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怪不得你们那边再送粮过来,一个个都笑呵呵的,粮站那边的人都反馈好几回了,”副镇长看了眼村长,从边上拿了个本子,“这次你是想要个仓库?”
“对,仓库,最好是平常会经过货车的,”村长主动道,“这次不仅仅是我们村,还有别的村,要是能行,咱们这里十里八村的条件都能改善,这两年形势在变,你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我想来试试。”
镇上当然是有仓库的,也会有货车经过,当然不是私人生意,而是云省这边环境适宜,不少农作物产量都不低,每到季节,各个村里要将粮食上交,囤到一定的量,就会有货车过来,将粮食拉走。
仓库的数量满足丰收期粮食最多的时候的情况,这时候不在那阶段,自然会有空着的仓库。
等到了丰收期,正好茶叶季过去,咖啡季每到,又可以腾出来存放粮食。
来这里之前,村长已经想过可能遇到的情况,觉得这时候能提出最好的由就是“茶叶和咖啡不是主食”,能够通过非主食挣钱,这应该也是政府这边的期盼。
不过这要是前两年,哪怕用出这样的由,副镇长肯定也不会同意,如今形势在变,副镇长考虑过后,还是腾出了一个空着的仓库,将钥匙交个村长。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仓库的位置并不在居民住房所在的密集区,而是在靠近出镇的大路上,这里平常几乎没什么人会过去。
这样的情况,与村长的预期相符。
“小心点,别闹大了,”副镇长叮嘱,“要真出现意外,我可帮不了你。”
要不是为了村民们的生活,副镇长无论如何都不能同意这件事,但他们这个镇本身条件不算太好,现在有机会能挣点钱,哪怕背后有人在“投机倒把”,她也全当看不见。
在她这里,有一句话打动了她,茶叶和咖啡都不算主食,如果能用不是主食的作物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从大体的政策上来,之前也是允许村民们带着茶叶和咖啡到镇上卖,从这一点看,卖这两样东西还不能算是投机倒把。
“镇上有辆三轮车,你需要的话,可以借去用一阵。”
“谢啦,老同学!”
第131章 必须要做
“还好, 离我们这儿不远。”
“对,还有三轮车可以拉货,回头要把东西送过去也容易。”
“也给别的村子说一声, 让他们也把茶叶送到仓库里去,不过仓库有点远, 万一有人进去, 把东西换了可咋办。”
“找几个干不动的老人, 让他们轮流下山去盯着, 我们村里今年的茶叶数量也多,老人在家也干不了多少事, 正好去仓库里盯着,一天给六个工分。”
“这法子好, 那就这么定了!”
……
云省这边换了“仓库”, 在第二天唐园就知道了,放在棚子里的除了纸条之外, 还有一把钥匙, 是新仓库的钥匙, 除了她之外,另一把钥匙在村长手里。
茶叶需要炒制, 很多村民都是晚上炒制,原本是一晚上炒好,第二天送到山顶, 眼下换了地方, 就变成了晚上炒好, 第二天早上送到新仓库里去。
顺便会将要看着仓库的年迈老人送去, 在仓库里待一天,晚上再带回来。
唐园估算了茶叶的数量, 以及老人的情况,还有她上山下山需要的时间,定下了三天收一回茶叶的间隔,这样老人晚上可以直接在仓库里睡觉,不需要每天坐在三轮车上来回奔波。
而三天一次,也可以“降低风险”。
这边镇上会有货车过来拉粮食,但几乎都是偶尔的事,她三天去收一次,比一天收一次要好。
一个月三十天,她只需要下去十次,就能收齐茶叶。
也在这三天时间里,她找了机会悄悄跟上送茶叶的人,到了仓库所在的位置,顺便也确定了去镇上的路。
消息传下去,从村长再传回来的消息可以看出,有几个村子里的人并没有相信这桩生意能完成,但唐园并不在意,只是在约定之后的第三天,确定的日期下了山。
小美是个疯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多都是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模样,她走到一半,就拢了头发,套了外套,将自己的正脸露出来。
路好走一些,她便从游戏空间里取出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往镇上去。
对她来说,村民们把茶叶送到山上,才是最省事的,但随着茶叶的数量越来越多,还是不变位置肯定不行,寻找山下的仓库是必须要做的事。
只是她没想到村长的动作那么快,这才几天功夫,不仅找到了仓库,仓库里的空间还不小。
天色暗下,路边逐渐没了人,她迎着月光,推着自行车往仓库的方向过去。
今晚的仓库里是没有人的,她拿着钥匙开门,进门后从里面拿钥匙锁门,手里拿着手电筒,一袋一袋确认茶叶的数量,然后将金额放在专门的钱袋子里,一家一笔,大钱袋子里还有一个个小钱包,上面写了名字,专门用来放钱。
当然,其它村落就是统一的一笔,给了钱之后让他们带回去自己分。
好在这边跟香江那边没有时差。
同样是晚上,香江那边的仓库也没有人,唐园以游戏空间为“通道”,这边拿一袋,就往那边放一袋,没过多久,逐渐空下来的香江仓库,出现了一袋又一袋茶叶。
她倒是不怕在这里“进出量”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