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岁末冬至, 忽觉诸位在北山书院又度过了一个春秋。老夫恬居山长一职, 见诸生勤学刻苦、孜孜不倦、学有所成,大为欣慰。望春归之时, 尔等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吴序脸上带着愉悦温和的笑意。
邓明照在一侧听着,垂眸一动不动,知道今儿来就是亲眼看老家伙得意的。
但邓明照很清楚, 不来也不行, 县尊发话了。
现在是要给林泽和谢家做脸,邓明照知道轻重。
大堂里分布放着几个烧得正旺的暖炉, 林泽等学生都按班站好, 大家两手拢在袖子里取暖。
而今年的散学典礼实在有些新奇,大家昨日得知地点改正藏书楼后, 都纷纷有猜测, 是怎么回事。
如今瞧见这好些身份不一般的人都在, 学子们心里已经转成满满的期待。
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事?或者是多大的事, 竟然能让县尊、教喻他们齐齐出现在此。
待山长说完一番勉励的话后, 县尊便接着说。今天为了以示尊敬, 刘仪在吴序请他第一个发言时, 他推辞了,让吴序先说。
“诸生冬安。”刘仪语调平缓,目光慢慢扫过在场之人。
“大人冬安——”在场之人作揖回礼。
“书院乃集贤、修德之宝地, 诸生皆有承续文脉,承继道统之责。吾闻北山书院山长、夫子恪尽职守、为人师表,各堂学子们手不释卷、焚膏继晷。本次年末考核,北山书院名列前茅,本县甚为欣慰。今有我朝太傅大人赠书于此,以表书院教化之功,此为书院师生之幸事,本县亦是与有荣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望书院师生共勉。”刘仪说道。
听完刘仪的话,大家脸上不仅是骄傲和高兴,更是兴奋期待,竟然得到了太傅的赠书,那是多大的荣光?安阳县里,就他们北山书院独此一份了。
山长吴序看了眼底下前排站着的林泽,含笑道,“赠书之事还需感谢林泽的一番居中牵线,今尔即将走出书院,奔赴前程。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林泽在大家或是好奇,或是敬畏的目光中,缓缓出来。面前是含笑看着他的县尊、山长和夫子们。
回想这段时间的相处,林泽对北山书院是有特殊的感情。
这里虽然只是一所县级书院,但山长、夫子们并不只是为挣一份束脩才来的,他们是有某些理想与信念的。
站到县尊和山长跟前,林泽鞠躬行礼,又朝旁边坐着的夫子们行礼,最后对所有站着的同窗们拱手。
林泽道,“清珩向诸位问好。北山书院求学之日不长不短,眨眼已至玄英。临走之际,清珩心中有许多不舍。念师恩如山,高山仰止。感友情似水,清澈澄明。今日一别,来日不知何时再见。离别之痛,难于言表。望诸君珍重再珍重,山水有相逢,我等后会有期!”
说完,林泽再次作揖行礼。
他这一段话,其实是临时发挥,原本想着悄悄来、悄悄走。心里实在感慨良多,便应下了山长的要求,决定说一说。
也算给自己这段珍贵的书院求学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以后有机会再回来探望山长和几位夫子。
“好!”刘仪连说三个好字,见林泽说话这么有规矩、留体面,他是极为满意的。
吴序更是激动得忍不住握住林泽的手,老眼闪着泪花。
这个弟子,他从一开始是带着勉强收的。
到如今,他只感激苍天眷顾,给他们书院捡到这么一个大宝贝。
没有人不喜欢这样发自真心感恩他们这些为人师的,抛去世俗所求的钱银,他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育人成才的满足感。
在场的夫子们都是教过林泽的,不管以前大家对林泽的态度各有不同,听完这样一番暖心的话后,心里很难不生出极大的好感。
“祝愿林师弟此去,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温庭山率先拱手回礼。
其余学子们纷纷重复念着这句话。
“祝愿林师弟此去,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煽情的环节非常到位,大家费了一点时间方才平静一些。县尊见状,便继续赠书流程。
林泽在两位师兄的帮助下,将两个木箱子抬出来,放到事先准备好的长桌上。
打开后,林泽先是捧了一套四书五经出来,“家师准备了两套大儒注解过的《四书五经》,其中这套是为感谢邓山长无私帮扶我们北山书院学子的。请您务必收下。”
林泽双手捧到邓明照跟前,这事当然不可能是林泽自己临时决定的。
而是跟吴序整理捐赠藏书时,林泽就跟对方通过气。有两套一样的大儒注解版《四书五经》,其中一份是谢太傅在林泽信中,得知邓明照给林泽开小灶,教他八股文技巧后,专门准备找人复抄出来的。
而且林泽这话说得巧妙,邓明照得书的原因是帮助北山书院学子,但大家并不晓得只是给林泽个人开小灶而已。
其他山长不知内情,日后会因此事。在书院合作时,更主动积极些。
林泽知道吴序有意推动教育资源有限制的共享,也就是公开课的计划。
今年推行不是很顺利,两人思来想去,林泽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