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梁帝今年已经五十岁了,虽然体弱,但还没到双眼昏聩的程度,粗粗地扫了一圈底下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跪在武官后头的崔帏之。
  他眯着眼睛,隔着九旒冠冕看着崔帏之的后背,随即大惊失色,竟然站了起来,往前走了几步,直到确认武官后头真的多了一个人后,方道:
  “众爱卿,都平身吧。”
  他说完话,崔帏之就抬起了头,目视前方:
  “多谢陛下。”
  他的身影有些鹤立鸡群,但是隔着人群,实在有些隐隐绰绰看不清晰,梁帝有点急,便招手道:
  “后排那个穿着绀蓝色的武官,上前来。”
  崔帏之等了几秒,见周围人都在不约而同的看他,才往旁边走了几步,站到了梁帝的面前,拱手道:
  “臣崔帏之,参见陛下。”
  “崔帏之,真的是你!”梁帝错愕地看着他,方才他还一直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人: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日。”崔帏之道:“死里逃生,一到京城便回了家,所以并未向陛下禀告,往陛下恕罪。”
  “你竟然真的回来了..........”梁帝喃喃自语:
  “竟然.........”
  他心中说不出是遗憾更多还是震惊更多,只是呆坐在龙椅上,直到崔帏之开口说了话:
  “感念陛下记挂,臣幸不辱使命,既救回了乔大人,又杀了白莲教的教主。”
  崔帏之顿了顿:“这一切都仰仗陛下圣恩,臣才能死里逃生,平安归来。”
  言罢,他重重叩首,“全靠陛下英明神武,如今内患已除,国泰民安,四海臣服,陛下仁德难比,万民敬仰。”
  梁帝还以为崔帏之历经九死一生回来,会怨恨他当初派他去换回乔满,但没想到崔帏之此刻却对他感激涕零,甚至还对他大夸特夸,就算他知道崔帏之是在拍马屁,但还是不禁被夸得有些飘飘然,都忘了震惊了,登时哈哈大笑道:
  “好!好!朕就知道当初派你是最正确不过的!”
  他关心道:“崔爱卿此次回来,立下大功,可曾想要什么赏赐没有?”
  崔帏之道:“只愿陛下身体安康,臣别无他求。”
  江锡安:“?”
  他还未崔帏之会提乔云裳的事情,却没想到崔帏之却像是把这件事忘了,只字未提。
  皇帝也装作忘了,只赏了他黄金千两,又顺带给他封了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职骠骑大将军。
  江锡安挺为崔帏之不值的,散朝之后脸色算不上好看,崔帏之站在他身边,还有心情问:
  “你怎么了?”
  “你不觉得陛下对你太过于苛刻吗?”
  江锡安开始极度不爽起来:
  “不如我去求陛下,让他遵守承诺,给你赐婚。”
  “求他?求他有用的话当初我就不会差点死了。”
  崔帏之明白帝王的无情和冷漠,所以他对梁帝根本没有抱有一丝幻想,只是绕过了这个话题,扯到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上:
  “我半月回京的时候,发现街上多了很多胡人,白狼国的那些人是不是快要进京了。”
  “是啊。”江锡安说:
  “白狼国、珈蓝和衣宓其实只是一个小国家,之所以会联合起来攻打滨州,当然是因为大金国和匈奴在背后唆使,煽风点火,用来试探梁国的国力。滨州之战赢了还好,输了.......我都不敢细想。”
  崔帏之闻言眯了眯眼,淡淡道:
  “怕什么。”
  他说:“燕北和镇南两支军队,又不是吃素的。”
  “这........”江锡安迟疑片刻,随即抬眼环视一周,见周围没人,才蹭到崔帏之身边,极力压低声音道:
  “如今陛下年迈,人一旦年老,有些事情就看不清楚,古来帝王,多是如此,多少年轻时励精图治的帝王,年老后便贪图享乐,甚至疑心深重,杀妻杀子杀臣?更有甚者,一日杀三子。”
  “陛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子侍妾肚子里那个是男是女还是双儿都不知道,皇太孙未降生,太子和三皇子内斗,百官也都各自站队,哪有什么纯臣,大家都顾着勾心斗角去了,谁真正关心过百姓怎么想?谁真正在意过百姓的死活?现下尸位素餐都算好了,多的是贪腐之臣,费尽心机搜刮民脂民膏,大梁现在就是一栋被蠹虫啃食的阁楼,风雨飘摇,只是看似宏伟,实则百废待兴,如果还不再历经整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定有大厦将倾的一天。”
  江锡安叹气。
  崔帏之老神在在:“那依你觉得,谁适合登上皇位?”
  “太子太伪善,三皇子太阴毒,五皇子腿废了,七皇子现在才刚会背弟子规,母亲身上又带着前朝公主的血脉,谁都不合适。”
  江锡安皱眉。
  崔帏之不知道想到什么,忽而笑了笑,拍了拍江锡安的肩膀,道:
  “别愁眉苦脸了。”
  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吧。过几天各国的使臣和国王都会入京,你这个兵部尚书可得闲操心了,先盯着这几天的京城防卫,别出了什么乱子。”
  “这是自然。”江锡安说:“不过这个不急。我们许久不见,要不要待会儿去醉春楼喝一杯,叙叙旧?”
  “不了,小乔还在家中等我,”崔帏之果断拒绝:
  “我已经有妻有子,准备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也早日成家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