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当今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四个异姓王的监督,紫麟卫一直跟进着呢。
当今不由得感慨:“若是他们几个,都像信国公一家一样,朕就是封他们做国公又如何?”
信国公穆家,说起来,和四个异姓王还有不少的联系。
四个异姓王,到了这一代,分别是东平郡王穆恪,西宁郡王金原,南安郡王霍喆,北静郡王水溶。
而这个东平郡王穆家,和信国公,还是同一个祖宗呢。
都说贾家一门双侯,但穆家,当时是一门双王,荣国府荣禧堂内有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就是东安郡王穆莳的手书。
但人家穆莳可比贾家聪明多了,功成身退后大错小错不断,却又愣是不伤国体,皇帝还不得不罚,郡王的爵位生生变成了国公。
变成国公后人家就不犯大错了,顶多是家中弟子私德有亏,但于大节无碍,并且还主动和其他几个四王八公,包括同为穆家的东平郡王一脉,都少了联系。
这也是为何,荣禧堂内有穆莳的痕迹,但是如今的贾家,却已经和穆家没有任何联系的原因了。
对于信国公府邸的行事作风,当今是很满意的,信国公知道分寸,不掌握兵权,就在京中安分养老,也不结交权贵,皇家也一直优待人家,公主宗室,也都有和信国公府联姻的,人家就图一个荣华富贵,不图其他,信国公一家快乐,皇帝也放心,再好不过的双向奔赴。
皇后自然也是对信国公的家风了解的,再对比如今的四王,叹道:“不过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欲罢了。”
北静王看着被驳回的请封,毫无意外的将折子仍在了一旁,隔几日,听说当今找机会给了如今的信国公穆兴澜的赏赐,深觉好笑,他北静王府,岂是他想退就能退的?四王八公一体,可不是说说的。
贾赦当初跳出去,那可是分了宗,没了爵位,一无所有才跳出去了的,只不过后来能封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但他想退出去,不可能,就像是父王交还了兵权,其他几位叔伯也会一直和他联系一样,他们根本断不开。
十月,北静王再次请封。
十一月,北静王宠妾薛宝钗,终于有了夫人的名号。
北静王去其他几个王府串门,带的也是薛宝钗,没人觉得不对,至少薛家和夏家还能给北静王赚钱,但是甄家,已经彻底没了用处。
怪只能怪王妃自己倒霉。
“着薛家的产业,北静王不是早就插手了吗?用得着这么给薛家面子?”
林筠和忠顺王这个狐朋狗友喝着酒,有些纳闷,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忠顺王跟北静王老不对付了,一直觉得北静王装,“这哪是是给薛家,是给四王八公一系的看呢。”
“听说薛蟠今年会回金陵祭祖,北静王再插手薛家,在金陵的地盘,还是薛家那些个老族长更了解。金陵的肉大着呢,谁都想在金陵赚钱。”
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只是林筠总觉得北静王这步棋走得太过于小孩子过家家了些,北静王脑子有这么不好使?冒着得罪王妃的风险,值得吗?金陵甄家虽然没用了,但是好歹人情还是有几个的吧,这么糟践人家女儿?
但真的特别大的好处,林筠也暂时想不到,只能归结于破罐子破摔的无奈之举了。
而信国公府邸:
信国公辗转反侧了一个多月了,自从当今给了他们府邸赏赐,还是在这个关键时候,他就睡不好觉了。
他们信国公一脉,可以不会打仗,但是一定得会苟,看看他们代代都是国公,都有女儿能嫁宗室就知道了,他们虽然不在朝堂,不再摸兵权,但是他们简在帝心啊!
可现在呢,信国公叫来长子穆怡,爷俩面对面坐着,面前摆着的就是上次陛下上次的东西,列出来的单子。
“老爹,陛下抠门,这些东西老贵了,单单是为了敲打四王,怕是不会这么大方。”
信国公何尝不知,但是,“但是我们家退出争端几十年了,若是理解错了意思,贸然搅合进去,岂不是对不起祖宗给我们打下来的国公爵位?”这可不是贾家一样的降等袭爵。贾家那个,虚得很,偏生贾家的一个两个看不明白,所以他们祖宗看出不对就立马撤了。
“可若是陛下当真有额外意思,我们没能领悟,白拿了这么多东西,以陛下的抠门,我们家以后的爵位还能稳住国公吗?”
信国公眉头一紧,一巴掌呼了上去:“忘了你老子我教你的了,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是一回事,陛下嗯嗯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你说一次不够还说两次!要是以后出门没个把门怎么办?”
穆怡想说自己一年到头就少有出门的,但为了避免自己再挨一巴掌,穆兴澜果断选择了装乖点头,老头子说得都对就没问题了!
但穆怡说的,也是这阵子信国公一直纠结的。
父子俩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
最后,信国公还是准备,给这个便宜侄子,写了一封信过去,跟他说了说信国公府邸的养老生活,想来若是侄子聪明,应该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至于理解不了,或者没法理解,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他可不会插手太多,影响家中。
京城,薛家
薛太太如今出门都有面子,以前在贾家,她得奉承着老太太,怕惹得姐姐不开心,但是现在,贾家都倒了,薛家却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