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闻不惯?”姜迢突然问他,“第一次杀人吗?”
  “并非第一次。”林璟虽然诧异姜迢和他说话,但还是恭敬回道,“只是没想到会流那么多得血。”这是他两世头次见到如此残酷的场景。
  “皇位之下都是累累白骨,不流血又怎么能夺取江山呢?”姜迢的话很是冷酷,让林璟在深夜里打了个寒战。
  姜迢又继续问道:“你是林海什么人?”
  被他锐利的目光盯着,林璟并不敢撒谎,简单说了自己的身世。
  姜迢有些吃惊,他本以为林璟是林氏族人,他的一言一行一点都不像贫寒之家的孩子。
  “林海是文官,怎么让你学武了?”林璟听到姜迢直呼林海的名字,心里有些不舒服。
  “我在习武上有天赋,我家老爷便没有强求,尊重我的选择。”林璟一板一眼回道。
  “那你岂不是一点都得不到林家的助力?”姜迢反问,“不用林家的人脉,可惜了。”
  林璟心中更加不悦,淡淡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气里待着一股傲气,“所以,我今日才能站在这里和国公爷您说话了。”
  若说之前姜迢是莫名想要和林璟说话,但在听了林璟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升起一股喜爱和欣赏。林璟并非说大话,他是有底气的。姜迢不讨厌自信的人,但更喜欢用实力做依仗的人。
  “姜家以武起家,若是有疑难之处,可以来国公府。”姜迢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多谢国公爷厚爱,只是我师从晏先生,且身份低微,不便登国公府。”林璟婉拒了。
  姜迢有些错愕,没想到林璟有胆子拒绝他。林璟除了因为对姜迢第一印象不好之外,更因为,如果定王继位了,晏先生、林家和姜家都有从龙之功,他原本就是晏先生的学生,跟着晏先生并无不可,但姜家却从未打过交道,若是自己去了姜国公府,会被人认为武官私下结交,帝王怕结党营私,到时候自己怕是会受牵连。
  姜迢见林璟拒绝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不悦了,便不再和林璟说话。
  片刻后,司徒渊从殿内出来,林璟还是头次见到司徒渊有些冰冷的脸庞,他见着两人并不意外,先对姜迢说道:“皇祖父要召见大臣,还请姜国公前去将他们请来。”定王闯进来的时候,姜迢已安排一队人马将大臣“保护”起来。
  等姜迢走了之后,司徒渊才对林璟说道:“待会大臣都要过来了,怀光你先回去吧。”怕林璟不明白,司徒渊又说道:“你毕竟是林家的人,又是晏先生的学生。”
  林璟瞬间明白了,司徒渊怕建宁帝知道林家和晏先生也掺和进来,毕竟俩人都是建宁帝的心腹,但一人救了定王,林海甚至把凭借建宁帝给他的可以探查官员的便利得来的册子,给了定王,定王因此才知道谁是谁的人,才定下了连环计。而之所以怕建宁帝知道,大概是因为建宁帝还好好活着。
  林璟便行礼准备走了,司徒渊带了点笑意说道:“之前怕走漏消息,不许林大人写书信,想必这么长时间没有书信,林夫人和林姑娘都着急了吧。现在尘埃落定,林大人可以寄家书了,以安家人的心。”
  这样的事在司徒渊的眼里本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司徒渊却特意提出来了,林璟不由心中感慨,司徒渊做事周全,时刻想着安抚招揽人心,定王有这子,真是如虎添翼。
  林璟回到京城之后,先去了林府,晏先生已经等在那里了。林璟说起自己在外头,不知道建宁帝如何处置恪王,但定王继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他们并未等太久。
  正午的时候,别宫传来了消息,建宁帝退位,定王继位,诚王、恪王被拘禁在皇陵。
  晏先生知道这个消息后,忍不住说道:“他还是疑心重重,非要留下个祸根。”建宁帝留这几个儿子的性命,除了是父亲的原因,更多是为了警醒定王,掣肘定王。
  林海却说道:“夫人和玉儿怕是赶不上新帝继位了。”他语气里满是惋惜,新帝继位是难得的大事、喜事,他还是希望黛玉能看看的。
  贾敏和黛玉怎么都想不到,这两三个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她们有些后怕,帝位更替向来伴随着危机,不知道林海和晏先生都在京城遭遇了什么。
  幸好万事平安,他们一家人也即将团聚了。
  第54章 长高了
  这次入了京就不会回扬州了,贾敏立时着手安排,就如林府的下人不少,大部分人都要带回京城,但还要留下人守着宅子还有田庄铺子。还有一些是在扬州买的,有些人不愿离开扬州,这些人,贾敏许他们赎身。至于东西,粗笨的不值钱的东西都卖了。
  贾敏带着黛玉整理的时候,还见着一套紫檀木的家具,贾敏笑着说道:“这是你祖母陪嫁的,也有我的陪嫁,日后留给你。”她又叹口气:“可惜千工床还未曾做好。”
  除了处理家里的事,黛玉还得陪着贾敏一起招待前来送行的夫人们。平时贾敏顾忌着林海位子敏感,不敢太过于结交。如今离了扬州,自然没有什么顾忌。黛玉就跟在贾敏身后学着应酬,一天下来脸都笑酸了,但也得了不少见面礼,都让青鸟收起来了。
  林家的东西不少,出发的头几日,已经让人陆陆续续往船上搬东西。启程那一日,也是天不亮就搬东西,在午时前,贾敏和黛玉才上了船。林丛默在京城读书,因此黄氏和林丛婷也跟着她们一起京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