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给我的?”林泽挺意外,他记得自己在县城没啥人会送信的啊。
  杨掌柜从底下柜子里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这不是你的名?人家还专门问我了,从石潭镇来的林泽,那还有差的?”
  “是我,谢谢杨大叔,那我先回屋了。”林泽低头简单看了下信封,只有四个字‘林泽亲启’。
  杨掌柜笑呵呵道,“好,明儿入学测试顺顺利利通过啊。”
  “好的,承您吉言。”林泽挥手道。
  翌日一早,林泽按照约定时间,先与教喻杜安汇合,两人再前往北山书院。
  “昨夜可还睡好?”到了书院,两人步行至山长所在的集贤阁,杜安瞧了眼林泽,轻声问道。
  林泽摇摇头,“有些紧张。”
  实际上是昨天研究了一晚上信封里的题目,挑灯夜战大半夜,还是憋不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林泽不知道是谁送来的一份县尊上一年出的考题,不过从上面的字迹,林泽记得跟眼前这位杜教喻的有几分相似。
  去县学回来后,林泽第二天就去给教喻和北山学院山长分别送了一份礼。
  但那都是正常的标准,并没有什么奇珍异宝,林泽没想到教喻这么‘投桃报李’。
  “不必紧张,正常答题即可,胸中有乾坤,自然是水到渠成。”杜安鼓励道。
  林泽听这话,更加确定那封信是杜安送来的。
  两人很快来到集贤阁,正前面的墙上是一整副大型的孔子石壁浮雕,另外两面墙上挂着孟子、荀子等儒家先贤画像。
  再往下是一整墙的书架,全都摆满了各类书册、卷轴。
  有四五个人正在打扫整理,他们动作很小心,就连旁边修剪盆栽的人都没什么声响发出。
  山长身边类似助理的人叫温庭山,带他们走到后院一间单独的屋子。
  “山长,教喻他们来了。”温庭山轻声道。
  吴序从书里抬起头,含笑道,“给教喻和林公子上茶。”
  “多谢吴老。”
  “谢过山长。”
  两人落座,一边喝茶,一边跟吴序寒暄一会。
  “既然小泽你已经知晓书院规矩,那我们便按旧例,进行入学考核。”吴序将茶杯放下,看向林泽。
  林泽就等这事了,拱手道,“学生遵从书院旧例,请山长出题。”
  “那好,请杜教喻同老夫一起出题吧。”吴序起身。
  杜安只得跟上,林泽坐于原地,等两人在书案那边写完题目,将纸笔放下。
  “你来这边答题吧,第一道策论,以八股做题。第二道作一首诗。”吴序示意林泽过去。
  林泽照着坐下,开始用他们准备好的纸笔答题。
  山长的第一道题果然和昨晚信封上的很相似,是以安阳县水患为题,考生写一篇解决之法的文章,要求是八股文格式。
  林泽昨晚翻了许久的书,又找杨掌柜问了很多相关的事,大致已经有个答题的方向。但是八股文的格式来答,他目前的能力确实在写八股文上还很差。
  但是没办法还是要写,林泽只能在这份答卷上,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就交给天意吧。
  在林泽埋头奋笔疾书时,吴序和杜安默契地走到院子外,闲聊等待……
  第113章 第 113 章 北山学子
  一个时辰眨眼就过去了, 林泽全身心沉浸在题目上。
  “山长、教谕,学生的题已经答完,请批阅。”林泽从案前抬起头来,将两张墨迹初干的纸, 呈给两人。
  吴序做出请的手势, 杜安回礼, 落后半步。
  在两人看卷时,林泽默默坐在之前进来时坐的位子上。
  约莫半个小时, 低头闭目养神的林泽听见吴序道,“你这在治水的法子很是丰富,都是怎么知晓的?”
  “回山长,农田排水的法子是因为学生此前一直住在乡间, 同族人们聊天时得知。水土保护及河道整治、疏浚乃是书中所得。另外家师曾教导, 所学一切当有所用处,便举了县里水灾频发的例子、修筑堤坝、河道管理之法便是从老师那里所听得。”林泽温声道。
  这说的全是大实话, 林泽昨晚收到信后, 顺着线索打听一番,才敢相信这个题。
  他知道了送信的人是杜安日常带着的小厮, 才明白信件的用意。
  林泽也猜测过杜安可能是看在谢太傅的面上, 给自己放的水。不过有没有别的东西, 林泽不敢确定, 总之这事对自己没坏处。
  杜安默默松了一口气, 刚才看个开头, 没把他呕死。昨天都给题了, 八股还写能成这样,真让人气败。
  压着一股气往下看,越看越上心。因为林泽的文中, 提出的治水方法非常实用,甚至还给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案例。
  另外一道题,写的诗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但也属合格以上的范畴。
  这样综合评定下来,
  入学资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果然,很快就听见吴序含笑道,“八股写作之法,你尚有些欠缺。不过北山书院在此道上颇有经验,不出一年半载,想必就能取得不小的进步。你准备一二,明日便入学地字班。一会让庭山带你去办理入学手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