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朝中人心不免又动荡了起来,一时之间连江南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都受到了波澜。
  所以中秋节,扬州地界的大小官员都过得安安静静的,谁也不敢大肆铺张,连盐商也安分了不少,不似往日,大手笔送礼。
  林家的家宴虽然安静却很温馨,宴会前一天,黛玉知道小白要陪着林璟,问贾敏,“我想派人给小白以及阿璟送些月饼。还有再送份席面给封大娘和甄姑娘。”
  贾敏:心累但不能不答应。
  林家的家宴设在园子里,风清月朗、桂香沁人。男女分席,中间用屏风隔起来。
  黛玉很是用心,光是月饼就准备了八样甜馅八样咸馅,纹样也是各式各样,有双鱼、莲子、缠枝花。嫦娥奔月等,令林丛默暖心的事,他面前的月饼,都是“状元及第”、“连进三元”、“庆元及第”这些的。
  除了月饼,还有阳澄湖的大闸蟹,黛玉其实很喜欢吃螃蟹的,只是上辈子身体弱不敢多吃,这辈子身体康健,吃完一个后,忍不住再吃一个。
  但贾敏注重养生,制止了黛玉,黛玉只能忍痛割爱,黛玉又提出另一个请求,想尝一尝桂花酒,桂花酒是贾敏带着黛玉酿的,看着呈琥珀色的酒,黛玉想尝一尝,一边的林丛婷也想尝一尝,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听到黛玉的请求,刚拒绝过她的贾敏不忍心再拒绝,只能同意了,黛玉尝了一下,入口有桂花味,微甜。
  但黛玉才喝完,便觉得眼前人影憧憧,自己前世也不是不能喝酒呀,怎么这一世一喝便醉呢。
  黛玉还在想着,便咚一声趴在了桌子上,把众人吓了一跳,白大夫立马给黛玉把脉。
  众人皆很焦虑,白大夫诊断一下后,神色有些古怪:“她只是醉酒睡过去了。”
  这么差的酒量,贾敏愁得呦,贾敏自是知道忙里偷闲,小酌几杯的快乐,可现在黛玉就来那个这么差,以后想借酒消愁都不行。但这也成了日后打趣黛玉的故事。
  白大夫却在一边自言自语,“我得好好研究下方子,要不然连交杯酒都不能喝喽。”亏得都没听到他说话,要不然贾敏肯定请他出去。
  因黛玉醉酒,家宴也提前结束,倒是林海留下了晏先生和林丛默,让晏先生指点林丛默。
  说来也有些丢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让俩孩子有了私情。晏先生有些愧对林海,知道林海挂念林丛默的乡试,早早就准备好了东西,正好一并交给了林丛默。
  “我猜了些可能做主考的人,根据他们的喜好做了些文章。”
  林丛默却拒绝了,“我已经背熟了,写熟了,若是靠着考官的喜好,临时更改自己文章的风格,怕是不妥当。”林丛默说这话是有几分自信的。
  晏先生笑起来,他发现林海的眼光还真是好,若是之前因为愧疚才指点林丛默,现在倒是因为欣赏指点林丛默。
  但这时候,林海和晏先生怎么都没想到,这场科举考试是建宁六十年发生一件影响最深的大事,这个暂且不提。
  中秋过后,林丛默便启程去了金陵,他祖籍姑苏,姑苏府隶属于南直隶,南直隶省城在金陵。
  送走林丛默之后,晏先生便把心思放在了林璟身上,之前为了让林璟安心养病,他是一个字都不敢多说,现在,他想着是不是要探探林璟口风?
  第40章 观音山寺
  过了中秋之后,家里就没什么事情,贾敏知道黄氏要带着林丛婷去庙里给林丛默上香,就想着带着黛玉一起去。因为林海虽然不曾谈及到官场上的事,但早出晚归的,贾敏便想着去庙里拜一拜。
  那日一早,贾敏就早早带着黛玉接上了黄氏和林丛婷乘坐马车往城外的观音山寺,观音山寺建在山上,虽然山道常常维修,但还是有些颠簸,好在贾敏事前吩咐人在马车上垫上厚厚的垫子,倒也不至于太过于难受。
  山路不好走,驾车的马夫也不敢走太快,一个半时辰后才到了观音山寺。
  林丛婷小声和黛玉抱怨:“可真是太远了,我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
  黛玉抿嘴笑道:“别让人听着了,拜见菩萨怎么能喊累呢,小心菩萨听见了,说你心不诚,吃不了苦。”林丛婷忙捂住嘴,不敢多言。
  俩人手牵着手跟在贾敏和黄氏后面,先去了正殿去上香,又准备抽签。
  黄氏看着签筒,有些犹豫,想算一算,可心中又怕抽到下下签,正踌躇不前的时候,林丛婷在一边看得着急了,伸手从签筒里拿了一根签。
  黄氏忍不住拍了一下林从婷的手,林丛婷不以为意,不好意思笑了一下,拿着签让黛玉看。
  是个中签,背后写着一句话,“柳暗花明又一村”,黄氏不识字,问林丛婷是什么意思。
  贾敏见着签,心里的忧虑更重了,黛玉笑着解释说,“虽然眼下有些难,但又突然出现好的事情。”黄氏听明白了,也放心了,说道:“默哥儿眼下可不正艰难着,若是日后能顺顺遂遂的,我再来还愿。”
  吃过斋饭之后,贾敏和黄氏去听主持讲经,黛玉和林丛婷却没去厢房休息,她们站着向上看过去,古树蔽日,红墙高耸,楼殿参差。
  黛玉笑道:“这寺庙修建,也可以称之为柳暗花明了。”林丛婷不解,黛玉和她解释着:“平时的寺庙的宝殿都是在同一中轴线上,但观音山寺却依山而行,在你以为无路可走时,绕过偏殿,入紫竹林,再登几级台阶,又见别的宝殿出现在你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