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咸鸭蛋的买卖稳定在每天一百个左右,生活费有了保障, 家里买肉回家做菜的频率更高了, 几乎是肉和蛋间隔着吃。
自家院墙下见缝插针, 种满了蔬菜——辣椒、葱、姜、韭菜、豆角、南瓜。
为此还专门在墙角间,搭了个瓜棚, 以便南瓜和豆角攀爬。
今天送父子俩去上学的是林郁生。
车厢里,林泽略有些紧张地问道,“爹,今日头一回考核, 我有些忐忑。”
“一眨眼, 这就是六月的朔日了,不知道你爷他们能不能收到咱们的书信。”林郁盛没回答儿子的话。
林泽没留神, 下意识顺着他爹的思路往下说, “京城离安庆府有些远,信件丢失是常有的事。要不咱们过几日再写一封回去?”
“也成, 你生叔、武叔同谢六爷因卖咸鸭蛋熟络了。咱们托人带信, 想必没有太大问题。”林郁盛点头。
父子俩就
聊起了该些什么内容, 然后给哪个人是单独的信, 哪些人是同一封问候信。
不知不觉, 骡车已经行驶到国子监大门。
“到咯~”
“好嘞, 生叔, 你慢点回去。”林泽父子俩背着书箱,朝林郁生挥手。
“快进去吧。”林郁生笑着应道,驱使骡子调转方向。
来到崇志堂, 林泽父子俩跟同窗们一样,开始自习。
这群人别看平时爱组织小团体,弄点活动,搞搞人脉。
但是别忘了,这全都是全国各地乡试中的佼佼者,经过国子监选拔才进内班的。
卷中卷,牛中牛,霸中霸。
当然,国子监还有一部分是靠祖上荫庇进来的,那些是监生,不是他们这种贡生。
贡生、监生上学的地方都不一样,林泽进来上学半个月,满打满算只接触过一个监生,就是那个侯爷。
经过上一次教训,林泽除非上下学,就没有踏出过崇志堂的院落。非常谨慎小心,生怕重蹈覆辙。
电视剧里都这样演的,嘴硬不听劝的角色,很快就会领盒饭。
林泽想当那个苟到大结局的。
“咚咚咚——”
钟鼓楼熟悉的声音传来,林泽开始收拾桌面,拿出笔墨以及砚台。
又转身从书箱里取出一个圆圆的粗瓷小砚滴,滴了些水到已经干涸的砚台里,不紧不慢地磨墨。
脑子里在过电影一样,回忆刚才背诵和学过的知识点。
隔壁的陆立方动作差不多,只不过他用的砚滴是一个紫砂材质。
这个砚滴被林泽夸赞过好几次,是用紫泥与本山绿泥分别烧制出来的紫色与黄色,竹笋的笋叶都逼真得不行。
林泽见一次爱一次。
咱们理工男被熏陶得,已经能感受这种文雅之物的美。
“林兄,我前儿在七宝斋瞧见与我这个砚滴差不多样式的,你散学后可去瞧瞧。”陆立方知晓林泽对他这个砚滴的喜爱,每回瞧见对方那股爱而不得的模样,心里都能爽一把。
林泽笑着摇摇头,倾身过去,小声道,“陆兄知道的,我囊中羞涩。对此物,只可远观,不敢享有。”
这东西太贵,林泽就算花这个银子买下来。用的时候也不方便,容易让人束手束脚,生怕不小心磕到碰到。
“好吧,那真是有些可惜。”陆立方遗憾道。
林泽顺着他的话,无奈摇头,然后坐直身体。
朔日考核内容是博士出的经文、经解和策论。
考核内容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考核重点是学生对这些圣贤书的理解,并且能结合给出的案例,进行运用。
“诸生想必都已知晓,今乃六月考核之日。共有题两道,上午、下午各考一道。请备好笔墨,开始抄题。”博士说完后,他身边的两个助教就拿起两张纸,开始往两边走。
林泽坐的不是那么靠前,只能伸长脖子等前面那几桌抄完题目,才轮到他们这边。
每个区域的抄题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过时不候。
一炷短香后(三分钟左右),助教往后走,林泽终于看清楚第一题的题目。
没时间思考,赶紧把内容抄下来再说。其实也不长,就两句话,共六个字。
抄完反复核对两次,确定无一字抄错。
林泽开始低头审题,现在还不能开始答题,需得等所有学子抄完后。台上的博士才会轻敲铜磬,大家才可以动笔。
题目:【皆雅言也 叶公】
林泽看到题后,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什么!什么玩意!
蹭的抬头往前面看,抄完题的同学已经坐立不安。人在紧张时,真的很难安安分分待着。
林泽又低头反反复复看了七八遍,就是这几个字,没错。
这两句话完全不搭边,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前言不搭后语,怎么解经?!
‘皆雅言也’是《论语.诉而》第十八章——‘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句话林泽知道,意思是孔子平日用雅言。如诵诗,读书,及执行礼事,都必用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