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谷茉跑进厨房时,朱大娘正在忙碌着做饭,见她喜气洋洋地来了,笑着问:“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
“大娘,我想到了招揽客人的法子!”谷茉一脸神秘地冲着朱大娘傻乐。
“莫不是傻了?”朱大娘被她的笑容弄得有些慌乱,伸手在谷茉眼前晃了晃,才说道。
谷茉见朱大娘逗她,立刻拉着朱大娘的手笑道:“大娘,我们可以给客人送小菜啊,比如开业当天来吃饭的客人,每桌送上一盘花生米,一壶小酒,这样来吃饭的人肯定就多了吧。”
“送小菜?会不会亏本啊?”朱大娘却有些怀疑,这花生米和小酒也是要花钱买的,怎能随便送人呢。
“当然不会啦。”谷茉看着朱大娘疑惑的表情,解释道,“只要来吃的人多了,咱们饭馆的名声自然就传出去了。不管好吃不好吃,总有人喜欢占便宜,会来凑个热闹。”
朱大娘听了她的话,觉得确实有几分道理,便点点头说:“你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既然玉竹姐和大娘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谷茉也认为可行,便缠着朱大娘,让她帮忙炸花生米。
谷茉之前试过几次,总觉得掌握不住油温,做饭还可以,但每次炸花生米要么不够香,要么就焦了。
朱大娘被她磨得没有办法,只好先答应下来,做完饭再去炸花生米。
谷茉自告奋勇说要帮忙做饭,却被朱大娘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说:“你去看好两个孩子就成了,这里用不着你帮手。”
谷茉无奈,只得回到东屋照顾两个孩子,不知是天气热了些还是孩子们长大了一些,现在睡觉的时间比六月份少了好多,也不愿躺在床上,因此只能日复一日地抱着她们。
从前不做饭馆的时候还好,朱大娘、于婆婆和方玉竹都会帮谷茉抱孩子,有时严秀娥也会过来抱抱,现在大家都忙起来了,谷茉一个人要照顾三个孩子。
抱了一天的孩子,胳膊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幸好后来习惯了,倒也没那么难以忍受。
下午吃过饭后,大人们抱着孩子在院子里乘凉,天气宜人,太阳落下后还有微风拂面,让人感觉不像中午那么难熬。
归凝和归嘉好像睡够了,此刻扑闪着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院子里的新鲜事物,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方玉竹带着归安在院子里玩耍,跑来跑去,佟老伯还在研究菜单上的菜肴,*独自坐在堂屋里品茶,一片安静,无人打扰。
朱大娘和于婆婆怀里抱着孩子,谷茉也坐在外面,手里拿着朱大娘下午炸好的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日子虽平淡,但却让人感到安心。朱大娘闲聊时提到:“不知道芸香那边怎么样了,这么久只来了一封信。”
“大娘,妹夫新官上任,难免要忙,怕是没有时间写信。你想芸香了,我们给她写信不就好了。”谷茉听到朱大娘提到芸香,扭头看着她笑道。
朱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说:“那,那还是算了吧。”
谷茉见她说这样的话,立刻说:“怎么能算了呢?我这就去拿纸笔墨,你等着我啊,大娘。”
说完,不等朱大娘反应,就跑回屋子拿了文房四宝出来,铺在放着花生米和茶水的小桌子上,笑着问朱大娘:“大娘,你想说什么,我来写。”
朱大娘见谷茉准备好了,也不好再推辞,便说:“也没什么,就是问问她好不好,在煦陵府习惯吗?公婆的身体如何?金澜好吗?”
谷茉愣了一下,笑道:“就这些?没有别的了吗?”
“那,那就再说家里开饭馆的事吧。”朱大娘想了想,也不知该说什么。
谷茉知道朱大娘心里有许多话想对芸香说,可如今真要说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谷茉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上朱大娘的话语,给芸香写了满满三大页信纸,事无巨细地询问了一遍。
写完之后,谷茉对着信给朱大娘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笑着说:“明天就让玉竹送到镇上寄出去,估计不用半个月,芸香就能收到。”
这地址写的是煦陵府通判大人夏府,如此便可。
在古代寄信非常不便,不仅容易丢失,而且耗时长久,寄信取信都是半月一次。
第136章
且说那芸香随夏金澜前往煦陵府,一路上因有夏清安相伴,又有夏金澜在侧,林氏倒也未多为难芸香。
毕竟芸香是新进门的媳妇,林氏不愿落人口舌,故作慈祥,虽与芸香相处不似母女般亲厚,但亦无争吵争执之事,表面还算和顺。
至煦陵府,林氏入得夏府,细细查看一番后甚为满意。边看边对芸香言道:“你看我女儿金澜,你三生有幸嫁给她,她是个难得的好女子。”
“婆婆说得极是,金澜姐年轻有为,皆因婆婆与公公教导有方。”芸香乖巧地跟在林氏身后,笑答。
林氏听罢此言,心中甚慰,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此府邸分为三进院落,较之阳北村的旧宅宽敞数倍。
夏府上下早已准备妥当,连同管家共有十六人伺候着,如此排场让林氏觉得脸上增光不少,走路时也不自觉地昂首挺胸。
前院分设两处,一处是夏金澜办公的书房及会客的花厅,另一处是居住的大院,内里又分为三个小院。林氏与夏清安住一院,芸香与夏金澜住一院,余下的是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