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黛玉跟着自己的二舅母王夫人,以及二舅母身边的嬷嬷丫鬟们,穿着迂曲的回廊。那回廊上挂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鸟儿,有鹦鹉、画眉等。
难怪父亲说,外祖家是国公府门第,其建筑、装饰的讲究程度,自不跟外边相同。
黛玉小心翼翼地走着,唯恐行差踏错半步。
那王夫人试探着问:“今儿十三阿哥怎么是一起来的?”
黛玉思索片刻,便道:“想是贵妃姑姑接到了父亲的信,让十三阿哥来接我一程吧。”黛玉知道自古都有“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更何况是皇宫了。如果贵妃姑姑可以出宫,她一定会来见她的。
王夫人一听到林贵妃的名号,浑身便不自在了。这些年,她没少打点人求见林贵妃,想让其看在亲戚的份儿上,给她家元春谋个前程。那贾元春在四阿哥府里两三年了,还无宠无份的。谁知,那林贵妃竟然以“宫内宫外不相授受”,给断然拒绝了。
还是后来王夫人的娘家兄长王子腾升了九省都点检。王家走了佟家的门路,靠佟贵妃才封了贝勒府的侧夫人。据说不久前四阿哥把侧夫人的名与实都给了贾元春。贾家和王家这才安了个心,元春的地位是坐稳了,若再生个小贝子,就更好了。
王夫人轻嗽一声“是的吧”,便将林贵妃有关的事一笔带过了。
黛玉不知这些大人间发生的事情,但她十分聪明,看到王夫人神色不对劲,便也不再多说,只乖乖跟其去见外祖母。
贾母一看到黛玉,便想起她已故的女儿贾敏,抱着黛玉“心肝儿肉”地喊着,哭个不止。
黛玉触景伤情,也跟着贾母哭了起来。
众人劝解后,黛玉拜过外祖母,见过大舅贾赦之妻邢夫人,早逝的表哥贾珠之妻李纨,又见过贾府的三个姐妹,迎春、探春、惜春。
贾母跟黛玉叙话,问了贾敏从得病到发丧的经过。黛玉一一答之。祖孙二人又哭了一场。
众人见黛玉有着超越年龄的不凡谈吐,但身体面庞怯弱不甚,便问其是不是有不足之症,可曾服药。
黛玉道:“三岁时,有个癞头和尚说要我出家,方能化解。我父母不从,他便说,我这生总不许见哭声。后来吃了一阵人参养荣丸。贵妃姑姑回来后说,她的就是放宽心好好吃喝,不拿自己当病人,不足之症反而自己就好了。”
说着黛玉便想起,自己和十三阿哥,还有温恪公主,敦静小公主在扬州家中一起玩的那段日子,竟是欢笑最多,没有流过泪的一段难忘时光。
贾母听黛玉吃过人参养荣丸,便执意要给她配丸药。那丸药虽不能治根本,但是黛玉从此举看出,外祖母是很疼她的。
闻声而来一位艳丽的妇人,那人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贾母道介绍:“这是个泼皮破落户,只管叫她称‘凤辣子’好了。”众人补充道,“这是琏嫂子。”
原来这就是贾琏的妻子啊。黛玉想起贾琏拿着外祖的书信来扬州接她的时候,不过是在扬州停了两天,家中就有仆妇小声嘀咕,说京都来的那个琏二爷,看着挺体面的一个人,一来就去勾栏院找姑娘。
黛玉才六岁,无法从仆妇互换的古怪眼神中读出更多的信息,但是她知道,琏二爷一来扬州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黛玉对这位高调美丽的琏二嫂子表示同情。若她知道琏二爷在外做了什么,会不会还笑得这么大声。
随后,黛玉又被诸人带去参观了荣国府。
原来啊,这荣国府秩序是颠倒的。
大房贾赦一家被挤到了荣国府花园隔断的一个东边小院子里,黑漆门,里边比荣国府小得不是一截。那邢夫人也是一肚子委屈,只跟黛玉叙了两句,便又咽回去了。
而二房贾政一家居然住在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正内室“荣禧堂”。里边摆设一应奢华。
王夫人还假惺惺地要将东边的主位让给黛玉坐。林家家教分明,东为首,东边是主人位,肯定是贾政的座位。黛玉自然不肯坐,若今儿信了她的坐东座了,可不给人笑话。黛玉存了个心,王夫人这个人比那捏的泥人还要假。
黛玉感叹了一声,这么颠三倒四的荣国府,她怎么可能来过呢?就是做梦也梦不到这么奇的家庭。二房竟然把大房挤到小角落,在西南角盖房子给老太太住。在林家,西南角可是养活禽的小角落啊。
王夫人还说,她有个孽根祸胎,是这个家里的混世魔王,现在庙里还愿去了,要她不要采他。还大说一通他如何的顽劣。
黛玉知道王夫人说的,就是荣国府那位大名鼎鼎衔玉而生的贾宝玉了。
王夫人虽句句在贬宝玉,但神气分明就像在炫耀。
黛玉心想,不采就不采,就是甑宝玉她都不采,更何况是这位素未见过的贾宝玉呢。
待饭后,传说中的贾宝玉终于回来了。
黛玉这一看不得了。为什么那贾宝玉这般熟悉,明明是第一次见面,仿佛跟他从小一块长大那般的熟悉。看到他时,黛玉只觉得眼睛一阵酸涩,竟是想流泪的感觉。
黛玉一时间混乱了。她定了定神,三岁时给她看病的癞头和尚说了,她不能够哭的。
她要想转移注意,去想不会让她哭的事情。眼前浮现的竟是一袭长衫,和那人温柔地唤她,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