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扬州这边一阵热闹,远在京都牵肠挂肚的小姑子,还盼望着消息。
  林如海在林家庭院中来回踱着步子。
  前后宜妃娘家的郭络罗氏族人,借宜妃娘娘名号,在地方作威作福,出了官司,被人给掀了出来,远在宫里的宜妃也受了牵连。林如海行事便更加谨慎了。
  古人云,一如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更莫说皇宫了。
  原则上,宫里宫外是不相问的。但是,也有胆大的嫔妃和娘家会打通太监传个话,传些个物件。
  林如海平素行事如一股清风,他自是不会做出跟宫内私相往来之事。加上林苑是他唯一的妹妹,故而言行更加谨慎。
  思索一番,林如海想了个法子,将喜讯写到了奏折里。告诉皇上,就等于告诉林苑了。
  林如海的折子到京都时,已经是元宵了。
  玄烨见到林如海的折子后,就笑了。苑儿一口一声的小侄女,变成小侄子了。
  玄烨批阅完奏折,已到亥时,捡了林如海的折子,往三希殿而去。
  年后诸事繁忙,玄烨一直都忙于政事,今夜造访,给了林苑一个惊喜。
  林苑已经落了发簪,换了舒适的衣衫,窝在暖阁炕上的小茶几边,打算吃些点心,看看书,就去睡觉。
  玄烨也不让人通报,怕她出来相迎,吹了夜风凉到了。
  其实,他进来的时候,林苑就已经听到脚步声了。不过,他不让人通传,她也只当没有听见。只是抬起的嘴角已经将她心中的欢喜,写在脸上了。
  “苑儿,看这个。”玄烨将林如海的奏折放到她面前。
  林苑一抬头,见是奏折上面写着“林如海启奏”的字样。
  她忍住心中的惊喜,娇俏地道:“臣妾不识。”她料大哥定是将家中之事写在奏折里了,想皇上帮其转述。不过,后宫不可干政,是大清开国以来的惯律。林家是清净之家,大哥言行谨慎,林苑随之,也不自己去翻看那奏折。
  玄烨心中对林氏兄妹的做法大为赞赏。前有宜妃娘家郭络罗氏族人在地方横行霸道,后有惠妃和其兄大学士明珠暗地敛财。就是平时看着不动声色者,若是去查,也肯定查得到和宫外私相授受的记录。林如海这封如家书一般的奏折,如一阵春风,吹暖了玄烨的心。
  而此时,林苑连给她看的奏折都不去看,更让玄烨感念,对她的喜爱更甚了。
  玄烨笑道:“都说家书抵万金。苑儿不想知道家里的事吗?”
  林苑似撒娇地道:“臣妾整理南怀仁先生的书稿,已经一整天了。现在眼睛正疼着,想请皇帝帮臣妾念。好不好嘛!”
  “好好好!”玄烨揽着她,将奏折的内容,在她耳边念了一遍。
  “大嫂生了!”林苑从那身明黄中坐了起来。遂又自言自语道:“诶,不对,怎么是男孩儿了?”
  玄烨笑道:“朕早就说过这胎是男孩。”
  林苑回想起昔日摸着大嫂的肚皮时,那孩儿在娘胎里都踢得那个有力。这么想着,她也便想通了。小侄侄一直就是男孩子呀。
  “皇上可真有眼力啊。”林苑道。
  见林苑脸上一时喜一时复杂的神情,玄烨笑了。这丫头是多盼着侄女啊。“小侄女儿还会有的。”
  林苑点头。这是红楼梦世界嘛,林妹妹肯定会来的。现在,林家多个哥哥也挺好。以后就不会再有人说林家没人了。
  玄烨道:“男孩儿也挺好。将来朕可要重用。”
  林苑小鸟依人般偎依在那身明黄里。“臣妾只盼侄儿将来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玄烨笑道:“林家家风好,必出仁孝忠君的栋梁。”
  玄烨又看了一会儿林苑整理的笔记,那是已故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先生留下的。南怀仁先生是玄烨的西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数学,甚至机械。
  不久前林苑说闲来无事,玄烨就将这些书稿给她了,没想到数日间,她已经将其整理得条理分明了。
  玄烨甚是欣慰,两人叙了一会儿话。红豆端来了刚刚煮好的汤圆。
  玄烨咬了一口,黑芝麻流心馅儿的,他喜欢。细细品尝一番,竟然尝出了桂花的香味,令他眼前一亮。
  第18章 巧克力(修改了一部分字词)
  三年的吃喝养生,让她如盛开的鲜花一般,更加明艳了。
  这三年里,玄烨时常带来林如海如家书般的奏折,一句一句地读给她听。
  兄长的长子叫林炎,正月初五生,和财神爷一天的生日,如今已经三岁了。小林炎身体健康,就是皮得像齐天大圣一般,能上房揭瓦。
  嫂嫂的二哥家的长子贾珠,中了进士。这句话被林如海当拉家常写到信中,想必是贾家在兄嫂那里做过不少功夫。玄烨问林苑意思,林苑只淡淡回应,臣妾只管给皇上整理书籍笔记,其余一概不懂。
  林苑记得,贾珠后来是人没有了,才有了贾家的寡嫂李纨,和留下的一个孩子贾兰。再说,兄嫂行事谨慎,林家的事都没有让她操心,她也不插手贾家的事了。
  玄烨就是喜林苑这般恬淡的性情,对她的宠爱更甚。
  就是小佟佳氏费尽心思选进来的秀女,也成了摆设。这些秀女最后都当成了普通宫女,分散到各宫各司其职。
  前朝估摸着皇上是喜欢江南美女。更有甚者在江南搜寻美人,以献之。上述行为,都受到了玄烨的严厉斥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