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仁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相视一看。仁宪皇太后便道:“那就喊传教士来看看也行。”
法国传教士宏若翰看过玄烨的病情后,果断地说:“皇上是得了疟疾,在下这里有金鸡纳霜,可以治疗疟疾。”
林苑记得她曾经整理过的笔记中,就有金鸡纳霜。
金鸡纳霜是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而成的,是治疗疟疾的良药。
看来,这一步,林苑是走对了。
“那赶紧给皇帝用上。”仁宪皇太后忙命道。
皇太后发了懿旨,玄烨也用上了金鸡纳霜。
用药后,眼看着玄烨的体温看着就退了,人也清楚了。
他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守在他枕边打盹的林苑。他轻轻地唤了一声“苑儿”。
玄烨退热的过程一直在出虚汗,林苑在其身边守了一夜。他的轻声呼唤,她没有听到。
一旁守着的梁九功,闻声前来搀扶玄烨。两人的动作这会儿让林苑醒了过来。
“皇上。”林苑见皇上精神好多了,欣喜地道。
玄烨用指背刮了刮林苑的脸,“朕好多了,倒是爱妃辛苦了。”他看到林苑脸上的憔悴,心生怜惜。但那份憔悴却丝毫不减她的美貌,更让人我见犹怜。
此时,守在玄烨身边的人里,除了梁九功等玄烨自己的人,还有仁宪皇太后派来伺候皇上的人。
仁宪皇太后老早就听到后宫放出的风,说皇上独宠林贵妃。仁宪皇太后多年不大管后宫之事,平时也就听听而已。
林苑在此次侍疾中的表现,给仁宪皇太后的印象尤为深刻,光是那份镇定和果决,就是后宫中有些人不具备的。此番若非她先提到西洋传教士,只怕皇上还要多受些时日的苦。就凭此,再生事者,在她这个皇太后这里,都是不允许的。
此番林苑侍疾有功,玄烨就是要让诸人看到他的宠爱,因为他马上就要更为高调地提林苑位份了。
停药后又过了好几日,玄烨自觉好转,可以出门走走,便携着林苑、温恪和小敦静在畅春园里散步。
也就是此时,胤祥心事重重地带着一封奏章来拜见皇上和林苑。
当林苑看到奏章上的林如海三个字时,心下一沉。
玄烨让胤祥带着温恪和小敦静四处走走,随后就带林苑回暖阁,将奏章读给林苑听。
数月前,贾敏就病了,本以为是场小病,她自己也不在意。扬州突来一场倒春寒,贾敏没有扛过去,人说没就没了。林老太太年事已高,在悲伤中,人也跟着去了。
这个奏折从扬州到京城,再加上皇上生病期间,是太子在监国,所有的奏折都在太子处。按以往他监国的原则,小事先解决,大事等奏报后再处理。贵妃的家事就是大事了,这个奏折,太子按例应该是暂时压下了。
现在又不知为何,这奏章被胤祥送来。
林苑来不及细想奏章的来处,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一颗一颗地往下掉。两位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都离开她了。
去年省亲时的一家温馨与和睦还历历在目。大嫂执意在厨房忙出忙进,孩子们在后院玩耍。若是回头寻根,也不是看不到端倪。大嫂她太累了,早年不孕,两个孩子来得太不容易了,大嫂便事事都想给他们最好的,能亲力亲为的,绝不假手旁人。跟胤祥的额娘静妃一个样,平时虚耗,小病没抗住,人就走了。
林苑记得,还是省亲那会儿,贾敏就病了一场,虽然吃了几天药。给她瞧病的黄太医就要她平日多休息。林苑那时也是劝。现在看来,大嫂是并没有太在意的。
玄烨将林苑揽在怀中,不断地在耳边对她道。“苑儿,你还有朕。”
是的,她还有他。她还有可以握住的那身明黄。
林苑收拾好心情后,玄烨便将已侯在门外的胤祥喊了进来。
胤祥说出了事情的始末。
昨天,他本去码头乘船,随四阿哥胤禛去江南拜访饱学之士和工匠能人。
他还未登船,便看到旁边靠岸的船上下来一道小小的熟悉的身影,竟是林妹妹。
黛玉穿着一身白衣,发髻还戴了一朵小白花。原来顾盼生辉的美目中,竟然饱含泪水。
一位颇为体面的男子,将黛玉领下船。
那人是荣国府大房的公子贾琏。胤祥因为林苑还有四阿哥跟贾府的关系,平素留意过贾府的人。他家大一些在外头有官职的或者跑事情的男丁,胤祥基本都认识。
贾琏瞧见胤祥,忙上前打了个千。“十三爷吉祥。”
胤祥对他淡淡地点了个头。这对贾琏来说,却是莫大的荣耀,十三阿哥出身高贵,若跟他走近一些,对他、对荣国府大房都是有好处的。
黛玉含着眼泪请了安。
胤祥看到含泪欲滴的黛玉,心都碎了。“这是怎么了?”
他话音刚落,黛玉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大滴大滴地掉下来。胤祥忙拿手帕递给她。
就在这时,一滴晶莹的泪滴到他手背,竟是滚烫的,一直灼到他心里。
跟着黛玉和贾琏下船的还有雪雁和王嬷嬷。
王嬷嬷红着眼睛道:“夫人和老夫人都去了。贾家的外祖来信想接黛玉到身边养。老爷想了数日,便应允了。”
王嬷嬷说罢,跟着她的小雪雁就呜呜地哭了出来。
“玉儿”胤祥哽咽了,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