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薛宝钗说道:“那姑苏知府之所以大张旗鼓查案,有两个原因,一则是嫁到林家的一位公主插手这个事,另一则则是林家姑娘听了这事心中不忍,自己出银子奖赏查案的人。”
“这头一个原因,还得写信问一问舅舅,这第二原因,怕是林夫人写信的原因。想必是林姑娘发现咱家买了个拐子拐卖的丫头,想要讨要,请了林夫人出面。”薛宝钗很是沉着冷静。
“公主也好,林家也好,都不是咱们等得罪的。即便您写信给姨妈,可林夫人是她小姑子,姑嫂原本就是冤家,而且贾老太太还在呢,她定是偏向林夫人,说不定还怪罪姨妈和咱们家。”
“还有你舅舅呢。”
薛宝钗摇头,“那更不妥了,舅舅和林大人同朝为官,舅舅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件小事就得罪林大人呢。”
“可你哥哥爱得和什么似的。”薛王氏很是无奈。
“哥哥一向喜新厌旧,再给他买几个绝色就是了。”薛宝钗和薛王氏还没见到那个被买来的姑娘。
“趁着哥哥不在家,娘,你打发下人把那个丫头送走吧。”薛宝钗说道。
听了薛宝钗的分析,薛王氏也下了决心,趁着薛蟠不在家,把人给贾敏送去了。
在姑苏的黛玉收到贾敏的信,说事情已经办妥了,她已经派人找到了封氏,那位甄姑娘也马上到林家。卫安娘也让官府的人送回原籍了,便准备回家了。
她回家之前,安平公主给了一叠地契,说是让她开始管家了,这些让她练手。
直到到了扬州,黛玉还没想好要用来做什么。
到了扬州时候,黛玉心中升起回到家里的喜悦,掀起了车帘一角,忽听到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里格外分明。
黛玉循着声音看去,看到马背上身影越发清晰。
林璟的身量比之前高很多,也如之前那样瘦削,原本稍显女气的脸庞,因为练武也因为跟着晏先生四处游历的原因,坚毅英挺了许多,比之前更好看了,也更沉稳了,只是如墨如渊的双眼里还如之前一样透漏着冷冽。
黛玉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林璟,自从他们回到扬州后,林璟就跟着晏先生出门了,他们也未曾再见过。
第35章 糟了,要掉马
“阿璟。”黛玉掀开了窗帘,含笑喊了他一声。她已出显少女的模样,如同春日的迎春花一样纤柔秀美。
见她的笑颜,林璟心中莫名觉得欣喜,也冲散了心里的愤懑。
“阿璟你回来了呀,晏先生呢?”黛玉好奇问道。
“我有些事,先回来了。”林璟一字一句回答道。当初,晏先生要教他的同时,也辞了黛玉那边的差事,因为晏先生要带林璟出去游历,无暇顾及黛玉的功课。林璟怕林海夫妇和黛玉不悦,也有些抢了黛玉先生的愧疚感,但黛玉却大大方方,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替他们准备出行的东西,让林璟好好跟着晏先生学习。
甚至和林璟说,“晏先生是有大才的人,教我是大材小用了。而且他真正精通的,也不适合我,更适合你。我想晏先生你能遇到你,他也很欣慰吧。”她说话的时候,眼睛格外的澄澈,分外的明亮,一如秋日的晴空。
“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黛玉继续问道,虽然俩人未曾见过面,可在黛玉常和晏先生、林璟有书信往来,晏先生会指点她的功课,解答她的迷惑,林璟会分享自己见到的风景。所以,黛玉心里还是觉得熟稔的。
林璟想起收到的消息,眼神又冷了几分,“是有件棘手的事,但是我能处理。”
黛玉微微颔首,便没再多言,笑着说道:“默哥儿要准备乡试了,你有空就去看看他。”
“老爷和太太身子如何?”林璟关切问道。
“你来林府看看不就知道了。”黛玉话里满是促狭之意。
林璟面露无奈,他弃文从武让林海很是生气,每次见到他都会念叨许久。
“好了,我也得回家了。”
黛玉回到家里的时候先见了贾敏,被贾敏好一顿揉搓,非说她又瘦了。
黛玉和贾敏笑呵呵一五一十说着在姑苏的事。
贾敏没好气说:“我都不知道我家姑娘这么古道热肠。”但话语里却没有指责的意思。
“我知道有娘亲嘛,能帮我。”黛玉抱着贾敏的手臂,靠了过去,“那些拐子太过于可恶,生生分离父母子女。”
贾敏置身一想,也觉得拐子该死,她只是担心,这件事传出去,别人议论黛玉。一个大家闺秀被别人谈论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香菱怎么样了?”黛玉又问贾敏。
“香菱是谁?”贾敏有些疑惑,黛玉心中一颤,瞬间明白又和前世不一样,面上不显,敷衍过去了,“我记混了,香菱是别的被拐的姑娘,就是那个甄姑娘如何?”
“那个姑娘名唤英莲。”贾敏想起母女俩相认的场景,眼睛还有些发酸,“吃了不少的苦,小时候不听话不是打就是骂,大了些,怕打坏了毁了容貌,就想别的法子折腾人。一旦犯错了,就让人整夜整夜不睡觉。”
黛玉听了沉默不语,许久才道,“幸好现在找到了。”
贾敏叹口气,“糟心事还没完呢,她父亲出家了,不知所终,家财也散尽了。她母亲也憔悴不堪,依附娘家生活,可甄姑娘的舅家也不是大方人,刻薄的很,母女俩日后的日子还艰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