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在还有一半的牲口保住,林老爷子带着林郁盛和几位族老一起分配各家怎样用这些牲口。
  关键时候,谁也不敢离开家族单独走,众人抱团才有可能逃到安全的地方,重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林泽家五口人,平时还有两个婆子、两个杂役平时在家里帮忙。逃出来时,几人已经不知去向。
  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大难临头不必勉强一起走。
  林老爷子岁数不小,只因为家境不错,五十多岁还算健朗。
  这些天的奔波,让他一下子老了五六岁,全靠一口气撑着。
  林郁盛扶着老爹,另外三位族老亦是如此,由家里小辈扶着,挨家挨户动员,赶紧收拾启程。
  “族长,我家铁蛋胳膊好大一块肉没了,能不能先过一晚?”老妇哀求着,她儿子靠着板车,一动不动,右手手臂包着一大块布都被血浸透了。
  “糊涂!不走,等着土匪重新追来?那是没有肉的事?”年纪最大的三叔公毫无留情呵斥道。
  “林海,叫两个把铁蛋抬上骡车。”三叔公扭头对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叮嘱道。
  老妇哆哆嗦嗦帮着把儿子弄到车上,再也不敢多说。
  其他听见这话的人也闭紧嘴巴,听安排。该收拾就收拾,再也不浪费时间伤心亲人去世或者受伤。
  林泽家的马车上安排了三个人,除自家的物件已经装不下再多一点的东西。他扶着林老太,沐姐儿跟在一边,大家趁着月光,埋头前进。
  最前面有两个没受伤的年轻小伙带着刀具探路,后头同样安排两个小伙盯梢,这些都是当了十几年县尉的林老爷子的手笔。
  林泽家在最前面领路,在这一群人里,当属他爹林郁盛出过的远门最多。他一路考试到举人,若不是天灾战乱,过两年就该到京城考进士。
  而林老爷子则是对柳头县一带最清楚,这也是他敢在夜里带头赶路的原因。
  县尉主管刑案、征收赋税,哪些犄角旮旯他没走过。
  一把长枪舞得虎虎生风,就连家里最厉害的读书人——林郁盛在他的常年训练下,都能赤手空拳与人搏斗。
  “爹,再走一个时辰,是不是有个驿站?”林郁盛跟在老爷子身边低声问道。
  夜里视线受阻,路面崎岖不平,加上经过一场恶斗,大家赶路的速度慢上许多。
  林老爷子沉着脸,“如今的行进速度,怕是要一个半时辰,那个驿站不晓得有没有被人占了。”
  “咱们总不能一直走。”林郁盛回头瞅一眼,他一个壮年男人都感觉累得要倒下,更何况妇孺小孩。
  “若驿站不成,再往前走还有个破庙。土匪死伤也不轻,不敢追这么远,自己老巢也有别的团伙盯着呢。”林老爷子看向茫茫的夜色里,心里也不清楚这话到底真不真。
  队伍里大家都在艰难前行,小孩们累得脚抽筋也不敢哭,后面好像有无数喊打喊杀的土匪在追着他们。
  特别是家里没有牲口的,大人们即使身上受了伤也得推着板车跟上队伍,即使族长和族老们已经尽量减轻他们车上的负担,但仍是杯水车薪。毕竟牲口就剩五头,走不了的伤员要坐车,还能拉多少东西?
  这一夜林氏宗族这支队伍他们失去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一部分亲人的性命。
  但幸存的人们仍旧需要艰难前进,去面对未知的可怕,拼尽全力争取出一条生路。
  第2章 驿站 死人
  月夜蒙蒙,脚下的黄土路被赶路的林家村队伍中掀起阵阵飞扬的尘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下夜里还算暖和,不必再加一道严寒的刑罚。
  林泽和妹妹林沐扶着林老太艰难地跟着自家马车,他们手头的干粮已经吃完,水也没剩几口。
  大家已经一个白天没吃东西,现在忍饥挨饿连夜赶路,每走一步仿佛都要榨干身体最后一点力气。
  林泽因为在商店里吃过一轮,能量补充到位,是整个队伍中最熬得住的。
  但身体上到处都是或轻或重的痛感让他也很难受。
  一连走三个小时,大家总算到最近的那个驿站。
  隔着一段距离林老爷子抬手示意大伙先停下来。
  他带着四个身手好的年轻人去探路,林泽担心老爷子身体,向前要求加入。
  其余族人皆是安静等待,大家紧张地盯着前面没有任何响动的驿站。
  门上那两盏破旧的灯笼在夜风里摇摇晃晃。
  门前的石墩坑坑洼洼,还有几根枯草挂在上头。
  有些残破的木门关也没关紧,留着一道巴掌大的门缝。
  不知是山里的野物跑进去撞开的,还是本身门就是这样。
  “爷,我还有些力气,我陪你去。爹,你在这边看阿奶和沐姐儿。”
  林泽目光坚定,他很大可能回不去,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面对重重危险。
  这个身体十五岁,两岁不到在老爹的亲自教导下读书写字。
  这么多年下来,不负期望在前年获得秀才功名。
  但因为长期埋头苦读,他的生存能力简直比现代的林泽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现在林泽继承他的记忆,本来就紧绷的神经更是雪上加霜。
  以目前现代和古代的林泽所掌握的能力,在这战乱灾荒中生存的可能性低到可怕。
  现在林泽有种明天要期末考试,全部的专业书都是新开的紧迫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