部和内务府如何分钱,这事儿她也插不上手啊,她就笑着岔开了话题:“今儿这花生好吃吗?汗阿玛可夸赞你了?”
  胤禛顿了顿,才伸手捏了一下她的鼻子:“好吃是好吃,但寻常百姓家,怕是吃不起。”
  不管是水煮还是油炸或者是糖炒,百姓家都是吃不起的。盐,糖,油,哪样是便宜的?
  这话说的,耿文华顿时有些心酸。她抿抿唇才说道:“百姓家还是太穷,若是地里产粮能提高些……”至少别饿死人,那世道才算是好呢。
  胤禛没说话,耿文华就说起来自己庄子上的东西:“眼看要秋收了,我打算到庄子上去看看,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我打算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吃法,吃法多了,这东西自然也就种的多了。”
  相比较之下,这两样作物的产粮还是有些高的。再者呢,这两样是有季节性的,也就是说,并不能全年种植,那到时候还是要和小麦或者水稻搭配着来的,也并不影响小麦水稻这些作物的产量,对饮食结构来说,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只是吃的东西会变多一些而已。
  第101章 必定是钮祜禄家的人。……
  胤禛还有事情要忙,并不能陪着耿文华到庄子上去,所以只她自己去的。至于弘昼,被胤禛带回到府里了,快三岁的孩子了,府里又有那拉氏在,他自己身边也有奶娘和丫鬟,耿文华并不担心他会如何。
  男孩子嘛,还是要稍微的适当的,放养一些的。
  耿文华到庄子上只一看就忍不住笑,实在是今年这作物,可真是大丰收。那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最大的都快比得上半个脑袋了。还有玉米,玉米粒也都很丰满,整个玉米棒,最大的能有半臂长。
  她命人将这些东西一一称重,要估算一下亩产量。红薯和玉米这两样东西呢,明末时候就有,但一来是因着朝廷动荡,社会不安定,没人推广,二来呢,也因为这东西种子难得,所以到现下,也不过是很少一部分地区在种植。
  种植的人少,吃法也就简单的很了。红薯就是水煮,炒菜这个大概是有人试过的,不好吃,然后就没再出现过了。玉米呢,就跟小麦一样,磨面粉吃。
  耿文华的着重点是红薯,玉米的话,水煮也好吃,但是水煮的玉米都是嫩玉米,嫩玉米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完全长熟的,对于粮食作物,民间是有说法的,八分熟和九分熟以及完全成熟,那产粮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说那麦子,若是八分熟就收了,那一亩地大概也就能产两百斤,因为麦粒没有完成最后的沉淀,会导致麦粒干扁,份量自然会减轻。
  若是完全成熟,那一亩地大概是能收获四百斤的粮食的。
  麦子如此,玉米也如此。
  所以,水煮玉米什么的,还是别想了。只有百姓能吃个八分饱了,普天之下没有饿死的人了,指不定这种浪费的吃法,才能得到推广。
  耿文华并没有见过怎么制作红薯粉,但是没关系,可以试一试啊。红薯粉条不就是淀粉吗?那先来淘洗淀粉,将红薯都洗干净,然后用石磨一点点儿磨碎,留下来的浆汁再用细纱布过滤,然后进行沉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