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苏尧的手机响了。
  苏尧接起电话,“喂,您好,我是苏尧,请问您找谁?”
  手机那头传来一道清亮、字正腔圆的女声,“苏尧,您好,我是国家新闻台记者岑雨珂,我想对您进行一个视频采访,您看方便吗?”
  “国家新闻台记者?”苏尧疑惑不解,她知道国家新闻台是国家电视台,级别很高,可一个国家新闻台记者为什么要采访她。
  家里其他人听到苏尧的话,同样心里犯嘀咕。
  舅姥爷听到这几个字,放下了筷子,眉心微皱,还以为苏尧碰到了电话诈骗。
  小飞看到爷爷放下筷子,一脸失落。
  岑雨珂明显不是第一次碰到采访人对自己的疑惑,主动报出自己的微信,“您可以加一下我的微信,我待会把我的工作证发给您。”
  苏尧想着大过年的,应该不至于有骗子冲业绩冲得如此敬业。
  她加上对方的微信,对方立马发来了自己的工作证和国家新闻台记者页面的网页截图。
  对方确实是国家新闻台的记者,说想对苏尧进行视频采访,后期采访的视频会上今晚的新闻联报。
  舅姥爷一看对方真的是国家新闻台记者,激动得拍大腿,“这是祖上冒青烟啊,咱们家竟然有人可以上新闻联报!”
  家里其他大人同样很激动。
  那可是新闻联报啊,全国十几亿人晚上都会看的新闻联报啊。
  可以上新闻联报,那就是全国的知名人士啦!
  小伟同样激动,只有小飞一脸失落,他想吃一品豆腐啊。
  在吃货的心里,新闻联报也比不上一勺子一品豆腐啊。
  但大人们不这么想。
  苏尧原本不想接受采访,可看家里人那么激动,尤其是奶奶激动得都快跳起来,她就答应了。
  她一视频电话,家里的大人就全部动了起来,原本整理好的大厅这会儿看,感觉又不够整齐了。
  有人扫地,有人整理桌子,有人擦桌子,势必要把家里弄得整整齐齐。
  舅姥爷还让大家先把新衣服穿上,显得精神一些。
  表嫂还给苏尧描了眉毛,补上了一点口红,“尧尧,你这样真漂亮!”
  苏尧本就皮肤白,喝了葡萄酒,脸上自带红晕,涂了眉毛和口红,更加显得唇红齿白,眼神明亮。
  接通视频后,岑雨珂被苏尧的美貌惊了一下。
  她昨天回到家,在家里竟然吃到了味道很正宗的狼牙土豆,然后从亲妈的嘴里知道了小苏师傅这个人。
  睡前冲浪的时候,她又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跟着小苏师傅学做菜#的话题,出于好奇心,她点进了苏尧的直播录屏。
  看了苏尧做鱼的直播十分钟后
  ,她觉得这会是一个极好的采访对象。
  近几年扶贫助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疫情的发生让这项重点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苏尧的直播卖农产品,恰好就是扶农助农。
  直播卖农产品,或许对未来的扶贫助农工作来说会是一大利器。
  她立马将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台里的领导,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
  这才有了今天的这场视频采访。
  在岑雨珂的指导下,苏尧花了十分钟摆放好手机,采访正式开始。
  第84章 发财猪蹄 上国家新闻台啦
  岑雨珂长相温柔, 业务能力出众,采访时问的问题十分温和有礼貌,一点不咄咄逼人。
  两人简单聊了20分钟, 苏尧只觉得好似和一个刚认识的朋友聊了20分钟, 而不是接受了20分钟的采访。
  岑雨珂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突然说:“可以让我们看看你家的团圆饭是吃的什么吗?”
  刚刚在采访前期准备的时候, 她注意到,苏尧家的一个小朋友的眼睛似乎一直哀怨地盯着餐桌上的某道菜。
  加上网络上众人对苏尧厨艺的夸脏, 和苏尧直播时厨艺精湛的表现,都让岑雨珂好奇这样一名优秀的厨师过年会吃什么有意思的菜呢?
  估计全国观众都和她一样,对这个问题很好奇吧。
  苏尧自然一口应下,拿着手机,开始拍桌子上的饭菜。
  前面几道菜都是家里人做的, 岑雨珂看得有些失望, 可等扫到北京烤鸭的时候, 她惊了一瞬。
  “小苏师傅,这是您做的北京烤鸭吗?这模样,简直和我在燕归楼吃的烤鸭看着有七八分相似!您家里没烤炉吧, 你是用什么烤的啊?”
  燕归楼是一个老字号的烤鸭店,它家的北京烤鸭可以说是北京一绝。
  岑雨珂夸赞苏尧做的北京烤鸭和燕归楼的烤鸭相似, 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了。
  苏尧简单说了一下做法, “我家里没烤炉,是直接用烤箱做的。用烤箱做出来的烤鸭肯定不能和燕归楼的烤鸭比。至于味道嘛, 我浅浅尝了一下, 味道还不错。”
  岑雨珂又问放在烤鸭旁边的猪蹄,“旁边那道猪蹄又是什么菜?卖相看着很不错!”
  红亮的猪蹄上点缀着绿色的葱花,青白色的泡椒, 光是看着就一定很辣很过瘾。
  苏尧介绍道:“这道菜味道香辣,外皮被炸过所以吃起来比较有韧劲,但内里的肉软烂入味,做法也不难。”
  随后她又简单补充了下做法,“……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里尝试做一下。”
  岑雨珂不明觉厉,这又炸又卤又炒,怕是只有小苏师傅才会觉得做法不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