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底是个孩子呢。”贾敏道,“好在两个孩子身边嬷嬷丫鬟不离身,否则往后我真不敢让他们出门了。”
“姐姐宽心。”苏梅道,“杨家那少爷年幼,不过是孩子气的话,我听说他在家中极受宠,就算杨家另有打算,也不会让他出面。”
贾敏一想,道:“也是,我们与杨家又无利益牵扯,无端的,她不该会想要寻不痛快。不过,妹妹还是问一问,白问一句,咱们都安心。”
苏梅应道:“好。”
乔安用了力气拽一把母亲的手,好奇道:“娘,你和姨妈在说什么?”
苏梅笑道:“我们在说好热啊,想去马车里凉快。”
这话得到了黛玉和乔安的赞同:“真的好热……”
第36章
马车上的冰盆中添了新的冰块,沁出阵阵凉意,今日这番应酬几个人都累了,坐在马车上只想歇着,没一个说话的。
贾敏忽而叹了口气,引得三个人都去看她,黛玉问道:“娘,怎么了?”
“没什么事,有些累了,回去歇歇就好。”贾敏揉揉黛玉的头。
黛玉忙道:“娘觉得哪里不好?”
苏梅知道贾敏叹气的内情,出口帮她遮掩道:“不过一时累着了,没什么大事,夜里睡一觉,明天醒过来就好了。”
有苏梅的话,黛玉便不着急了,放松下来后,她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乔安道:“你也累了……”话未尽,他也打了个哈欠。
贾敏失笑:“累了回去就好生歇着,谁也不准提别的事。”
“可是,我今日还没有写大字。”乔安道。
贾敏捏捏他的脸,笑道:“才说了不准提别的,今儿歇着就是最要紧的事,大字明日你再补上就是了。”
写大字并不是贾化布置的工课,是乔安听贾化说起科举除了读书,还要一手好字,他就开始了练字,定了每日描名家法帖和写大字。
乔安还想着今日事今日毕,回去偷偷练字,却禁不住疲惫,合上眼睛靠在母亲身上睡着了。
黛玉也昏昏欲睡,贾敏揽过她轻轻拍着,不一会儿她也酣然入梦了。
贾敏瞧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苏梅轻声道:“姐姐还在想杨家么?”
贾敏摇头,道:“我是想起了冯夫人。”
闻言,苏梅也想叹气了,但她顿了顿,将这口气收回去,道:“冯夫人……”
贾敏低声道:“冯夫人是个可怜人,丈夫是个靠不住的,娘家又远在千里之外,唉……”
苏梅道:“在京城时,冯夫人的饮食中已经掺进了浣花草,只是何家的医生即便看诊也不会说实话,如今到了扬州,我将此事在冯夫人面前揭开,冯夫人虽百般遮掩,但未必能瞒过何知府的眼睛,他或许已经察觉到了。不过何知府是个爱在官场钻营的,他如今不过四十岁,便已是四品知府,自有远大前程,这件事闹开了于他名声有碍,他必然不肯仕途受损,再者宣平侯府上也不是寻常人家,不然何知府也不会只敢偷偷下药。”
贾敏知道她的意思,道:“何知府如今心存顾忌,暂且不会多生事端,只是往后日子长着呢,冯夫人的日子也难过。”
苏梅劝道:“姐姐且宽一宽心,你与冯夫人非亲非故,愿意帮她往娘家送信已是难得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咱们纵然同情冯夫人,何家内宅的事,终究插不进去手。”
贾敏苦笑一声,道:“当着妹妹的面,我说句实话,我固然同情冯夫人,但愿意出手帮她,也有自己的……算是私心吧。”
苏梅见她轻抚黛玉的背,登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冯夫人为怕何知府发现,狗急跳墙,都不敢让自己的陪房往娘家送信,只能求助娘家同在京城的贾敏。
贾敏因此想到了自己的女儿,黛玉尚且年幼,她与林如海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等黛玉长大嫁入夫家,他们夫妻已经年迈,还能在黛玉受了委屈时为她出头吗?
贾敏自然相信苏梅的医术,也愿意相信她能看到黛玉儿女绕膝的那一天,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看见冯夫人孤立无援,贾敏不得不心惊。
苏梅默默叹息,做母亲的为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这原本是人之常情,不是两句话就能劝解好的。
苏梅想了想,正要开口,忽见贾敏掐了一把眉心,笑了声,道:“妹妹别笑话我无病呻吟,这些话埋在心里,我也只能同妹妹说了。”
苏梅道:“正该如此,不管多少心事,能说出来就好了一半,压在心里才容易积成病。”
“其实说起来,谁家爹娘能护孩子一辈子呢?”话说出来,贾敏思绪亦愈发清明,“到底得让他们自己撑起来,才是长久的法子。”
苏梅笑道:“此言在理,玉姐儿才几岁,姐姐慢慢教着,这孩子不是软弱的性子,往后自有她的一片天地。”
贾敏点头笑了:“不只玉儿,安哥儿往后定也有大出息呢。”
苏梅垂眸看着儿子:“借姐姐吉言。”
……
六月乔家田地的租户交租子,往年都是乔杨带着两个下人往各处去验收,今年苏梅并无空闲,便只有两个男仆去,回来再同苏梅回禀,之后按着往年的规矩,除了留下自家用的,入库一部分,卖给粮店一部分,今年的夏收就算完成了。
黛玉奇怪道:“不是说秋收么,这会子庄稼也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