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乔安却看着他蹲下时面对的那一堆沙子,道:“程大人在想治水的事吗?”
  程启这才看了他一眼,他儿子回去说过几句乔安,这孩子比程祥还小一岁,学问却比程祥好了不只一倍,他儿子前头还蹦跶着说自己终于不是最小的了,却没想到自己不过年纪压住了人家,学问却是结结实实被人压制了。
  “你还懂治水?”难不成他爹真收了个天赋异禀的神童?
  乔安摇头,道:“我不懂。”
  程启倒不失望,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认为我在琢磨治水的事?”
  乔安答道:“上京时,姨父提过两句治河之事,我见那沙子上有水,胡乱猜的,请程大人勿怪。”
  程启摆摆手,顺口道:“有什么可怪的,时辰不早了,你去学里吧,老爷子脾气可不好,迟了要打你手板的。”
  今日能与程启搭上话,乔安已经喜出望外了,他没有得寸进尺的打算,听他如此说,行过礼就要走,忽然程启又叫住他:“好生读书,将来及第了,你也到工部来啊。”
  乔安顿了顿,道:“是。”
  到了学里,程太师正在品茶,见乔安来了,他看了眼时辰钟,道:“晚了。”
  这不是说乔安迟到,而是比前几日晚了些许。
  乔安如实道:“太师,我在花园里遇上了三爷,他在想治水的事,我好奇同他说了两句话,是以耽搁了片刻。”
  程太师道:“他说要你以后去工部?”
  乔安眨眨眼,道:“是,三爷的确说了这个话。”
  程太师道:“家里的孩子哪个他都说,你不必听他的,好生读书便是,往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乔安恭敬道:“是。”
  片刻功夫,程家几兄弟到了,程太师令人收拾了茶具,翻开书开始讲学。
  乔安在程家读书的日子比在白桐书院顺心,初来第一日,他远超年纪的学问便让程家兄弟惊叹不已,其中尤以程祥最甚。
  程太师正直到堪称古板,言传身教之下,家里的儿孙们个个都没什么歪心思,程祥见乔安学问好,也只有敬佩的意思,并无嫉妒之心。
  反而在程太师读书第一的家教下,因乔安学问好,程家兄弟更愿意与他来往与讨论书文。
  乔安与程祥挨着坐,年纪又相仿,除了读书,他们这几日也说过两句闲话,是以,乔安向程祥问起他父亲为何爱将人往工部拉便不显得奇怪了。
  程祥先是惊讶:“你遇到我爹了?他都三个月没有休沐了,今儿还不歇歇,只琢磨他治水的事。”后头的话带了点埋怨。
  乔安道:“治水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程大人是个好官。”
  程祥笑道:“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祖父和我爹都这么说,难怪祖父会收下你。”
  乔安也笑道:“这话是我姨父说的,我是鹦鹉学舌罢了。”
  “你也别当真。”程祥笑道,“我爹跟我们都说过,祖父也让我们不要听他的。”
  乔安挑了挑眉,道:“方才太师已经同我说了,所以我才奇怪。”
  既然程太师也说治水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他为何让乔安不要理会程启,好像他很不喜欢程启治水似的。
  程祥道:“这不奇怪,我爹指望着我们跟他去治水,是因为……”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治水这个事,里头可藏掖的很多,人人都如此,他看不惯,一个人却止不住,不和光同尘,连治水的边他都凑不过去,我爹就想着我祖父教的我们定然好,咱们家都去治水了,岂不是就能止住这个乱象了。”
  这还是乔安头一遭听到如此具体的朝堂弯弯绕绕,他点点头,明白了程启的意思,又道:“可太师不认可令尊的想法。”
  程祥摊摊手,道:“祖父说,就算把我们一家子都填进去,也改不了,这不是本朝才开始的,也不会在本朝止住。”
  乔安若有所思,正要再说话,程祥看了眼手中的金表,惊慌道:“我们快回去!”
  幸好还来得及,乔安和程祥回去时没有迟到,程太师只多看了他们两眼,并未说别的话。
  ……
  这日乔安回到林家时,恰逢苏梅和贾敏两个人也刚从外边回来。
  苏梅笑道:“倒是巧了,安儿也回来了,今儿如何?”
  “都好。”乔安答道,“娘和姨妈可好,你们看好铺子了吗?”
  苏梅点头道:“看好了两处,我瞧着都好,打算一齐买下来,一处做医馆,一处收租子,另外还相中了八十亩地,若是好的,明日也一起定下来。”
  “地?”乔安疑惑道,“娘,你们今日还去了城外?”
  贾敏为他解惑:“这不也是巧了么,今儿巧事多,我本令人瞧着可有人卖地的,恰巧今日就有了,是个吏部的官儿,不知犯了什么事,家里正卖房卖地,我想着问一问你姨父,没什么大事明日就去买下来,都是上好的水田呢,这可不易多得。”
  来京城前,乔安曾见他母亲算账,对家里有多少银子和扬州的铺子地价值几何心里都有数,京中即便贵上两三倍,目下这些,他们也能负担得起。
  乔安又看母亲面上并没有为难的神色,便知道没什么可担心的,他道:“等有了空闲,娘,你也带我和姐姐去瞧瞧。”
  “瞧是能瞧,不过这儿的地跟咱们家里也没有不一样的。”苏梅道,“没什么新鲜的,你去了你可不能抱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