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瑶令当然听话,她这是头回有孕,还不知道自己会如何,眼下瞧着是一切都好只是嗜睡,可过后谁知道还会有什么症状呢?
两个太医那里都已经预备起来了。
趁着现在还能与山下往来,是要多备一些食材的,瑶令也不能胡乱吃药,可若是有了什么孕期的症状,也是需要外用的药材来缓解的。
他们先前出门,什么都想到了,只是这方面的药材需要新鲜的,所备不多,因此需要侍卫带着药方下山去买些回来。
跟着伺候的人都知道瑶令有孕的事,自然是比从前更加的小心谨慎。
虽还不到三个月,但瑶令的身体一向很好,这孩子也很康健,太医说是能够平安过到三个月的。
瑶令在给康熙的信中便写了此事报喜。
这沿途都在下大雪,估摸着信到了京城少说也要十来天的时间,等那时候,瑶令也就差不多三个月了。
瑶令的怀相倒是很好,可这孩子是个闹腾的。
天天犯困在屋里睡了十来天,人人都以为嘉嫔娘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个文文静静的,结果刚要三个月的时候,这犯困倒是好些了,孕吐又找上门来了。
瑶令的反应比寻常孕妇更强烈些。
吃什么吐什么,什么都吃不下去,只能一点点的喝一些白粥,眼瞧着小脸几天就瘦尖了。
太皇太后也跟着发愁:“这可怎么好?”
瑶令怕太皇太后也难受,便道:“老祖宗别这样上心。有孕在身都是这样过来的。老祖宗就别总是同嫔妾一道用膳了。嫔妾这样也吃不下什么,没得叫老祖宗看了心里难受。”
瑶令叫开窗一点,屋子散散味。
太皇太后就在屋里,瑶令则出去到廊下站一站,看看外头的风雪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她如今有了身孕,在屋里待久了也不舒服。
这孩子还这么小,就着实是闹腾人。
太皇太后在屋里道:“现如今这样,再回去怕是也不成了。”
苏麻喇姑道:“主子,在山上可比在宫里安稳。如今宫中正闹着,咱们的人动作大了,宫里有人不依。嘉嫔娘娘有孕,这时候要回去了,实在不妥当。”
太皇太后道:“从前是想她有孕,如今瞧见她有孕了,又这样磨人,心里偏偏又心疼这孩子。”
“原本想着,到山下民中住着,或许比山上更安稳些。现在想一想,还是不妥当。若是遇上有歹心的人,那就是人祸。现在这个时候,连地方驻军都是不敢轻信的。在山上都是自己人,反而妥当。若果真不成了,也就只有下山一条路了。”
苏麻喇姑笑道:“主子这是关心则乱。”
苏麻喇姑道:“这会儿下山,这么大的风雪,主子自个儿都是不成的。再有若是大雪封山了被困在山里,那可真是进退不得了。不若先在山上安稳住着。”
“大雪封山至迟二十来日,咱们囤的东西足够吃用两个月的,其余一应东西都是齐全的。等到冰雪融化的时候,奴才就带着侍卫下山去,替主子和嘉嫔娘娘打点民居,寻一处好地方,然后再来接主子和嘉嫔娘娘下山住着。”
“等天寒消融的时候,咱们就是时候回京了。那时节嘉嫔娘娘也有四五个月了,想来妥当安稳,主子也是康健的,才是正好。”
瑶令到底年轻,身上又有底子,自己顾念自己的身体,不吐的时候就照着太医所说的保养。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却禁不住这样熬,瑶令便同苏麻喇姑一起,哄着太皇太后多休息,不必担心她,在太皇太后跟前不舒服的时候,瑶令也忍着,只等着太皇太后走了,才忙不迭的去吐。
又过两日,大雪封山,山上的人出不去,山下的人上不来。
康熙的书信倒是在封山前送上来了。
瑶令将这鼓鼓囊囊的信拆开,也不知道里头有些什么东西,倒是很厚很厚的。
结果叮叮当当的先从里头掉出来一些小玩意儿。
窑塑的小老虎小狐狸,小小的水晶球,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迎枕,上头绣的仿佛是个很抽象的大老虎。
有卡片掉出来,上头写满了字。
——娘娘好不好呀?
——太子哥哥说,娘娘有小宝宝啦?
——我希望是个小阿哥!我最喜欢弟弟了!
——娘娘,礼物喜欢吗?
……
是四阿哥五阿哥还有七阿哥的笔迹。
另有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各给她的一封书信。
太子的多一点,大阿哥的字稍微少一点,三阿哥信上的字笔走龙蛇的几乎狂放到了难以辨认的地步。
康熙的信是最厚的,字也是最多的。
——瑶令卿卿如晤。
就看了这么几个字,瑶令捧着康熙的书信,望着眼前丰富多彩的心意,忽而心中涩然,眼眶一酸,视线顿时模糊。
她想家了。
第69章 困境
这孩子大概天生是个磨人精。
好不容易不总是吐了,只要不闻到过重的油腥味,瑶令就还能吃下些东西。
眼瞧着肚子也有那么一点点显怀了,但瑶令的精神突然又十分好起来。
跟从前那个嗜睡的嘉嫔娘娘判若两人。
而且不怎么吐了之后,瑶令的胃口倒是一日比一日好了。
“幸而是叫张成跟着来了。”
紫月庆幸道,“先前为着主子吃不下的事,张成心里就发愁,如今费尽了心思做出来的,主子爱吃些,张成总算能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