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道菜是最后做的,苏尧就用了邻居送的红皮土豆。
  “确实是红皮土豆,感觉和我们日常吃的土豆很不一样的感觉。”
  注意到直播间观众对红皮土豆的关注后,苏尧道:“这个红皮土豆是邻居送的,我去问问这是什么情况。”
  苏尧当即拿着土豆走出了厨房,不等
  她开口,一直在刷她直播间的邻居主动解释:“这些红皮土豆是我丈母娘过年前送过来的,我丈母娘那个村就专门种这种红皮土豆。我已经让我老婆给我丈母娘打电话了,你稍等几分钟。”
  那边邻居的老婆挂了电话,满脸红光地说:“尧尧,我妈说她们村里有十几户种这种红皮土豆。这种红皮土豆听说是国外的品种,口感比普通的白皮土豆更加绵糯,很适合用来做薯条、土豆泥。我娘家种的土豆,往年都是直接卖给食品公司,价格可高了,两块五一斤呢。”
  正常的土豆在市面上的价格普遍就是一块二到一块五,红皮土豆可以在原产地卖出两块五一斤的价格,算得上是高价土豆了。
  估计红皮土豆市面上的价格,最少要四块五到五块钱一斤。
  邻居的老婆继续补充,“我妈说,如果你直播间的观众想买,她要的价格不高,三块五一斤,20斤以上包邮。她简单问了一下,总共可以卖一万斤。”
  三块五一斤的土豆有点小贵,可是三块五一斤的红皮土豆,价格却很实惠。
  苏尧了解完后,重新回到直播间。
  因为她中途的离开,直播间的观众从顶峰的100万降低到了50万,可弹幕依旧热闹。
  苏尧将她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给了直播间的观众,“这完全是个阴差阳错,我今天本来不想带货上链接的。但如果想要的小伙伴比较多,我会考虑上个链接。有想要的小伙伴欢迎在弹幕里说想要。”
  苏尧话音刚落,直播间里开始齐刷刷跳出“想要”两个字。
  这两个字足足刷了10分钟,这声势可比之前黑粉刷屏骂人有气势多了。
  看出直播间的观众是真心想买土豆,苏尧就在后台上了一万斤土豆。
  上完链接后,苏尧就开始和弹幕里的观众聊天,解答大家的疑问。
  这样前后差不多20分钟吧,弹幕里就有人说,“主播,你家的土豆卖光了,还能再上吗?”
  20分钟,卖光了一万斤土豆,还是价格比较高的红皮土豆,这速度是苏尧始料未及的。
  苏尧双手一摊,“真没了,刚刚和人问了,就这一万斤!”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苏尧就下播了,发现家里多了一袋子的红皮土豆。
  舅姥姥说:“邻居看自家丈母娘的土豆卖得那么好,心里过意不去,这是专门送给你的土豆。”
  这么一袋子的土豆,估摸着都有五十斤。
  苏尧和舅姥商量了一下,干脆自家留了十斤土豆,剩下的土豆全部分给其他的村民了。
  村民们刚看了苏尧的直播,都说要用这红皮土豆试试做老奶洋芋,试试新口味。
  送完这些土豆,苏尧尝尝舒了一口气,那她应该就可以专心准备年夜饭,安心休息了吧。
  事实证明,休息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万斤的土豆卖得太快了,县里好几个有远见、有魄力的村支书打电话找到了田启军,说大家都是老乡,他们村子里也有农作物滞销,看苏尧能不能帮帮忙。
  农作物种类不多,就是土豆、地瓜、春笋,可后面的数量多得惊人,光竹笋就足足有200亩,预估有两万斤。
  这些村子前几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村民说实在经济都不富裕,之前是整村整村出去打工,现在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务农,如果这些东西卖不出去,怕是只能继续背井离乡。
  苏尧想到村民的热情,和送过来的各种食物,她答应了。
  但还是有个前提,“我年后要初三才开播,我无法保证销售数据,只能说我尽力去播。”
  田启军想不到苏尧竟然愿意答应,忍不住对着苏尧竖起大拇指,“苏尧,你这格局,就是做大事的人!”
  苏尧道:“算不上格局不格局,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很高兴。”
  第82章 北京烤鸭 直播后续
  在苏尧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除夕的时候, 互联网上#跟着小苏师傅学做菜#这个话题热度正在不断增加。
  连赵深那条评论区下全是互喷评论的视频的播放量,在以坚定且飞快的速度增加。
  话题下,都是网友们自发对小苏师傅的称赞。
  “看了小苏师傅的直播, 第一次知道土豆竟然有那么多种做法, 本人是个厨房废柴,选做了最简单的凉拌土豆片。不愧是灵魂蘸料, 味道真的很不错!我全家人吃了表示都很喜欢!”
  配图是,颜色红亮的土豆片, 单纯从图片来看的话,这道菜就看着挺成功。
  “我妈妈很爱吃土豆,我给她看了小苏师傅的直播视频,学着做了一道狼牙土豆,全家人赞不绝口。我妈妈表示, 自己以后要多多看小苏师傅的直播, 多学新菜, 她还要我给她下载了直播平台,注册了账号,第一时间关注了小苏师傅。现在我们全家人都是小苏师傅的真爱粉了。”
  诸如此类的分享很多, 有人分享图片,有人分享视频, 发布的场所地点都不一样。
  这完全就是互联网上所说的自来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