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医家夫郎> 第51章

第51章

  他奶又对着堂屋的香火左右两边点着蜡烛,又撕了纸钱,一边烧着一边喃喃说着话。
  无非就是就是今日过节,请叶家列祖列宗还有奶她爹娘过来吃个饭。再求仙人保佑家人平安,子弟出息,来钱来财。
  也就这时候,他奶不会嘴里念着不切实际的大富大贵,状元大官的。
  香火前,那贴着的红纸上写着天地君亲师,摆放着菩萨像。跟后世也没差。
  那烧得旺盛的纸钱光芒映亮了整个堂屋,碎末纷飞,飘散着对已逝亲人的惦念。
  那边烧完,奶就叫他们去磕头。
  叶以舒起身,跟着豆苗去给他老叶家的祖宗磕了磕头。
  上辈子叫叶以舒,这辈子还叫叶以舒。说他不是老叶家的子孙他都不信。
  磕头完,她奶又开始拜月神。
  那月亮澄黄,颇为明亮。
  鼻尖嗅着那香火味儿,眼睛看着那明月轮,一时心绪竟然有些怅惘。
  无怪乎那些文人墨客都要在这一日写诗写词,连他望着那不知是不是同一片的天空,都有点想他上辈子的爷奶了。
  老两口虽然不怎么管他,但也在一起相处了二十多年。希望他们不至于被自己的死亡打击太大,他爹那边老当力壮……儿子还能一个接着一个生。
  “大哥,大哥哥?”
  叶以舒垂眸,对上豆苗拧紧的两根儿眉毛。他弯唇,手指搓了上去。
  “叫我干什么?”
  豆苗摇摇头,抱住叶以舒胳膊道:“没什么,就想叫你一下。”
  他觉得刚刚的大哥哥看着有些不高兴,也不知道今晚有那么多好吃的,大哥在不高兴什么?
  那边老太太拜月结束,家里的女眷也跟去拜了拜。
  到这儿就差不多了。
  奶先说让先祖散了席,然后那些碗里冷却的一点米饭全倒进一个碗中放着,大家伙儿再去锅里盛热乎的吃。
  筷子磕磕碰碰,饭桌热热闹闹。你说一句,我骂一句,又磕磕绊绊吃完了这一顿。
  秋收后日子就过得快了,黄豆收完,地里除了种些菜就没活儿了。
  里正那边又开始挨家挨户让出人服徭役。
  叶开粮从前一直没服过徭役,分家之后也从没让小儿子去过。
  叶以舒十五岁前他爹年年去,每次去了之后回来人都会瘦上一大圈。有时甚至直接一病半个月,吃药的钱都比免徭役给的钱多。
  之后叶以舒便宁愿给钱就不再让他爹去了。
  里正通知完这事儿后,叶以舒半分不耽搁,拿了银子就给了里正让他划去自己爹的名字。
  这事儿没起波澜,中秋也就这么过了。
  农家人到这儿,也算一年忙到了头。
  天气冷得快,这一下闲下来,叶正坤在家也没事儿做,便上镇上找活儿去了。
  叶正松在家安分呆了几日,又开始不见人影。说是跟他大哥一样去镇上找活儿做,但多半也就说说而已。
  天冷起来,地上开始结霜,早上起来那草被打蔫儿了。
  他们这儿地处南方,是不常下雪的。隔几年能见着一次,自叶以舒有记忆以来,可能见过五六次积雪。
  天气冷,动物也不爱出来。叶以舒最近打猎挣的银子没攒下,全给他娘买了药。
  好在中秋后又去宋大夫那里看过,换了药方,一副药三钱变成了二钱。这般有进有出,现在他存银在十二两多。
  能保持这样,还是成日里进山,加上不往公中交银子。
  秋季贴秋膘,冬季好过冬。叶以舒秋日里可劲儿地给家中人补身体,但他爹却在镇上可劲儿地干活。
  那累着的程度,跟在家里农忙的时候有得比。
  入夜,已经刺骨的风顺着门缝里钻进来。叶以舒裹着被子,熄了灯坐在只有一米五不到的床上。
  隔壁灯还没熄,他就闻着那浓烈的药酒味儿,听他爹跟娘呼痛。
  “轻点儿,哎哟……”
  “轻点儿哪能行,不好好揉,明儿你腰都别想直起来。”
  “你小声点,别吵醒孩子。”
  “要是我会绣活儿就好了,在家里坐着没事缝些东西也能帮帮忙。”
  “你已经够累了,我就是、就是腰弯久了而已,没事儿。”
  叶以舒下巴往被子上一埋,轻轻叹了口气。
  下力气的活儿哪有那么好做的。
  赶明儿,叫上豆苗跟爹娘去山上算了。就是捡一捡栗子,挖点山药葛根什么的卖给药铺,也比在外给人下力气来得轻松些。
  叶以舒这般想着,躺下翻来覆去许久,才慢慢睡着。
  第二天,叶以舒早早醒来。
  拉着他要上镇的爹道:“爹,现在山上东西多,我忙不过来,您跟娘去帮帮忙?”
  叶正坤一听,哪有不应的。
  一家人去山上,要说最高兴的还是豆苗。
  小家伙背着小背篓蹦蹦跳跳在前,在他看来,去山上无疑是找宝藏,好玩儿的东西数都数不清。
  但平常他哥不让他去,因为山里也有危险。
  正因此,叶以舒给自家人做足了准备。裤腿用布跟麻绳裹紧,身上洒了雄黄水。
  准备齐全,才往山中走。
  大山绵延不知多少里,叶以舒不知道这山从哪儿起,又至哪儿。他们这里只把这连绵的山头叫青翠山,顾名思义,一年四季都青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