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再加上一些人家门口还放着痰盂,走路更要小心翼翼,这要是一不小心把痰盂揣倒,估计要成为整栋楼的公敌。
不过这身体瘦小,走在狭窄的过道中反而极为顺畅,期间还有人跟她打招呼。
喊她“佳琪”。
这也让她从新马甲的记忆里挖出了完整的名字——温佳琪。
她冲人笑笑,走下一层又一层的台阶,总算来到了一楼,看到了一楼外的情况,也让她确信,这环境大概率是在香江。
毕竟现在的内地,并不会有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也不会有时不时从同样狭窄的道路上开过的小汽车。
以及推着小车、挑着担子四处叫卖的小摊贩。
确认这一点,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也跑太远了,她以为新马甲也还是会在内地,没想到会落在还未回归的香江。
自由是自由,但这时候的香江可不安全。
难搞。
第037章 还是鸡蛋
除了不安全之外, 唐园出现在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
北方方言还容易学,时间久了就算不刻意去学,也能自然而然带上口音, 粤语却不同,这种语言跟普通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发音, 听不懂更说不出, 勉强靠着新马甲的大纲记忆能稍稍听懂一些, 距离她发出标准音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也因此, 她不敢走远,只是在附近十几米范围内走动, 偶尔也会停下来听一听人家的对话,试图从中学到写她能快速发声的词汇。
但就算能学, 她依然要在短时间内当一阵半哑巴。
希望这回不要再被当成傻子了。
转了一圈, 她对这时候香江的物价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这时候就算是最普通的工人, 每个月工资都能有几百到上千, 稍微体面些的工作, 能有几千工资,甚至是上万工资。
这也使得香江的物价要比如今的内地高出不少, 路边小饭馆贴着的价格,一份最基础的炒饭要四块钱,荤素搭配的套餐是七块钱, 就算省着点吃, 稍微有点肉和菜的饭, 也要五块六块。
一天三顿, 吃的省一点,就按十块钱算, 一个月光是吃饭的开销就要三百块。
房租五十块。
这样一个月大几百块的工资,每个月能省下三四百块。
这是在有工资的情况下,她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工资。
锅炉房那份固定工作已经把她困在那里,这里再找一份固定工作,不说她自不自由的问题,而是她一个人确实是没办法干两份工作。
走动的时候,她还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回到唐园的身体里看火,顺便翻动手上的小学课本。
如今她的小学课本已经从三年级课本换到了四年级课本,都是小学课本,但好歹高了一级,她不说,没有人知道她学的怎么样,但至少都看到了她换书这件事。
这样一来,真等哪一天她需要写字或者是做些别的事时,不会有人怀疑那件事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一辈子那么长,她不能真以“傻乎乎”的状态过一生。
又走了一会儿,总算是让她找到了在这里挣钱的方法,说起来还是老路子——卖鸡蛋。
目前国内鸡蛋八分钱一个,而这里的鸡蛋是四毛钱一个,只要她卖出十个鸡蛋,就能买到一份午饭,不过她并不需要吃这里的午饭,这笔钱可以省下来。
至少得把房租钱赚到。
刚这么想,她回到住处,就被人拦住,对方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意思就是还有几天她就得交房租,如果不交就只能离开。
离开这里去哪里?
还跟“小芳”一样设个临时住处吗?且不说能不能设,就算能设,这里的环境跟内地还不一样,这里越偏僻的环境越危险,而热闹的地方,她凭空从空荡荡的地方出来,随时都会被人看到,同样不安全。
她点了头,再通过狭窄的过道和楼梯回到楼上。
楼道内并不完全漆黑,头顶有一扇玻璃窗,将室外的亮光引了一些进来,她拿出钥匙开门,进了屋里看到更黑的屋子,不死心地摸到了门边的拉绳,拉动几次,头顶的灯泡都毫无反应。
在攒钱付房租之前,她还要花钱买一个灯泡。
反手关上门,她来到床上,通过床上的“通道”,回到游戏空间。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她这段时间并没有急着卖鸡蛋,陆陆续续攒了几十个鸡蛋,今天正好拿出去换钱。
她进了木屋,从角落里翻出逃离乡下时带出来的包,这个包陈旧破败,上面还有许多补丁,从她在机械厂定下后,又从唐建国手里薅到了一个新包,这个包就剩了下来,正好今天拿来用。
她往包里放了二十个鸡蛋,背着包离开游戏空间,翻身下床,又从狭窄的过道下楼去。
走到楼下,她按着刚刚探索到的路线,往附近的一个小市场走去。
这里的交易不像如今国内,需要隐蔽小心,不少人都是挑着担子,或直接骑着自行车、三轮车过来,车兜上的东西卖完了,就可以直接骑着车离开。
她不愿惹事,找了个不影响别人的地方蹲下,背着的包直接放在地上,露出里面的鸡蛋。
好在鸡蛋还是畅销的,她就蹲了一小会儿,就有人过来看,询问鸡蛋的价格,她没有多说,直接报了“四毫一只”。
这是她反复斟酌几次,才确定口音没问题的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