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来张灯结彩的林氏祠堂。
  “族长, 你瞧, 祠堂的灯笼、物件摆整齐没有?”三叔公一身朱湛色绣如意纹的长衫,满面春风。
  “郁文回来没?”老爷子今儿穿得比三叔公还喜庆, 身上是饱和度更高的水华朱色绸衫,满是沟壑的脸上,嘴角一直没下来过。
  三叔公杵着油光发亮的拐棍,望坡下村外的小道瞅去, “我让河哥儿去村口守着, 只等瞧见她爹的影子就赶紧回来同我说。”
  在他们周围,到处是忙碌的村人。泥土地面扫了一遍又一遍, 村里通外头那条路, 更是一根杂草都没有。
  林来娣身后背着娃儿,手里拎一大篮用红布盖着的东西, 丝毫不费劲似的。只见她脸色红润, 比此前逃难时, 长了一圈肉, 经常脸上带笑。
  人看着已经没有从前那股苦水泡大的尖利和冷漠, 反而多了一份从容大气。
  “族长、三叔公, 叔婆让我把烫好的三只鹅拿来。”林来娣柔柔地道。
  一旁跟着族长来的汉子们, 麻利把大篮子接过去,把提篮子的男人那黝黑粗壮的手臂沉地往下压了压。
  汉子暗暗使劲,咧嘴称赞一句, “来娣有把子力气哈。”
  “族长,香案都摆好了,香烛鞭炮置办齐全!”这时候,林郁强满头大汗小跑出来。
  老爷子领着一群人进去看,林氏一族的祠堂早就翻
  新建好。三间崭新、宽敞的青砖瓦房坐北朝南,矗立在桃花坪的高地上。
  正中间是大堂,摆放祖宗牌位的地方。两侧各有一排简单的屋舍,出来还有两排树,院子中间有一个大水缸。
  “咱们祠堂前后左右都留了一亩多地出来,日后族里富裕,慢慢就修成三进的。再将族学安排到一进院去,咱们林氏一族,定会蒸蒸日上,枝叶硕茂!”三叔公满意地看了又看。
  大伙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祠堂里头怕说错话,大都咧着嘴附和一两句话。
  老爷子往院墙看去,心里打定主意,等儿子、孙子高中,这五尺高的青砖墙还要再砌高些,祠堂更显威严、庄重。
  “你们瞧,祠堂的石榴结了好多花苞!”
  “别说,今年的桃花也是又多又香,咱们明年能多弄几个蜂箱呢。”
  桃花坪村口处,半大小子林河从小清河边一路狂奔回来,边跑边喊,“县衙的官差要来——”
  “报喜的人来啦——”
  在村里各处忙活的林家人,以及外村主动过来帮忙割草、平整路面的人,全都露出热切的神情。
  一个传一个,等到祠堂时,已经是十来个半大小子。
  这里不能大声喧哗,林河一人进去报信。
  老爷子等人连忙出来,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到村口迎接。
  “盛大哥和泽哥儿的信说得真准呐。说五月初二送喜报来,真就这天。”
  “咱们泽哥儿十五岁就是举人老爷啦?”
  “你个傻蛋,难不成咱们这里里外外忙活这么些日子,是在同你玩笑?”
  “嘿嘿嘿~”
  老爷子、老太太并三位叔公走在最前头,林郁文、林郁强等骨干青年在第二排。
  两边的空地上还有许多外村来看礼的,实在是这个十五岁的经魁老爷在一同赶考落榜秀才、镖局师傅等信息流通渠道快的人员大肆宣传。
  林泽成为安阳县四月下旬头榜头条,连带着他的老家桃花坪也在这次舆论中出名了。
  虽然当时正式的报喜文书还没从府城传到县衙,但经过诸多知情人、当事人的力证,大家纷纷加入传播队伍。
  实在是这次安阳县的中举人数之少,让人惊骇。正榜二十九名,副榜五名。安阳县除了林泽,只有一人中举。
  就这样以指数倍的速度扩散,第二天林家村就有人带着精美的礼物,上门拜访新科经魁老爷的祖父。
  这件事的高潮是在三日前,许里正在县衙当差的儿子,急匆匆回来,连口气没喘匀就直奔桃花坪,给老爷子通传说——
  “林族长,五月初二县尊大人,将亲自莅临桃花坪,为您送来公子的喜报!”
  据当时现场目击群众们回忆,老爷子那会子和几位村里的老人在小清河边,看娃子们下水抓鱼。
  听完后,差点掉下河。
  亏得许衙役眼疾手快,连拉带拽把他老人家弄到后头的平地上。
  “我的天爷…泽哥儿的来信里只说自己中举了,可没说是这样靠前的名次…”老爷子仰头看天,激动得胡须乱颤。
  当天晚上,林家村在祠堂召开全体紧急会议。
  中心议题是,如何在三日内把桃花坪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各家务必连根柴火都要摆整齐咯!
  “滴滴!答答!”
  “咚咚!”
  “锵——”
  众人翘首以盼,只见最前面是一支唢呐、锣鼓四人队伍,前后各有八名捕头护送,中间是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装饰着本朝七品官才能用的素云头青带和青缦。
  县尊刘仪下轿,老爷子率众人齐齐下跪行礼。
  刘仪伸手虚托起老爷子,神情威严但说话语气却很温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