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88章 宠爱
  太子府的住址是康熙亲自选定的。
  就是外头离着紫禁城很近的街上,是前朝王爷的府邸。原本就是在内务府手上的,只是常年没人住着,也没打算赏赐出去,这宅子里头就有些荒废了。
  康熙将府邸挑出来,令内务府重新修建。将里头不符合规制的东西都撤掉,重新规划成四四方方的适合太子居住的府邸。
  太子府比英亲王府还要离宫城更近些。这也是表示了康熙对太子的恩宠始终如旧。
  太子搬出毓庆宫,又建太子府于宫外居住。在朝中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一则是康熙直接下旨,众臣没有置喙的余地。
  二则也是太子的声望在满汉大臣中逐渐升高,所以支持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太子是正经该住在太子府的。
  至于八旗勋贵之中,早年不愿意康熙立太子的一拨人,瞧见康熙还是这样荣宠太子,当然心里是不乐意的。
  私底下少不了嘀咕,可这样的不乐意在大势所趋面前,压根没用。
  康熙亲自盯着,内务府加紧督建,到了八月里,太子府就建成了。
  康熙想让太子高高兴兴的过节,便叫内务府抓紧,终于是让太子在中秋节前搬到了太子府去。
  从前太子住在毓庆宫时,身边的事务都是康熙一手安排好的,早年所设立的专门为太子服务的詹事府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很大的作用。
  如今太子搬到太子府去了,康熙也给了太子一定的自由和权力,内务府安排的是太子的起居生活。
  太子的学业还是康熙安排的,但太子府的事务,则交由詹事府打理。如无大事,宫里并不过问,只需要定期汇报康熙知道即可。
  太子还是本朝头一个没有成婚就在宫外建府并拥有相对自主权力的皇子,这可把还在宫里住着的皇子阿哥们羡慕坏了。
  要不是宫里有规矩,几个小阿哥巴不得去太子府住几日不回来了。
  太子住进太子府的新鲜,一下子就把大阿哥在地动之时为康熙和嘉妃在百姓中的激动演讲的风头给盖过去了。
  “本宫想着,宫里也是好久没有热闹过了。不如将十一阿哥的生辰宴和中秋的团圆宴合起来办。”
  端午的时候没有办大宴,宫里规规矩矩的就过了这个节。
  这会儿太皇太后的离开半年过去,这人总是要往前走的。
  康熙讲今年中秋可以办大宴。
  钮祜禄氏带着瑶令惠嫔荣嫔宜嫔几个在太后的宁寿宫商议宴席如何办的时候,就把这事儿提出来了。
  钮祜禄氏笑道:“十一阿哥今年的生辰可是周岁,这是不同寻常的,该是要大办的。咱们也讲究个抓周。提前办了不妥当,推后办了可显得对小阿哥不重视。所以本宫就想着,一起办了才好,这样热热闹闹的,皇上瞧着一定会高兴的。”
  自那会儿太后表现出对钮祜禄氏贵妃身份的维护,钮祜禄氏就往宁寿宫去的很勤快。
  太后对钮祜禄氏的到来也表示很欢迎。
  太皇太后在的时候,宫里并没有定期请安的说法。
  太后言说不敢和太皇太后比肩,况且宫中没有皇后,也不必定期向她请安。
  可是钮祜禄氏带头往宁寿宫跑,跑了没几天宜嫔也跟着去,惠嫔也跟着去。
  这下就没办法了。瑶令和荣嫔也只得跟着来。
  就这么形成了七八天就要给太后定期请安的不成文的规矩。
  钮祜禄氏还很喜欢在太后跟前议事,让太后有参与感,这是尊重长辈不冷落太后的意思,太后当然是很高兴的。
  但太后也有分寸,知道康熙的旨意是让钮祜禄氏和嘉妃同理六宫,太后不会插手,就是听着乐呵。
  这回商量宫里热闹的事,钮祜禄氏要讨好太后,当然在太后跟前议论商议了。
  钮祜禄氏笑着看向瑶令:“嘉妃觉得呢?”
  瑶令道:“十一阿哥还小,这么丁点的小人,过生日也不必这样劳师动众的。臣妾觉得不必动大宴,只之后办个小宴就成了。”
  钮祜禄氏这笑脸人一出来,瑶令就觉得不妥。
  十一阿哥的抓周大办,那岂不是喧宾夺主了?
  太后却道:“哀家也觉得应当大办。这是皇上最小的孩子,十一阿哥生得好,宫里从上到下都喜欢,他的生辰怎么就不能大办了?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个节多好。”
  钮祜禄氏笑道:“还真是巧了。要不然说太后和皇上母子连心呢。臣妾将这事儿与皇上提了提,皇上也是这样说的。皇上说十一阿哥生在中秋,正是意在团圆,不必分开办宴,合在一起办是最好的。宫里过中秋,可不能忘了十一阿哥的生辰。”
  钮祜禄氏笑吟吟看向瑶令,“这会儿十一阿哥是还小,可还是孩子长大了,知道自个儿的亲额娘不给大办周岁,福煊可是要怨妹妹的哦。”
  阿哥们都从胤,唯独十一阿哥是另取的名字。
  不过向来都是排行相称,很少这么叫名字的。钮祜禄氏将十一阿哥的名字喊出来,周围四下忽的就是一静。
  康熙都同意了。钮祜禄氏不与任何人说直接到康熙跟前提议,连瑶令都不知道,看样子太后是知情的,瑶令想,这是他们商量好了的。
  瑶令微微一笑:“好啊。那就办吧。我也不想福煊长大了怨我。”
  风光大办就大办,到时候谁心里酸死了谁自己知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