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可是自己一辈子一世无忧还不行, 嗷嗷待哺的乡亲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林泽得完成自己的使命, 继续努力科考上岸,给乡亲们做坚实的后盾。
  林泽只能把世子这个人脉当做一个杀手锏, 要真遇上事找到对方帮忙, 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林泽可不敢把全族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 权利地位还是要自己拿来的最实在, 狐假虎威这事不长久。
  骡车晃悠悠地沿着熟悉的山路前进, 桃花坪的景色渐渐引入眼帘。
  林泽过了村里的小桥, 牵骡子走。两边田地上是忙碌的林家村人,林泽一路打着招呼去。
  “生叔,这么快就种上了?”林泽见整成一陇一陇的水田, 三叔公全家人齐上阵,已经开始点种。
  赶下半年的播种时间,林泽发现原来做黄泥砖那边的土坡都没人了,全在地里忙。
  林郁生抬头看林泽,略有些惊讶,没想到他这么早回来,“哎,这块种玉米。泽哥儿你回来啦?族长在家呢。”
  “回家几日,叔、婶,有空上家里坐坐。”林泽挥手道。
  接连又与道上附近的族人打招呼,回到自己的地方,真真是哪里都舒服。
  路过祠堂时,林泽拐个弯过去,就看见林沐和七八个比较小的娃牙子,在咿咿呀呀学习认字。
  “泽哥。”
  “大少爷。”
  “大哥,你回来啦?”林沐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树枝子,三步做俩跑到林泽跟前。
  林泽揉揉她的脑袋,从
  背篓里拿出在镇上买的红糖。
  打开油纸包,里头是整块的糖,林泽拿出其中一块比较小的,“来,去弄块石头,我把糖弄碎,大家都甜甜嘴。”
  小朋友们一哄而散,全跑去找石块。
  林沐和多福一点不急,他们知道林泽肯定不会忘记自家人。
  “大哥,你不用去谢师傅家念书吗?”林沐好奇道。
  林泽道,“这几日在家,大哥给你买了头绳、头花,回去你瞧瞧喜不喜欢。”
  “啊,大哥,你太好了!”林沐抱着林泽的胳膊,笑得眼睛弯弯。
  “泽哥,石头。石头——”
  林泽接过其中一个人的石头,用手巾包住糖块,搁在板车上,轻轻砸几下,糖块就碎开,“来,排好队啦。”
  “好香!”
  “好甜!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了!”
  “哈哈,狗娃你才吃几回糖?”
  小娃们闹成一团,林泽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便和林沐、多福一块回家。
  农家小院里,老太太新买的织布机哒哒哒,她动作娴熟地操作着,手脚互相配合,米黄色的丝线一点一点织成布匹。
  林老爷子坐在木墩子上,剁草喂鸡。
  屋檐下的林郁盛的窗户大开,只见他坐在简单的桌案前,奋笔疾书。
  小院里里外外连一根多余的杂草都没有,整理得十分干净。
  “阿爷、阿奶,你们瞧,谁回来啦?”林沐大开柴门,一蹦一跳地进去。
  自打逃难后,林沐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活泼。老太太也像是默认了似的,并不做太多的管束。
  “阿爷、阿奶、爹,我回来了。”林泽将骡车分开,让多福把骡子牵去后院,自己拉板车进前院。
  老太太三人同时将手里的动作停下,定睛看向门口处,“快进来,他爷,帮泽哥儿搭把手。”
  老爷子哎哎地应道。
  林郁盛将纸笔放好,从屋里出来。望着长子挺拔的身影,想起离世的夫人,不由闪过一丝落寞。
  林泽根本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他把板车上的箩筐、书箱、食盒拿下来,开始乐呵呵分东西。
  “沐姐儿,来,这是你的头绳、头花。”
  “谢谢大哥。”林沐拿着粉色的、橘色的头花,看个不停。
  “阿奶,你的头绳和手绢。”
  “我这把岁数,哪用得着这个。”老太太笑得见眉不见眼,女人哪有不爱美的。
  把这方湖蓝绣桂花的手绢看了又看,林泽的审美很好,手绢的颜色搭配非常合她心意。
  老爷子站一旁,虽没有出声,但也生出了某些期待。
  林泽将一个木盒子给他,眨眼笑道,“阿爷,你看看喜不喜欢?”
  老爷子轻咳一声,把东西打开。
  “哇大哥,你竟然知道阿爷的烟丝抽完了。”林沐笑嘻嘻道。
  林泽转头又将酒坛子拿出来,“阿爷,还有这个。镇上的老杨家黄酒,听说本地极有名气的。”
  “我孙儿是真贴心,哈哈~”老爷子再也忍不住心里的高兴,畅快大笑。
  老太太无奈地摇摇头,若是年轻时,定是要劝上几句。不过如今都这把岁数,能吃能喝是好事。
  林郁盛收拾好心情,含笑问道,“我看你这都分得差不多了,爹那份没啦?”
  “爹,我在老师那借来一些书,你瞧瞧有用吗?还有一部分等过几日我再去拿。”林泽当即从书箱里拿出几本书籍册子,是谢家自己的藏书,内容都是关于大儒对四书五经的注解,以及进士科真题。
  林郁盛有些意外,小心翻了几本,言语间透着欣喜,“极有用。”
  多福从后院把骡子喂完草料后,便躲在堂屋门后,不时探出一点脑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