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运道好,像你们一样,有功名傍身。再也不用像咱们一样过日晒雨淋,从早干到晚就混个半饱的苦日子。”
  曹寡妇这话,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心里所想。
  一众老头、汉子还有后面围着看的妇人,脑袋飞快点着,眼神也一下子变得虔诚又迫切。
  以前在柳头县时没有法子,私塾少,束脩高。
  安阳县这边他们是打听过的,价钱不一。
  便宜的老童生自个儿开的私塾,一年才二两银子的都有。
  大伙如今咬咬牙,真就有不少人家能把娃子送去念一念书的。
  “大伙要听我说一说,那小子就讲讲我自己的见闻。族亲们可做参考,具体事宜,要看自家情形,不可全听我这些啊。”
  林泽先来一个免责声明,出去混的,这都跟呼吸一样自然了。
  三叔公板着脸扫一圈,“都是当家作主的人,念不念书又不是你按着他们脑壳去的。还能怪你身上?看我不抽他。”
  大伙哈哈笑着应承保证,知晓三叔公是故意这样说的。
  当然也是避免确实有个别人拎不清的,到时候背地里埋怨。
  林泽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这事还真得他来说,仗着年纪小,有些话说得理直气壮,他爹可就不方便了。
  “咱们家里有那个本事的,可以先送去不用太贵的私塾念一两年,就学认字,学打算盘,看得懂官府告文就成。
  不必一开始就送去那些专门奔着科考的学馆,都还不晓得娃子适不适合科考。
  那些馆子束脩不便宜,课业重,娃子不一定能念下去。到时候不仅银钱花了许多,还没有大伙想要的功名,不如去那些便宜些的私塾来得实在。
  若念了一两年,问问娃子在念书上如何?去私塾跟夫子谈谈,是否能有科考的希望。
  若是品性端方的夫子,定然会如实相告。他自己教不了,会主动跟你们说去别的更好的私塾去念书。”
  林泽的话告一段落,大伙听完眼睛发亮,觉得这法子却是有道理,可行性高。
  而且附近这样比较便宜的私塾是有几家的,他们娃子去念书。
  中午饭食带着去,晚上回家吃饭,这一块就能省不少。
  真有天分的,到时候送去镇上更好的私塾,一步一步走,娃子将来说不准,真能给家里一个大惊喜!
  太阳真是晒得人暖洋洋的,说得起劲,身上觉得热,要脱件褂子才行。
  林泽等大家热烈讨论得差不多后,继续道,“我在县里同北山书院、清溪书院的山长有几面之缘,日后咱们村哪家娃子有出息,能考这两间书院。我可修书一封,给山长推荐一二。”
  老师的书可不能白送,林泽私心是想林家村多出点有功名的人。
  他家人丁单薄,就算父子俩能在朝中为官,队伍力量还是太渺小。
  村里这些都是后备力量,血缘亲族的关系是天然的信任纽带。
  “泽哥儿!这!”
  大伙真是炸开了锅,他们不是整日在地里的庄稼汉。
  因为咸鸭蛋的买卖铺开了,来回镇上可不少次数。
  大伙又留心私塾的事,对县里那几间最出名的书院早有耳闻。
  “泽哥儿,你真能举荐?!”
  “北山书院?!清溪书院?!”
  “天爷,我家小子没在,真得提溜他好好听听!咱们泽哥儿给他们多大的帮助!”
  老爷子起身,将大伙的激动之意往下压压。
  “你们都别高兴先,得咱家娃争气才行。这样,大伙都有心让娃们去念书。
  日后走科考的路子,入了官场,受益的都是自家人。
  族里若是有人考中童生,族长代表
  村里,奖励每人五两,考中秀才每人十两。
  举人便不用了,那可都是能谋个官职的。”
  “大哥说得好!我家一百个赞成!日后咱们村里富裕些,这奖赏再往上提,村里多出几个官老爷。
  咱们子子孙孙都受荫庇,世世代代过好日子!”三叔公这话把煽动性往上拉了好几个量级。
  林泽暗自倒吸一口凉气,三叔公这村长真不白干,动员人的本事拔尖的。
  这饼又香又大,大伙被迷得晕乎乎。
  “子子孙孙”“世世代代”
  大伙估摸一辈子都不肯放弃。
  第135章 第 135 章 多福入族
  山上白雾弥漫, 寒冷笼罩大地。
  年三十的清晨,太阳的光芒还微弱,只有一点淡淡的黄芒,大地被照得亮闪闪。
  在这天林泽一家六口人, 一早就起来忙活, 院子里到处都是大家忙碌的战场。
  后院的杂物房前, 老爷子在杀鸡杀鸭。多福拿两个海碗在接鸡血、鸭血。
  “一会拿到灶台,放点盐巴进去, 这样蒸出来才嫩滑可口。”老爷子提留着两只彻底断气的鸡鸭,放到一旁的地上。
  多福嗯嗯地应道,“阿爷,我去瞧瞧锅里的水烧开了没。”
  “成, 烧开你提小半桶出来, 我们拔毛。”老爷子走到井口边,老太太在洗菜, 见他过来, 用葫芦瓢给老爷子倒水洗手。
  水井是新房子建好后挖的,就在院子东北角, 旁边还种了一棵柿子树和桃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