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崔帏之见状,膝行几步上前,抓住了梁帝的手,垂下眼皮道:
  “父皇可还有什么话想对儿臣说么?”
  “景治.......不杀.........”忽而回光返照,梁帝眼角淌下浊泪,颤抖着干涩的唇,一字一句道:“景治,他是你的.........”
  “儿臣知道。”
  太子被废,梁帝若再死,梁景治空有皇太孙的名号,对崔帏之来说,却无任何威胁,故而他道:
  “儿臣会抹去他的一切记忆,将其安置于一家富贵人家托养,不会要他性命。”
  梁帝重重喘了一口气:“.........你........你发誓。”
  崔帏之看了一眼梁帝,随即伸手发誓:“我梁昭卿,此生绝不会要梁景治的性命,若为此誓,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这话把跪在崔帏之身侧的乔云裳都吓了一大跳,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前方,却忽然惊讶地发现梁帝的瞳孔已经僵硬了,胸膛也不再起伏,只是这样直直地看向前方,抓着崔帏之的手指也悄无声息地滑落在床沿,不甘地僵硬着。
  乔云裳心中一惊,看向崔帏之,却见崔帏之起了身,弯下腰,掌心从他眼皮上方滑过,替梁帝合上了眼。
  做完这件事后,他转过身,将乔云裳从地上扶了起来,摸了摸他的脸,低声道:
  “小乔,从今往后,只要我在一天,就再无任何人能欺负你了。”
  乔云裳不知为何,忽然眼眶发烫,蹭了蹭崔帏之的掌心,点了点头,哽咽道:
  “........嗯。”
  金元三年初春,梁帝崩,皇太子梁昭卿即位,改国号为明贞。
  同年五月,原太子妃乔云裳被册为皇后,其嫡长子崔降真更名梁降真,并册为皇太子。
  不久,皇后之父乔满官复原职,仍为太子太傅。
  后崔帏之下令,为丞相江锡安赐婚,将沁水帝姬梁玉卿赐予江锡安为妻。
  赐婚诏书下达于江府的当天,是姜乞儿忌日,太子祭拜亡妻后服毒,自尽于姜乞儿牌位前。
  而江锡安以身体原因婉拒赐婚诏书。
  当晚,梁玉卿卸去钗饰,只着一身单薄衣裙入江府,直至天亮都未曾出府。
  江锡安也没能来上朝。
  崔帏之听闻之后,给江锡安批了三天假,又让人给江锡安开了些许壮阳补肾之药,让太监传他口谕,让他好生休养,身体好点了再来上朝。
  第二年秋末,梁玉卿为江锡安诞下一对龙凤双生胎。
  一子一女,儿女双全。
  崔帏之大喜过望,亲率皇后及皇太子前往江府探望,一时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江府所承荣宠更上一层楼,令京城众人纷纷羡慕不已。
  崔帏之还给江锡安亲子赐名江骛光,取自“赫赫重光,遐风激骛”,愿他此生心有山河,境而不争。
  在前朝,崔帏之与江锡安君臣共治,奉行百姓修养生息、百官清正廉洁之策,同时减免徭役、赋税,倡导节俭,大力推动士农商发展;另一方面,崔帏之施行高薪养廉之政,对于贪官污吏严惩不贷,一经发现,从重处罚,几乎到了十分严苛的程度,一时贪官无所遁形,朝野清明,百姓欢欣鼓舞,安居乐业。
  前朝安宁,后宫和谐,皇后乔云裳后又替崔帏之诞下一双儿,取名梁赐真,是为长乐帝姬。
  皇后乔云裳性子平和,仁孝节俭,温柔明智,淑雅聪慧,若崔帏之一时怒意上头,要惩罚直上谏言的忠臣,皇后也会在旁柔声劝慰,从中斡旋,若官员被崔帏之训斥、惩罚之后,心中若着实有冤,往往也会找到乔云裳诉苦,请求皇后出手相救。
  崔帏之有时连江锡安的建议也不一定听,但一定会听乔云裳的,百官无一不受过皇后恩泽照惠,一时看乔云裳的眼神简直比看自家亲老娘还要亲切感激。
  帝后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崔帏之一生未曾纳妃,后宫只有乔云裳一人,是梁朝罕见的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他先后与乔云裳诞下三子一双,后收养了前太子之双梁雪草,封其为永宁帝姬。
  其五子自小皆聚由皇后膝下,乔云裳躬身亲自抚养,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甚笃,鲜少有矛盾,齐心协力,共辅皇长子梁降真监国理政,未尝有僭越之心。
  梁降真天赋聪颖,自小生长在农家,深知百姓不易,故而力行节俭,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大部分政策都向民生倾斜,百姓的粮仓逐渐丰厚,以至于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原本衰败的梁朝国都也终于变的热闹繁华起来。
  “父皇呢?!”
  清晨,一声怒吼咆哮从皇宫里传出来,年轻的皇太子负手站在勤政殿前,看着空空荡荡的龙椅和成堆的奏折,身后是第一缕破晓的朝阳,咬牙切齿道:
  “父皇又去哪里了?!”
  一旁的太监擦了擦汗,胆战心惊道:
  “陛下说........今儿休沐,他带着皇后娘娘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民意去了........”
  “什么微服私访,分明是又带着母后出去玩了!又想把奏折都推给我批!”
  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此刻分外暴躁,气的跳脚,但又对自家父皇母后无可奈何。
  而此时此刻,他口中的父皇母后正穿着常服,手牵手走在热闹繁华的集市里。
  “夫君尝尝这个绿豆糕,”乔云裳掌心托着一个纸包,用筷子夹了一个绿豆糕送进崔帏之口中,眯起眼睛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