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太如此宽宏,小老儿也不……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确实还有一句话要说。”乔族长瞬间有了精神,“太太不晓得,安哥儿他们这一房,从他爷爷那会儿就不在咱们村子里住了,一年到头的,统共见那么一回两回,他们家又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跟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那不一样,我们商量着,往后安哥儿这一支就从族谱里迁出去,他爹他爷爷的坟也都迁出去,往后他们就另立族谱,也省得这孩子年年来回奔波。”
乔族长打算的好,他以为贾敏这个官太太是养尊处优把脑子养坏了的,她如今是苏氏的依仗,一点儿小事不配她这种贵人计较,况且刀不砍到自己身上怎么会觉得痛,她自然轻描淡写了。
苏氏呢,有了依仗,能将乔杨的家业从族中抢回来,她就得巴结着官太太,瞧人家的脸色行事,即便心里想计较,也不敢违人家的意思,再者苏氏以为自己攀了高枝,自然不会将乔家这一亩三分地放在眼里了。
乔族长暗暗冷笑,年轻人不知事,就该得些教训!
先将苏氏母子逐出族谱,来年林家走了,他们自有各种法子磋磨他们,到时候这孤儿寡母会双手奉上家业,哭着求自己让他们回来!
得意的笑被乔族长隐藏在长长的胡须底下,面上他还是一副恳切老实的模样,好像的确是真心在为乔安着想。
听完这些话,贾敏面上笑容不变,她与苏梅对视一眼,都已经摸透了乔族长的意思。
苏梅慢慢开口道:“族长这是要将我们这孤儿寡母赶出去么,不知我犯了哪条家规,要得您老人家这么一个天大的惩罚。”
乔族长捂着嘴咳了两声,声音疲惫道:“杨小子家的,你这是说什么话,自古以来,兄弟分家都是合情合理的,怎么轮到你们家就不行了,还……还给我老头子扣这么个帽子,我可担不起哟!”
乔五叔领会到了族长的意思,急忙帮腔道:“是啊,侄媳妇,你这话可太伤咱们做长辈的心了,族长那不是一心为了你和安哥儿好啊?”
说着话,乔五叔不停瞄贾敏,只盼这耳根软的官太太快替苏梅做了主,别让她再胡搅蛮缠了。
苏梅摇了摇头,她虽少与乔家族人打交道,但乔家的事她曾听乔杨说起过。
乔家五房同出一脉,当年分家产时,除了二房,其余四房都分了田产和铺子,只因那时乔杨的父亲已有功名,乔家老太爷想着他有免税的田地,就多给了他几亩地,没有分给他铺子。
随着后来各家的经营,二房虽人丁单薄,家业却越来越多,其余四房皆人丁兴旺,却越经营越差,早已经连收租的铺子卖了,回来买田地好分给下头越来越多的孙辈。
乔祖父在世时,那四房还能过活,他日子过得强些,每每逢年过节时都会给族中老幼按人头送些米面肉。
到了乔杨当家时,他将家业打理的太好,那四房却愈发不成器,眼瞅着要活不下去了,便有不少人来求乔杨接济。
乔杨想着族中人如果想便宜些租他家的地或者求他在城里头找点活计,他定然没有二话,但他们上来就要白吃白住白拿,俨然要赖上乔杨似的,他当然不肯,并且有了提防的心。
于是,照着父亲在时的旧例,乔杨还是只逢年过节送些米面肉回村里,有上门寻衅的,乔杨的功夫也不是摆设,将人收拾一顿,一年不给他家东西,渐渐的所有人都老实了。
乔族长为此也和乔杨打过机锋,但他也没能在乔杨这里占到便宜,这下族中人更知道乔杨的厉害了。
是以这些年里,各房为了点东西没少巴结乔杨,但背地里绝对也没少骂他。
乔杨死了,满腹怨恨的这四房人怎么可能放过他的妻儿?
升米恩斗米仇,不外乎如此了。
苏梅为难道:“族长的好意,我替安儿心领了,不过……”
“妹妹。”贾敏出声道,“我觉得族长和这位老人家说的有理,安儿才多大的孩子,哪禁得住年年跑回来祭祖,除夕那两日,天多冷啊。”
乔族长瞬间喜上心头,迫不及待道:“太太是个善心人,安儿那孩子多可怜呐,当娘的怎么能不心疼他!”
苏梅作犹豫状:“可是……”
贾敏又道:“妹妹听我一句话,左右这两年咱们就回京了,将妹夫和老太爷的灵迁到京城去,往后安儿做了官,也不必山长路远地回来报喜了,妹夫和老太爷地下有知,安儿这孩子有了出息,光耀门楣,也不会怪咱们折腾的。”
乔族长愣住了:“做……做官?”
他那个辛苦一辈子死了多年的爹也做过这个梦,指望乔家能出个科举做官的儿孙,但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这些年除了老二,谁碰过那道门?老二还那么年轻就死了,可见是没福气受这个大运道!
他们这几个老头子虽一辈子没什么大出息,可个个长寿,可见是乔家坟上就没文曲星这个命数,违了命数,老天爷就得把命给你收回去!
“哎哟,科举……那可不是易事。”乔五叔也想到了早就不在的老爹,不由唏嘘道。
贾敏一笑,道:“倒也不是非要科举。”
乔家族人都是一愣,他们年轻时都被爹揪着耳朵逼着读过书,无非就是盼着他们读好书才能科举做官罢了,还能有什么别的门路做官么?
贾敏淡淡道:“我们虽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好歹有祖辈余荫,拉扯一两个孩子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