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五阿哥如今也常和兄弟们往宫外跑马,和京中的勋贵子弟们有来往,和宗室子弟们也有往来,他听见的话可多了。
可以说,他比宜嫔更知道郭络罗家中如今是个什么境况。
宜嫔兄弟五个,只有长兄是副都统,其余两个是佐领,余下的就不足为比了。
宜嫔的家势出身其实比不上勋贵大族,能说那些话完全是妒忌的,但也是羡慕的,偏偏就是兄弟几个都没人家有出息。
五阿哥是劝宜嫔,争不过就不要争了。
和和气气的过日子不好么?
没瞧见非要碾压嘉嫔娘娘的佟佳氏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么?
五阿哥实在不愿自己额娘和舅舅族中闹起来,甚至要步佟佳氏的后尘。
早年有些事儿,那是汗阿玛尚未追究,若是认真追究,额娘怎么承担得起?
此时收手,自然是最好的。
他已是直言相劝,奈何瞧额娘眸中瞬间冷却下来的光芒,五阿哥就知道,他这话是白说了。
也罢。他是在太后跟前长大的,太后将他当作亲孙子一般看待,事事顺着他依着他,嘉嫔娘娘也一直给予他额娘般的温暖与关怀。还有太子哥哥与兄弟们,也都待他是很好的,兄弟手足之爱,他也是拥有的。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缺失了什么,如果自己的亲额娘一定不听劝,他也帮不上什么的。
额娘当年已经做了选择,他也总是要做选择的。
但有他在,额娘总不至于落得佟佳氏那样的境地。
还有小九,绝不能似六阿哥一样长歪了。
宜嫔望着五阿哥离去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这个儿子,算是她白生了。
还真是生下来,就送给别人了。要都要不回来的。
还好她还有九阿哥,九阿哥还小,对嘉嫔不亲近,嘉嫔就绝抢不走她的小儿子。
-
瑶令距离产期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就住到产房里去了。
总不能到了临产的时候再住进去,那样太匆忙,产房也没有人气儿,什么都不好,反而不能安心的生产。
瑶令这个年纪生孩子是正好的时候,既不会太小还没有发.育完全,也不会因为年纪大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太医都说她身体康健,怀相很好,孩子也成长的很好。
瑶令也是盼着能顺利生产的。
这个时代生孩子,那是不健康的坐完月子,都不敢说自己完成了生孩子的一系列的流程的。
自她搬到产房后,康熙就不能与她同.寝了。
康熙那边政务繁忙,这里她又不能相陪,瑶令是想着能让康熙舒坦些,就不必总是来长春宫留夜了。
瑶令如今是知道的,她这里都要临产了,叫康熙这时候在后宫找个人来宠幸,他是一点儿没这个心思的。
更别说这事儿带来的全是坏处没有好处,康熙就不可能干这样的事。
她就是心疼他这三个月来总是睡的不好。
“你就别惦记朕了。”
康熙说,“朕不来长春宫安歇。朕也睡不好。”
实在是康熙已经习惯了每夜陪在瑶令身边的日子了。
便是这丫头怀孕夜里总是睡不好,一晚上要起夜几回,康熙也习惯了。
现在叫他一个人再回乾清宫那宽大的床榻上睡觉,他也不能安心。
还是得待在长春宫里,虽然不能在一起,但知道小丫头就在身边,而那个小小的孩子过些时日就会生下来,会叫小丫头额娘,会叫他阿玛。
只要一想到这个,康熙就从心眼里感到高兴。
明明也不是第一次做阿玛了,却偏偏对这个孩子期待的不得了。
只要一想到他和小丫头有了自个儿的亲生骨肉,康熙身心都涌动起无穷的力量,好像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都三十有二的人了,头一次体会到,原来和心爱的女人有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感觉。
他不想回乾清宫,偏要来长春宫睡着,如今太皇太后不管这些事,阖宫上下便是有人心里有怨言,这时候也是无能为力,谁能左右帝王的行踪呢?
康熙这样着意她,瑶令说过一回就不说了。
叫他望着自己有孕生产的过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好像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不是什么皇帝与嫔妃,而是民间普通寻常的夫妻。
东北战事稍歇,康熙令费扬阿回京述职。
明面上是述职,实际上是想要费扬阿赶在瑶令生产之时回来,好奉旨进宫来参加这孩子的洗三。
小丫头有孕时,未叫瓜尔佳氏进宫陪伴。
康熙心里一直记着呢,也知道小丫头的顾虑是什么。
因此,在晋费扬阿为安北将军时,就册了瓜尔佳氏诰命的身份,博敦也兼内务府总管职。
如此一来,瓜尔佳氏进宫也就不会见人便要跪拜了。
这一家人齐齐整整的进宫来,也是有些地位的,不会再被那些人说嘴。
康熙已然想好了,若是个公主也不怕,照旧能给小丫头晋封。
要是个公主,那公主的洗三宴便会办的更盛大些。作为嘉嫔的娘家,肯定都要齐齐整整的进宫来的。
费扬阿的媳妇李佳氏也是将军夫人了。将来自有费扬阿给她挣身份诰命回去。从一品的将军夫人,如此也不差什么的。
这两年总也没有叫小丫头见一见家里人,康熙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着瑶令顺利生产了,再给她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