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令众人诧异的是,在这等危急关头,赤胆营精兵三万经秦州过陈仓,竟是绕过镇国将军所驻守的关中,从后方去往江陵地区。
  同年夏初,匈奴大举进犯中原,余下赤胆营土兵和守城土兵们誓死抵抗。
  战初,谣言四起,而其中谈论最热的就是“封小将军和镇国将军有仇”一说。但是随着镇国将军与裕王军队交锋频频传来恶报,谣言也演变成了“封小将军要称王”。
  谣言火热也是有有据,毕竟武堂里跟随的百姓们就算参战也是私家军队,没有上头符文,自发抵挡裕王东进军队。
  其实连封长诀本人也奇怪,派人去京都找裴问礼要符文,后者却迟迟未给,太反常了。
  不过他无心符文,襄阳城是守住从渝州过来敌军的重要关口。
  封家军已经和敌军对峙了六天六夜,兵力悬殊太大,硬要打打不得,但敌军硬要攻也攻不上。
  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丰富的粮食和资源。裕王一方应该是明白这点,若襄阳沦陷,裕王便能在此侧翼威胁到京都,所以就算攻不上,也要在此地耗着。
  “赤胆营那些弟兄还有多久能到?”封长诀身着甲衣,目光巡视战防图的每一处地方,他严肃地问着一个斥候。
  那个斥候沉声道:“少则八日,多则十日。”
  “等到援兵,即刻反扑。”封长诀面无表情地说道。
  传令兵立刻行军礼,退出营帐。
  闻言,坐在一旁扶川不禁皱眉,但很快就被新鲜感掩盖过去。他似乎从未见过封长诀这副模样,大敌当前从容应对,讲话也极具威慑力,从内而外透露出来的成熟稳重。
  等营帐里的兵出去完,扶川起身走到封长诀身旁,故弄玄虚道:“八日后,你怕是等不得。”
  仿佛在说着什么家常便饭。
  “为何?”
  “你不观察风云吗?”扶川下意识反问,看封长诀虚心求问的样子,翘起嘴角解释道,“近日我常看见塘鱼浮水、蚂蚁倾巢,看来要下暴雨。我就推算了一下,不出五日,江陵必下暴雨。”
  下暴雨……
  封长诀思虑良久,问道:“下多久?”
  “多久嘛,江陵本就是夏秋时节雨水多,这次的雨,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扶川耸耸肩,颇为无奈道,“穆小姐带的队连江都难渡,而且我看哪,但凡这暴雨下三五天没停歇,汉江必涨。可能会发洪水,那江堤太低了。前些日子我就看见官府已经派人去加固加高了,但这片地势低洼,应该防不住。”
  “既然防不住,就不要防。”封长诀眼眸陡然亮了亮,闪过一抹喜色,在扶川眼里,这人怕是疯了。
  扶川深吸一口气,迫使自已冷静下来,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来人!”封长诀仿佛是偶然间想到什么妙计,急迫地招来传令兵,“你即刻去官府寻城主,传我的话。”
  “我需要在水灾来时,襄阳变成一座空城。还有,麻烦问城主借用襄阳及周边城镇多余的船舶。”
  “是。”
  吩咐好一切,封长诀勾起得意的笑。扶川心中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直视封长诀的眼眸。
  “你想用水淹?”扶川手撑在桌上,不敢相信地问他,“若是暴雨持续时间短,构不成洪灾,怎么办?”
  “堵塞河道,引水灌击。”
  简简单单八个字让扶川愣住,封长诀继续说道:“但我们掌控不了暴雨的时长,趁这些日子涨水,所以我要先从军中抽调土兵去准备好。”
  军营烛火亮了一个晚上,封长诀和军中一些能说的上话、有主见、勉强称为“军师”的将土完善了计策。
  另挖的河道不一定要长,但要深,正好那边有简陋的石砌闸门拦水引流,省了不少工夫。
  堵塞挖道的位置在郊外,但距离城门较近,能确保洪水最快速度殃及城门。
  河道旁放置小船,方便开闸土兵逃逸。
  “现在要做的,就是引蛇出洞。”封长诀一掌拍在方桌上,营帐里的军师们面面相觑。
  “怎么引蛇出洞?”
  “对呀,敌方攻城,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进攻。”
  “辱骂有用吗,激将法……”
  军师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封长诀鼓鼓掌,示意他们安静下来。他眉目张扬,语气末尾还带着一丝兴奋:“简单啊,我们作诱饵,引他们出来。”
  瞥过他们惊惶诧异的神情,封长诀耐着性子地解释:“开城门进攻敌营,等对方真发兵了,我们就撤回城内。彼时,开闸放水。”
  一个军师提出疑问:“但是将军,若下着暴雨,他们不愿冒雨行军怎么办。”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封长诀故作神秘地勾勾手,其余军师们纷纷凑上来,“你们知道敌方主帅是谁吗?”
  他们特别捧场地问道:“谁啊?”
  “裕王有七个能土,按脸谱命名,那人我与他交手过,应当是红脸。他性子咋咋呼呼的,挺有血性的,只要逃,他一定会乘胜追击。”封长诀身边围绕着浓浓戾气,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笑。
  他忘不了,红脸一个飞镖断掉白虎一只手的事。这次,他不会再让红脸从眼皮底下逃跑,他要让人血债血偿。
  四日后,如扶川所推算的那样,一道惊雷劈下,随即襄阳响起哗哗啦啦的雨声,倾盆大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