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宝钗还让黛玉用银铫子,倘若真吃出了问题。燕窝是用银锅熬的,就彻底摘除了燕窝的问题了。
  温恪见黛玉反而在安慰她,心道,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所以,妙玉看到黛玉便见仙气,见薛宝钗如见雪窟。路是人选的,好坏终见分晓。
  胤祥带着随从往小茶肆而来。他听说黛玉咳疾犯了,虽已吃了药,还是寻了上好的枇杷干、雪梨干。
  茜雪和金钏儿将其分出一些煮了果茶,满室飘香。
  不出几日,黛玉的咳嗽就渐渐止住了。此时已是春暖花开,万物生发。
  第44章 黛玉回扬州(1)二更
  妙玉将来要当十福晋的事,虽然还有一年,没有抬在明面上。但是荣府流言四起。更奇的是,还夹带上了黛玉。
  黛玉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窃窃私语。
  “听说林姑娘跟她皇贵妃姑姑的养子走得很近。”
  “是哪位啊?”
  “就是当年那位让周瑞家的开大门,迎林姑娘的那位阿哥爷。”
  “噢,我知道了,就是温恪公主的兄长,十三阿哥。”
  妙玉的事被知道了不打紧,因为她都被接回去还俗了,自然会有个说法,况她翻年就要成十福晋,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黛玉还有两年才及笄,把黛玉的消息放出去,夹在一起说的人才是居心叵测。不消说,平日里她碍着谁的路了,谁便是背后生事的人。
  这事儿传着传着,就飘到贾母耳朵里去了。
  贾母握着黛玉的手,将她拉到身边问:“玉儿,外边说你跟宫里走得很近,是不是真的?”因为黛玉没有及笄,有些话,贾母不能直接问。但黛玉是个聪明孩子,到底在问什么,她应该是清楚的。
  黛玉垂眸,外祖母分明是在问她跟十三阿哥的事,念她没有及笄,不能直接开口,便称的是“宫里”。她就是和十三阿哥走得很近了,黛玉默认。
  贾母顿了顿,“玉儿,外祖母还有句话想讲,但嫌早,一直没有讲。现在也不得不问你的意思了。你将来是想留外祖母身边,还是去那宫里头寻皇贵妃姑姑?”
  黛玉知道外祖母想问她什么,留在外祖母身边,就是在问要不要嫁给贾宝玉;去宫里头寻姑姑,是在问她是否想嫁给阿哥爷。黛玉知道外祖母疼她,先听她的想法,再做打算。
  黛玉压根就不喜欢那贾宝玉,将来她出嫁了,也不会在荣国府呢。黛玉把头搁在贾母的膝上,真诚而委婉地告诉她:“外祖母,玉儿想将您一块儿接出去。”
  贾母笑道:“你外祖母在这府里都过了一辈子了。”贾母已经知道了黛玉的想法了,若黛玉也是中意宝玉的,会说玉儿想一辈子陪外祖母,这样祖孙二人的心思就都明白了。
  贾母只是觉得好生遗憾,本来觉得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成就佳缘,可以皆承欢自己膝下,亲上加亲。但是黛玉有她自己的选择,贾母也不再过多干涉她。不过,就算黛玉不中意宝玉,贾母也不得让薛宝钗做未来的宝二奶奶的。因为那宝丫头是太无情了。
  不过,就算黛玉跟十三阿哥情投意合,贾母也容不得人在自己外孙女出嫁前诋毁她。
  一番追查下来,谣言的源头定到两个粗使的婆子身上。那两个婆子似乎得了人不少好处,咬住了不说背后指使之人。贾母敲山震虎,将两个婆子撵到庄子上干苦力活去了。
  年末,荣府里又来了好几位姑娘,有邢夫人兄嫂的女儿邢岫烟,李纨寡婶带的两个女儿李纹和李绮,还有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另外,一起来的还有薛宝钗的堂弟薛蝌。
  这几个姑娘中,邢岫烟温厚可疼,李纹和李绮也端庄有礼,最出彩的,当数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那薛蝌也生得是一表人才。
  宝玉直对袭人、麝月、晴雯道:“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谁知道叔伯兄弟薛蝌,形容举止又是另一样了。你们成日说宝姐姐是绝色人物,你们瞧瞧她这大妹子,还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然后直呼,“老天!老天!可知我井底之蛙……”
  晴雯还跑去看,回来直赞那四个姑娘跟水葱似的。
  贾母想留黛玉的心思黄了,薛宝钗她又瞧不上。这会子来了四个姑娘,贾母看中了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可偏生那薛宝琴已经定了亲,许配的是都中梅翰林之子。于是,贾家、薛家都下了个台阶,让王夫人认薛宝琴做了干女儿。
  宝玉本以为贾母那般疼宝琴,黛玉会不自在,还跑去巴巴地跟她玩。谁知,黛玉竟跟宝琴要好得很,还管宝琴喊妹妹。
  宝玉顿生失落,闷闷不乐,便又动了心思,找黛玉聊《西厢记》。原来,黛玉在螃蟹宴那天作的诗,无意暴露自己熟读了《西厢记》,不但被宝钗发现了,宝玉也发现了。
  那贾宝玉喜欢跟人反着来,需要科考的《四书五经》,要他爹拿着板子抽他才去看,不让看的话本子,他倒背如流。
  宝玉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如今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
  本念及府里来了客人,黛玉近日对宝玉礼让了些,没想到他又上杆子了。府里刚闹黛玉跟十三阿哥的流言那会儿,宝玉还哭闹了来着,这会子流言没了,宝玉又来缠黛玉了。
  黛玉默了默,喊了一声:“雪雁,放二郎神。”
  那“二郎神”已经长成了一只半人高的猎犬。宝玉听其名,便吓得一溜烟地跑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