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朕才不同意呢,林卿进入内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及时处理公务,给朕分忧了,有何不可?”
朕的功课,朕的理念,和父皇,筠筠,都是基本一致的,筠筠还是他姐夫,他哪里不放心?
如今大燕的底盘增长了,每天要处理的公务也增多了,他巴不得多点人分担他的工作呢,他可不想早早秃头。
再者说了,只是建议而已,决策权还不是在他这里?怕什么?难道自己还管不住下面的人不成?他又不是傀儡皇帝,怕什么?
若是只知道瞻前顾后,那还做什么决策?因噎废食,降低效率罢了!
闻人济信任林筠,林筠也不是个重权欲的人,心里更是装着百姓,君臣一心,短短一年,先帝与新帝之间的权力交接所带来的遗留问题,通通不见,或者说,有,也不能再冒出头。
次年,也是新帝改年号的一年,是为——天耀元年。
新帝的展望与风格,从年号,已可见一斑。
这一年,太子刚刚十八,风华正茂,挥斥方遒,这一年,林筠刚好三十,正是而立之年。
十年磨一剑,这十来年,大燕在军事装备,在海军训练上,一直未曾松懈。
樱岛有神风护体?荒谬,有神风也该是保护华夏。
于是这些年,不仅仅是训练军队,更是一直在海上游走,观察海上的气候与天相,天文地理,从来就分不开。
在这些年里,钦天监的世袭官员们,一个个的,都疯狂补充着知识,完善着体系。
所谓神风的缘由,也早就明明白白摆在了皇帝的桌案。
因而,他们早就知道,该什么季节,攻打樱岛。
什么?你说我们不能主动侵略他人?这是侵略吗?不,这是复仇,这倭寇对沿海多年劫掠,害我百姓抢我钱粮的复仇。
是复仇,也是保护百姓,大燕的军队,自然是正义之师。
“陛下,是否太过心急,樱岛虽是弹丸小国,可毕竟盘踞岛屿多年,我们的将士贸然远行,恐怕……”
“樱岛内乱,从原先的两军对峙,转为三足鼎立,如今,依然是低配版的春秋争霸了,正是我朝出军的大好时机。”
林筠站出来,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和善,“而且樱岛有银山呢!”
贾兰早跟着他老师去了樱岛把局势搅得更乱,而四公主更是时髦的染了个发色烫了一个卷毛,和驸马诘德一起装作国外行商的有人,紧随其后,把水搅得更浑。
所以,根本不是仓促出兵,而是早有准备。
至于银山,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当然,对于这些个官员而言,有了银山在前面吊着,他们自己都会给朝廷找理由的,哪里还会跳出来反对?
樱岛,注定会是大燕的行省。
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
而六十几的老年人林如海和贾敏,已经回到了姑苏林园养老。
六十几,对于帝王而言,已经长寿得很了,可对于朝廷重臣,其实恰好是重要的时候,权力在握的时候。
而林如海果断选择了致仕,林家人身体都不太好,这一代林如海能熬到六十多,已经很出乎意料了,再看到他提出致仕,也就没人觉得奇怪了,尤其是还有个林筠独得圣心。
林园中,当初凌小小和林筠种下的桂花枝,已成了桂花树。
说着要给黛玉养一只黑白熊,结果全是管家在养,如今林家人回来,黑白熊都已经有娃儿了。
同样满了三十的黛玉,因为多年的行走与沉淀,满身书香气的同时,更多了一股眼界开阔的大气,仿佛,看到她,就已经看到了,何为国泰民安的底蕴。
“如今煦哥儿身边只有子懋他们,爹娘也不担心煦哥儿被养歪了。”黛玉话虽如此,可脸上半点不带对于煦哥儿教育的担心,可见黛玉心里是信任林筠夫妻二人的教育水平的。
因为爹娘已经年老,林家也需要有人支撑,于是林筠继续在京中任职,而黛玉这些年也游历得差不多了,干脆在姑苏开了一家书院,技能顾着自己的事业,又能照看二老。
等方姨致仕后,回来也好一起照顾。
贾敏和林如海看着妥善打点一切的黛玉,二人相视一笑,此生,足以。
他们担心的轨迹,再也不会发生。
他们的女儿,可以顺着心意,自在一生,更能发挥其所长,传授弟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煦哥儿虽然还小,却肉眼可见的懂事,子懋这个年岁,可比煦哥儿霍霍人。”林如海笑道,“我和你娘操劳了一辈子,这人生的最后几年,还是十年,我们啊,可懒得去管你们小孩子家家的了。”
烟雨姑苏,林家二老的生活可谓是闲情逸致,又有封夫人等“老人”团一起交流,可谓是过的有滋有味。
而京中,林筠在少年帝王的极度信任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黑眼圈也愈发的浓厚了。
而回到家,就会看到软乎乎的,一脸关心看着他的儿子煦哥儿:“爹爹,我给你捶背!”
“爹爹,我让人给你准备好夜宵了。”
“爹爹……”
呜呜呜他真会教儿子,儿子真暖心!!!
林筠现在还不知道的是,他家儿子长大后竟然像极了中央空调,对谁都暖心,又仗着一副温润如玉的外表,惹了不知道多少桃花。
而等煦哥儿长大后,被“慧眼识英雄”的闻人济,给派发到了外交部门,让他发挥长处,可劲的忽悠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