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来到一处荷塘边的书斋,木质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轩窗下还有一丛芭蕉,伴在假山一侧。另有一圈松柏花卉,围绕着书斋而植。
  走进里面,发现书斋并不大,但十分干净整齐。
  一书橱置于长案的墙壁下,右边临窗设有一短塌。两边是几个黑漆嵌金银片的箱子,估计是用来放一些古玉重器或晋唐小卷。
  左边有小几两张,上置古铜花尊和哥窑定瓶,两盆文竹点缀着室内的生机,墙上挂着书画、羽扇等物。
  处处雅致,更透露出主人家的生活品味。
  这绝对是属于陈辉鸣的私人空间。
  林泽都感觉自己有点冒昧了,站在门口,脚不敢动弹。
  陈辉鸣径直走到榻上,两个内官服侍他脱鞋子。
  林泽已经有点怀疑人生,刚才默认跟上,好像是自己理解有误,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才能悄无声息地重新回大殿那边。
  “进来。”陈辉鸣依靠在软枕上,指节轻敲榻上的矮几。
  林泽看了看里面的两个内官,轻手轻脚地进屋,站在一旁。
  陈辉鸣手指了指对面的圈椅。
  林泽会意,脸上带着拘谨和不解。
  陈辉鸣屏退其余人,闭目养神,过了一会才开口道,“上回在石潭镇,查账本时,我记得你说过太清观可能有炼钢之法。”
  林泽听完这话,心里已经有点底,原来是这个。
  “是,当初学生从账本中各类账目支出,有了这个猜测。”林泽轻声道。
  实际上他是结合谢太傅那里打听来的消息才做出这个判断的。
  那个太清观的道士对钢铁制品见怪不怪,道观炼丹那些原材料好多都是氧化还原物,搞出钢是很有可能的。
  已知前提:这个年代精钢是很珍稀的,一小块钢融进武器中,价值都能翻好几倍。
  属于有市无价的产品。
  “你回去有没有琢磨过那个配方?”陈辉鸣语气平静,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林泽。
  他派人去道观抓人,看见的东西已经证实眼前这个书呆子的推测是对的。
  奈何当时没发现一个活口,甚至连整个道观都被一把火烧个干净。好在那些钢铁碎料水火不侵,原地翻了个遍,找出不少来。
  林泽看了看四周,他的反应式都是化学书里,还有根据自己后面翻书得到的知识推导来的,并没有实践过。
  “殿下,我只能隐约有个推测,到底行不行,尚不知。”林泽赶紧把免责声明先放出来。
  陈辉鸣叫他来,本就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如今朝廷怕是要两线作战,若是能练出更好的铁和钢,势必能增加胜率。
  “意思是,你已有配方?”陈辉鸣琢磨一番林泽的话,缓缓坐直了身子,双眼紧盯着对面的人。
  林泽点头,既然知道事关边境战事,他自然不会藏着捏着。
  “学生后来回去翻看许多书籍,又结合那账本里道观用的东西,大致有个方子。殿下,我写下来给您,还是口述即可?”林泽自己已经有点记不清,等会还要进空间去翻看笔记本才行。
  陈辉鸣忍不住涌出一股荒诞之感,这人竟然凭借账本采买东西,外加翻看书籍,推算出一个炼钢的方子?!
  “那边有笔墨。”陈辉鸣敛下眸子,指了指书案。
  林泽点了点头,过去
  坐下。先是闭目佯装思索,实际上意识进了空间,翻找到当初推算的公式。
  生铁、熟铁和钢的区别主要是含碳量的不同。生铁杂质多,含碳量高,如果直接锻造器具都是不可以的。
  生铁太脆,如果要使用它做成一个东西。只能用高温将它融成铁水,浇筑在模具上。等其冷却凝固,这样就能得到一件生铁制品。
  林泽记得比较久远之前的夏商周,应该就是用这种浇筑法,铸得各种青铜器具。
  最著名的就是四羊方尊了。
  后来人们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比如高温下反复锻打,将生铁里面的杂质和含碳量降低,能得到一块柔韧而延展性较好的熟铁。
  但是这种办法生产效率太低,林泽所说的配方是可以大批量制造的。
  陈辉鸣有些坐不住,穿好鞋子,站在窗前,吹着夜风。不时往书案那边看去,手心悄无声息地攥了起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林泽就放下毛笔,把写了配方的纸拿过去。
  陈辉鸣接过来,拿到一盏烛火旁细看,短短的两行字,他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每一百斤生铁,加入木炭粉二十斤,黄血盐十二至十四两,红汞一两六钱,黄碘一钱。”陈辉鸣几乎将每个字都刻在脑子里。
  林泽也在飞快想着怎么解释木炭是氧化还原物,另外那三种叫催化剂。
  “殿下,黄血盐、红汞、黄碘便是道观用来炼丹的东西,有剧毒。”林泽沉声提醒道。
  黄血盐又叫亚铁氰.化.钾,强烈灼烧时分解而放出氮,并生成氰.化.钾和碳化铁。
  这个配方的比例是经过化学方程式配平出来的,后面三种都是炼钢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有没有别的替代品,林泽不知道,因为他只知太清观应该就是这样炼钢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