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叶以舒面色不善道:“那小婶你给吃的那些米饭白面的,还有你手里那板栗,吐出来啊。”
金兰脸一僵,手是几个板栗往地上一扔。
“当谁稀罕!”
说完,扭着腰肢就走了。
豆苗正巧端着小凳子过来,手上抓着两块小木板。他往叶以舒身后放了一个,自己坐一个。
“哥,剥壳。”
叶以舒坐下,拿着个木板往全是刺的板栗壳上一压,道:“爹,咱回来的时候村里木匠家在弄红布,他家有事儿?”
“他家大孙子接媳妇。”
“才多大年纪啊?”唐木匠家大孙子小时候还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起玩儿过,比他还小一点吧。
叶正坤看了一眼自家哥儿,又想着昨日那事儿,叹了一声道:“十七。”
“哦。”这会儿的人当家早,衰老得也快,十七成亲的遍地都是。得亏他爹娘不逼他,不然叶以舒得早早进山里住去。
见哥儿似乎不乐意,叶正坤就不说这事儿。
“明日我跟你娘要去吃席,你去不?”
叶以舒摇头道:“我不去,我去卖板栗。”
“成。不过用了你师父家的牛车,记得说谢谢。最好带点东西……”
“爹啊,我知道了。我跟施唯一块儿去。”
晚饭过后,又敲了一下板栗壳。弄完后一家人陆陆续续睡觉去。
次日一早,叶正坤背着板栗送哥儿去他师父家。又跟施大寒暄几句。
送走两个哥儿,叶正坤就回去了。
席面是中午吃,在家的上午那顿饭就改在早上,随便垫吧垫吧,留着肚子去吃席。
婚宴一般都舍得给,木匠家又是个有家底儿的。大骨头,肥肉,油水足的菜也多。
叶家人锁了门,提着礼,全部都去。
上午就跟那儿坐着,聊聊天儿,说说闲话。眼睛时不时看那请来的厨子在露天搭的灶台上炒菜,看那垒得人高的蒸笼里直冒白烟。
馋得肚里没油水的农家人直咽口水,忍不住,又只得抓了桌上放着瓜子花生来吃。
到中午开席,那就更热闹了。
唐木匠家迎了新媳妇儿回来,男女老少都围着看新媳妇。那边新人撒糖撒铜钱,小孩就挤在人群跟前捡。
等观礼结束,新人拜完天地,大伙儿就各自在位置坐好。
“上菜咯!”
随着帮厨一声吆喝,那端出来的掌盘里先是几个盘子垒在一起的凉菜。油炸花生米、瓜子糖果、油炸酥肉、凉拌三丝、卤猪耳朵……
凉菜上齐,再来热菜:莴笋肚条、肥肉炒蒜苗、萝卜炖汤……
最后是蒸菜:梅菜扣肉、甜烧白、蒸蹄髈……
“嚯!唐老爷子这是捡了金子,办这么好?!”
这一桌下来,没个二两银子拿不来。都顶得上县里酒楼一桌的席面儿了。
村人吃得满嘴流油,五脏庙那是爽快不已!
旁边知晓内情的人回他道:“那可不,跟捡了金子没差,听说是他大孙去县里给人富贵人家干活儿,人家掌事嬷……嬷嬷?是这么叫的吧,那掌事嬷嬷的女儿看上他了。”
“县里的?不说是镇上的吗?”
“老家是镇上的,人媳妇是家里的独苗,上头爹娘都在富贵人家干活儿,能没有油水嘛。”
“这可还真是,唐木船那傻小子有福气。”
“可不是!”
这唐家的席面摆得大,摆得宽。一个村的人都来了,直接坐了四十桌。
做席面的师父是镇上请的,银子是亲家跟自家一人一半。
唐木匠带着儿子招呼着客人,笑得那是眼睛都快没了。
这边大伙儿吃得爽快,一早赶往县里的叶以舒跟施唯两个又坐馄饨摊子上解决了一顿。
施唯送了自家爹打的猎物来卖,卖完之后也不耽搁,跟叶以舒一起回去了。
“要能赶得上,咱回去还能吃席哩。”施唯坐在叶以舒旁边,靠着他缩成熊猫。
叶以舒赶着牛,道:“来回四个时辰,回去都晚上了,赶得上才怪。”
“中午不能,晚上总能吧。”施唯双手拢着袖子,只露出一双眼睛,嗡声道。
叶以舒眯眼避着风,道:“谁家还摆晚上?”
“唐家就摆啊。”施唯坐着冷,往后挪了挪藏到叶以舒背后去,额头往他背上一抵,“我可听说了,他家这次办得大呢。”
“那也是吃白日这顿剩下的。”
“能剩多少,你也不看看咱村里多少人家吃得起肉。”
叶以舒想了想,道:“也是。”
天不亮出来,到村口也天也擦黑。施唯赶了自家牛去牛棚,叶以舒就走回家里。
但见院门大开,却不见屋里有人。
叶以舒眉头一皱,喊道:“娘?”
忽然一阵响动,就见他小叔匆匆从房里出来。叶以舒道:“小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叶正松不耐烦地冲他摆了摆手,然后离开了院子。
叶以舒看着他的背影,慢慢眯眼。
“哥儿啊,回来了。”门口,叶正坤跟施蒲柳先进门。后头豆苗蹦蹦跳跳跟小伙伴挥手,转身就冲到叶以舒面前。
眼睛亮亮的,叶以舒一看就知道他想问板栗卖了多少银子。
小家伙也跟着捡的,爹娘会分给他一份儿。
施蒲柳道:“吃饭没,娘去给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