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胤禛出京以来一直使用着,作为文人墨客,对于
墨锭总有收藏之癖,更遑论这块极为少见的药墨,偏偏明卿似乎算到了他的想法,只给他准备了这么一块墨锭,言下之意不必多说了,胤禛虽然有些惋惜,也不想驳了她的心意。
正是方才,他遽然想来这药墨之中的二十二味药材,其中正有一味麝香。
化作墨汁写字,虽然药性不强,可要是明卿太珍视他的墨笔,时时不愿离身,这难免有伤身子的。
有了这股子念头,胤禛发现自己又漏算了一件事情,万一有人从墨锭这样不起眼,又时常使用的物品下手,当真是让人防不慎防!
不行不行,他还是要早些回去才是!
“爷,奴才回来了。”苏培盛额头上冒着汗,气喘吁吁抱着一块寻常墨锭回来了,他还贴心地取来了一套文房四宝,谁知道主子用不用得着呢!
胤禛紧紧蹙着的眉头还没松开,看了一眼他怀里的东西,随后闭上双眼,良久才又睁开眼睛。
“不必了,你下去吧。”
苏培盛还没缓过气来,乍然听见这话,心里头那叫一个拔凉拔凉的。
主子这是怎么了?不写回信给福晋吗?
他曾经听过妇人有了身孕,性情就会改变,一些温柔敦厚的夫人,怀了孩子,脾气喜怒无常,尖酸刻薄,极为吓人。
苏培盛万万没想到,福晋怀了孩子,第一个性情变得无常不可捉摸的人会是自己的主子!他想起之前的志得意满,都想扇自己一个巴掌了。七七八八什么?主子的心,比老天爷刮风下雨还要难猜!
“主子,奴才伺候您歇息?”
胤禛摇了摇头,走到帐篷边,掀开帘子,遥望着
漆黑的夜空,零零散散的几颗星辰,格外孤寂。
福晋,我好想你。
……
大战得胜的消息刚刚传回京城,紧接而来的是康熙爷患了痢疾,病势危机,已经昏迷不醒了。
第69章 康熙病危
康熙爷病危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严重,皇帐终日重兵把守,连大皇子胤褆也不能入内。
大皇子胤褆在皇帐外头威吓强闯,闹了不过半日,就被抚远大将军董鄂费扬古亲手擒住,以扰皇上养病的缘由,软禁于皇子帐内,奈何他如何气急败坏,也别无他法。
手握兵权的大阿哥被看押着,少了一个大威胁,索额图又从御医口中得知,康熙爷确实重病在身,病势危机,恐难熬过此劫,不敢拖延,接连发了好几封密信,请皇太子胤礽控制京中局势,命九门提督凯音布实行宵禁,各府如有异动,直接缉拿封府,为登基做好万全准备。
这些密信,先是在康熙爷的皇帐里呆了一宿,才又往京城送去。
“皇上,您的龙体还未康复,还是多歇一歇吧。”梁九功端着药碗,小声劝慰道。
太子也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这天下迟早也是他的,如何就这么急不可耐呢?成天让索额图窥探着皇帐里的事情,皇上病危,非但没有关切之色,反倒是急着和党羽谋划登基之事,这一回儿可真是伤了皇上的心。
“朕早些儿死了,他们一个个才是真的如愿了!”康熙爷拍着桌子,心底的愤懑无处宣泄,脸色愈发难看。
他是真的病了,病倒如山来,在第一夜就险先没有熬过去,好在老四的药墨,才缓过劲来。如今儿只需细细调理,就能痊愈。外头众说纷纭,一个个伸长脖子翘首以待的样子,让他不能不在意。然而试探的结果却令他的心越来越沉冷,在看见索额图的密信之后,心中更是生了动摇之意。
还要继续吗?这样下去,只怕他们父子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慈父和明君之争,胜负很明了,然而内心的煎熬却不能无视,难过的情绪也影响着病情。
康熙爷双手无力地撑着桌子,身子颤颤巍巍的,这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衰老,他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是他明白的,眼下还不能止步,还有好多事情他必须要完成。
“皇上,您这么说,可是要寒了四阿哥的孝心了,这么多的皇子皇女,若是能交换,多得是宁愿自己染病,也盼着您安康的!”
梁九功自然是知道太子在康熙爷心里的地位,可惜太子不争气,他只能多提提其他人,至少能给康熙爷一点儿安慰。
不然,皇上就太可怜了。
康熙爷一怔,目光移向桌上的墨锭,陷入深思。
老四把药墨送来时,他已经精神恍惚,御医黔驴技穷,所有的办法试了一次,却都没有奏效。他们不过是抱着一试的想法,没想到正好对症下药了,这块儿药墨也留了下来。
听老四说,这是他媳妇准备的,给让他西征路上防身使用。许是自己精神头不好,又睡不着,老四就一直坐在脚床上,跟他说着夫妻俩的家常事,他睡着了,老四就靠在床边守着,半夜伺候着他起夜喝水。
“嗯,朕还是有很多孝顺的孩子,老四是个极好的。”
康熙爷有了话家常的心情,梁九功自然是要多开些话匣子,以讨主子欢心了。
“四阿哥重孝,这点儿是随您了,奴才没听错的话,是说四福晋有孕了?”
康熙爷点点头,脸色也有了些许红润。皇家开枝散叶,他自是高兴的,这次能度过难关,也多亏老四媳妇的一颗敬爱夫君之心,眼下对明卿更是满意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