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这来娣在村里与那老黄牛都不相上下,时时刻刻都有活,你说这周寡妇怎的下得了这个手?
  林郁勇这个当爹的唯唯诺诺站一旁,两手攥在身前任由其他人指指点点。
  他是习惯了,自己没本事,家里没有能干的亲戚帮衬,被人瞧不上可不是该的吗?
  林来娣往她爹那看去,心里竟然很平静,原来一直失望就不会伤心是真的。转头抓紧陶婶子的衣角,艰难说道,“陶婶...你们帮帮我...”
  “丫头,你省口气,你爹娘不能看着你这样。”陶氏安抚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这时候谁家都艰难。大伙也没办法一块凑点钱给来娣治病,只能让他们自家处理好。
  林泽是刚走过来看看是什么情况,他也被这姑娘的求生意志所感,暗暗打算实在不行偷偷帮一把。至于出面说话逼她爹娘送她去治病这个事,林泽不能开口。
  林来娣家若是拿出这个钱,后面逃难的路上粮食紧缺。手里没钱全家都没活路。钱就那么多,现在用了后面怎么办?因此逼拿钱也是要命的事。
  “你这个当爹的说说要咋的办?”三叔公开口道。
  他听着一群人唠来唠去没个正经法子,事情就这么僵着那不成。
  林郁勇这才微微抬起头,没敢往别人脸上看,对着三叔公那边转了转身体,吞吞吐吐道,“三叔公...我家真没银子,等会买粮食都是压箱底那点铜板....我娘、我媳妇那两身好衣裳都要当掉,好换些钱.....”
  “我、我这病能好的,各位林家族亲,求求大家发发善心。”林来娣听完他爹的话,马上转变话
  术,哀求其他人。到这份上他爹说的至少有八分是真的。家里没银子给她治,只能把希望放在村里人身上。特别是族长一家,那都是官面上的人物,肯定能拿出这个钱。
  不少人把脸撇过去,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何况这逃难的档口。
  在众人沉默,事情僵住的档口,一直毫无存在感的小周氏突然开口道,“家里没钱治病,来娣受的是刀伤,要是有银子抓几服药便能好。闺女十四岁,哪家现在愿意娶她,我们这就嫁闺女。娘没法子,来娣你、你只能看自己命数了。”
  众人皆愣住,随即都带着种理解的目光看小周氏。这主意行就行在,林家村并不是人人都有血缘的。
  族里人都晓得,往前数第五代、第六代的祖宗逃荒到柳头县。当时身无分文,甚至好些岁数小的连自己的名儿都没有。来到柳头县后被当年林氏老族长收留到林家村。
  大伙感念恩情,很多都改姓林。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近与真正林氏一族的关系,那会子林家老族长所在的这一支虽说落魄,但好些人是识文断字的。
  这在乡下地头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一开始外头那些本地的人都看不上他们这些外来户,一直过了十来年林家村才在柳头县彻底站稳脚跟。此后大伙都以林氏一族自居。
  同样是当娘的她们理解这种无奈的选择。把来娣现在嫁出去,愿意娶的人家肯定不希望人财两空。十四岁的姑娘再养养就能给家里开枝散叶,治病的事就不愁了。
  况且来娣在村里那勤快样是有目共睹的,这闺女娶回家不亏,家里有合适男娃的都忍不住琢磨起来。只是现在还得看林郁勇家这彩礼得多少。
  周寡妇不可置信地看着这平日里在她跟前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儿媳,还能在村人跟前这么说话。
  嫁女是多大的事?她一个女人,家里还有婆婆的儿媳就敢直接开口定下,实在是胆肥
  但周寡妇仔细往里寻思寻思,好像这真是个能行的路子。这样一来家里能省出一个人的口粮,这治病的事也有着落,他们家多少能挽回点脸面,还能收一份彩礼钱。
  想到这里,周寡妇那股精气神就提了上来,这儿女嫁娶向来都是家里长辈做主,可不就是她说话的时候吗?
  “对!我家现在嫁孙女,一两银子加两升米!”周寡妇边说话边往儿媳那边挪脚。
  “什么?!这是卖女呐?”
  “你家有嫁妆带走吗?周寡妇!开口就是一两?”
  “谁娶得起啊,明日都没找落。”
  “是啊...”
  质疑声四起,原先有点想法的人家顿时烟消云散,大伙在村里有田有地那会娶个媳妇一两银子是很划算。
  现在?逃难呢。身上什么都没有,每天过日子都是只出不进。林来娣娶回来是一笔,治病要花钱,家里还要多一张嘴吃饭。
  看这情况周寡妇肯定不愿意搭彩礼给孙女带走,那算下来可就亏大了。
  还是三叔公先开口,有些不耐烦地道,“你说个实在点的数。还有,这孙女嫁出去就是别家的人,到时候少扯皮子,闹得没个安生日子过。”
  三叔公这话是戳人心里去了,他直接跟周寡妇摊开讲明白。
  林来娣嫁人后,他们家不许再以后找借口问她婆家要好处,她今天这行为是变相在卖孙女。
  第19章 商定 对象
  周寡妇听得这话又见村人好些鄙夷和冷淡的神情,心下是一边后悔当初怎的没在逃难前定下一门婚事。
  当初她放出口风要给孙女相看是有几户托人来问的,因着孙女平日里实在勤快人又老实,过日子都喜欢这样的。
  她就是贪心吊着没应,现下一两银子、两升米都遭人白眼,实在恼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