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宜嫔现在可真是老老实实的半点不敢闹事了。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没有了。
  九阿哥亲近瑶令,她一个字都不说,甚至叫她照顾十阿哥,她也尽心尽力的照顾着。
  要说佟佳氏的事情只是给后宫众人敲响警钟,那么钮祜禄氏的事情,就是给后宫众人看了一场猴子被杀了的戏码,这一下,谁还敢作妖呢?
  十阿哥病了两个月,才慢慢的在哥哥姐姐们的细心爱护下慢慢的好起来,身体上的健康恢复的比较慢,心理上的创伤就恢复的更慢了。
  但是没有关系,瑶令相信,时间总是会抚平伤口的,会让十阿哥慢慢的成长起来的。
  哪怕是成长的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大福晋给大阿哥又添了个小格格,大阿哥都有两个女儿了。
  惠妃如今也变了,总是将大阿哥的大格格接到她宫里去住两天,孙女在身边陪着,惠妃的精神头都好了许多。
  再也不说什么大福晋一定要生儿子的话了。也不再插手大福晋和大阿哥之间的事情了,就连大阿哥说的,这两年都不要侧福晋,也不要侍妾的话,惠妃都说好,都听大阿哥的。
  宫里的人人似乎都在变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没了讨厌的不知足的人搅和,人人都说年节要热闹,六公主大年初一的生日也一定要更热闹。
  这生日还没开始,六公主这里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收到礼物了。
  六公主收了礼物就开始回礼,这小小的人儿满宫跑,有时候瑶令都不知道她脚快跑到哪里去了,还要问了人才知道她去了哪里。
  瑶令这些年不下厨的,十阿哥生病那会儿,倒是破例了,就为了十阿哥能多吃一口,她下厨做了好多好吃的给十阿哥吃。
  如今十阿哥的病快好了,瑶令仿佛又找到了做东西的乐趣,也不管康熙的禁令,挑了上好的腊八宝熬了香香甜甜的粥出来,亲自给在乾清宫的康熙送去了。
  还没走进去,就听见康熙在那儿问:“你这几日入夜,总在太子府门口来回晃悠什么?朕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是不是?”
  瑶令也不知道谁在这里,幸而带过来的粥管够,倒是可以一起分享的。
  但是听这个语气,还是实在猜不出说的是谁。
  等进来了一瞧,大阿哥就站在那儿呢。
  康熙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要不是守门的侍卫认识你,早就把你当作刺客抓起来了。还有费扬阿,巡防的时候也说看见你了。你说你不好好办差,跑去太子府做什么?”
  大阿哥给瑶令行礼问安,等瑶令坐下后,大阿哥才道:“快要过年了,太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什么?”康熙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早瞧见瑶令提进来的食盒了,也闻到了八宝粥的味道,这么香,定是皇贵妃亲自做的,康熙都饿了,还想着给儿子也来一碗。
  听见这话,眼睛一瞪:“太子就在府里养病。太子的病还没好,就不进宫了。什么回来不回来的。”
  大阿哥道:“汗阿玛这话糊弄别人还成。儿臣是不信的。”
  “当初从西北回来,儿臣就随侍在汗阿玛身边的。汗阿玛在乌兰布通的部署不是都告诉儿臣了吗?说太子生病,儿臣不信。儿臣知道,太子是不高兴了,汗阿玛放太子出去散心,可是这都过年了,太子也不回来么?”
  “就算不能明面上回来,暗地里回来瞧一眼咱们这些人,也不成么?弟弟们都是很想念太子的。”
  大阿哥很是不好意思,但还是道,“儿臣,儿臣也想见见太子。”
  到底是一起长大的兄弟,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况且宫里的风云变幻太多了,经历了这么许多的事情,大阿哥想,其他的又有什么要紧的。
  太子这跟自我放逐似的。他也担心太子在外好不好。
  第125章 蒙古
  康熙看向大阿哥:“你把事情同你弟弟们说了?”
  “儿臣没说。就是几个小的总是念叨,说想念太子哥哥。求着儿臣说要去探望,儿臣又不能应。”
  康熙不给大阿哥吃粥,大阿哥也饿了,就自个儿拿了瓷碗盛粥,皇贵妃这两年的手艺越发的好了,大阿哥才不想错过。
  大阿哥又问:“汗阿玛,太子什么时候回来?”
  康熙这会儿就糊弄不下去了。
  康熙道:“他信上没说。但这会儿人在江南呢,大概是不会回来的。”
  其实太子出门,真的是一封信都没打算给康熙写的。
  太子带着阿古金往江南去,心里是还记挂着战船,但他微服过去,人家也不会给他看战船,太子也不想表明身份。
  干脆就只当散心游玩之旅,将从前没有感受过的江南风土人情再好好的感受感受。
  微服过去看见的,和先前南巡看见的感受到了肯定是不一样的。
  太子纯粹就是想气一气康熙,难得写了封书信回来,就几个字。
  ——江南甚好。比南巡时好。
  这言外之意可多了。但康熙一点儿也不生气,儿子玩得高兴就好。但看这封信就知道,太子还没消气,在江南乐不思蜀,大概是不会回来的。
  瑶令见他们父子俩吃得还挺开心的,就笑道:“大阿哥不知道,太子走的时候,皇上说的是,给太子三五年的时间,又或者七八年的时间都是可以的。若是这么说,这四五年里头,太子过年都是不会回来的。就别说过年了,四时八节都没这个踪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