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林渔对他的态度不予置评。
  大队长喊完口号,队员们纷纷下地干活儿。
  林渔也跟着一块儿下地,打眼儿一看就能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磨洋工。
  如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未推行,社员们都觉得干活儿是给公家干,干多干少拿到手的就那么多,所以很稀罕自己的力气。
  大队长看着心急,但出了喊口号也没别的办法。
  就他家儿子媳妇也这样,一个个的都觉得干多了是给别人干,没动力。
  早年热血朝天干劳动的岁月已经过去。
  林渔知道,最迟等到明后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会全面推行。
  本地社员们都偷懒,更别提知青了,干活儿有气无力,都凑在一起商量怎么样才能回城。
  张建文凑到林渔身边,追着问:“哥,你要是不回去了,那能不能帮忙去跟大队长说说话,让他给我批个探亲假。”
  “我保证只是回去看看爸妈,看完了就回来,绝对不会赖在那边的。”
  这话林渔打死都不信。
  能跟原主当朋友的,张建文也不是什么实诚人,一旦回去就绝对不会回来。
  林渔瞥了他一眼:“想请假自己去说,别拉着我,回头我还得担干系。”
  张建文嘀咕:“我都去了好多次了,大队长就是不给批,拿不到条子我连火车票都买不了。”
  “那你就再等等,如今高考都放开了,知青回城的事情也闹得厉害,迟早也会放开。”林渔道。
  张建文支支吾吾:“等放开再回去,城里头哪还有我待的地方。”
  林渔不想搭理他,索性低头卖力干活儿。
  大队长过来的时候,就瞧见他努力干活的架势,顿时大声表扬。
  “同志们都来看看林知青,从早上下地到现在已经锄了一亩地,腰杆儿都没直起来过。”
  “这样努力干活,大队的收成才能上去,大家伙儿分到手的粮食也能变多。”
  “同志们要向林知青学习。”
  结果周围的队员都不以为然。
  甚至嗤笑:“傻不拉几,大队收成再好,公粮一缴到手也就那么多,吃不饱,饿不死,倒不如省点力气。”
  大队长听见了,拧着眉头骂道:“你们的觉悟呢,咱们干活不是给自己干,而是给国家,给社会,给伟大的未来干。”
  “林知青,今天我给你记12分,继续加油,等年底我给你申请劳动积极分子。”
  林渔不稀罕这个劳动积极分子,他只是不想跟张建文继续墨迹。
  自打早晨林渔出了门,林东林苗就忙活起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林东负责砍柴烧水,林苗就负责扫地擦桌子,将家里头收拾的干干净净。
  忙活了一阵,林东拿了个篮子,往里头放上搪瓷缸,灌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缸热水。
  “苗苗,我去给爸送点水。”
  林苗连忙放下扫把:“我也要去。”
  于是兄妹俩一边一个提着篮子往地里头走。
  大老远的,干活儿的社员就瞧见一高一矮两个孩子,纷纷打趣起来:“呦,这是给你爸送水来了。”
  “阿东,苗苗,给婶子喝一口成不成?”
  “这来孩子可真乖,我家那俩小子就知道到处乱跑,哪儿会惦记干活的爸妈。”
  林东林苗害羞的笑,有人要水喝,他们就打开搪瓷缸倒一碗出来。
  打趣的社员连忙摆手:“不用,婶子给你们开玩笑呢。”
  “你们爸在那头,快去吧。”
  俩孩子还没走远,便有人说:“多好的孩子,王知青可太狠心了,亲生的孩子说不要就不要。”
  “可不是,这俩孩子从今往后是没娘了,也是可怜。”
  “幸好林知青没走,他要是走了,那可就成没爹没娘,还不得活生生饿死。”
  “林知青还这么年轻,以后肯定得再娶,到时候俩孩子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那日子可就难过喽。”
  “哎,你们听说隔壁大队那事儿没,夫妻俩都走了,把孩子关在屋里头,发现的时候只剩一口气了,真是造孽。”
  闲言碎语飘到兄妹俩耳中,林东抿紧嘴角,林苗眼眶都红了。
  看了眼妹妹,林东伸手胡乱擦了擦她的脸,说:“别信他们,他们那是见不得咱家好。”
  “可是妈就是不要我们,再也不会回来了。”林苗吸了吸鼻子。
  因为是女孩子,她跟亲妈的关系特别好,心底一直不能接受王梅一走了之抛弃他们的事实。
  林东跺脚道:“咱还有爸,你别哭,爸不喜欢孩子哭。”
  一听这话,林苗硬生生把眼泪忍住了,还说:“好,我不哭。”
  兄妹俩没再搭理打趣他们的村人,径直找到了干活中的林渔。
  “爸,喝点水再干活吧。”
  林东喊道,讨好的将搪瓷缸拿出来,打开盖子吹了吹。
  林渔放下锄头走过去一看,搪瓷缸里头放的是开水,这会儿还有些烫手。
  “快放下,多烫手啊。”
  林渔皱眉,拿开搪瓷缸一看,林东的手心果然烫的发红。
  他连忙将孩子抱起来,走到旁边的水渠旁,将他的手掌按到冷水里冲洗。
  林东先是吓了一跳,随后有些害羞的搂住他脖子,低声道:“爸,我没事,平时我都直接拿,从来没烫到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