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而这两家,都是太上皇提拔上来的人。
“母亲,这省亲,我们……”
老太太一锤定音,坚定道,“省。”
“老大老二,已经这么些天了,不能再不表态了。”
老二贾政立马应是。
老大贾赦却一言不发。
“老大,你有什么想说的?”
贾赦把玩着手里的宣扇,没有一点正经谈论事情的样子,听到老太太叫他的话,这才停下摆弄扇子的动作。
用一副生死无关的语气道,“府里还有钱吗?”
贾政是清清白白读书人,哪里管这些黄白之物,“这话从何说起?府中还能少钱不成?”
贾赦唇角勾起讽刺的笑,“那就由二弟一家来修建这别院吧,总归元春也是二弟一房的女儿。”
这是贾赦第一次当着贾母和贾政的面,正式提出大房二房分开计算。
贾政面上一惊,猝不及防看向贾母,贾母用力杵了杵拐杖,“老大!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我还没死呢,你就想要分家不成?!”
贾赦起身躬身道歉,“母亲容禀,只是琏儿媳妇到底也学着管理了府中两年,府中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
“母亲,这省亲别院要修,没个上百万两怎么可能,怕是真得砸锅卖铁了。”
贾赦起身,并未抬头,继续淡淡道,“儿只是不想,等琏儿以后袭爵,留给琏儿和琏儿儿子的,是一座空的荣国府。”
公中的钱,大房二房本就一人一半,所以他可以理直气壮的用,也让邢夫人她们不需要省,总归以后那些王氏的罪,八成都要算到他们大房身上,不用白不用。
但是这次不一样,公中的钱哪里够得了?
他们大房肯定私下还有出钱填补骷髅。
可他们四王八公是如何对当今的?等当今全权掌权,他们大房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甚至还要给王氏背锅,因为荣国府袭爵的事他们大房。
元春能庇佑家族多少?庇佑荣国府还是二房?
他已经做好了陛下清算的准备,给琏儿和以后的孙孙开始攒私房,只等以后孙儿清清白白读书科举,或者从军重振荣国府。
结果现在要拿出来做无谓的消耗?
贾政想说什么,刚一张口,还没说出来,贾赦又继续道,“娘娘封妃固然是喜事,但娘娘是荣国府的娘娘,还是二房的娘娘?母亲觉得娘娘是公府出来的,但娘娘自己呢?”
“大哥,娘娘当然是我荣国府的姑娘,送娘娘进宫,本就是为了稳住现在青黄不接的局面,等孩子们长大,当初大哥也是没有反对的,如今成了,大哥这又是为何?”
贾赦并没有解释,只反问,“那二弟,我们现在把你媳妇儿叫来,且问问她,府里还拿得出多少银子?”
“够了!”上首的贾母打断兄弟二人的争论,府里有没有钱,她当然清楚,不然也不会着急想让宝玉和外孙女联姻,只是敏儿那个狠心的。
而湘云那里,与宝玉倒是相处得极好,但史家……
“老大,娘娘给府里带来的,是整个贾府的荣耀,老二媳妇这些年管理中馈,是有些不足,也亏空了不少,但省亲是必须得省的,我们不能驳了老圣人的好意。”
“老大,眼光放长远一点,等娘娘生下个一儿半女,贾府的小辈们立起来,何愁贾府不兴盛?”
然后清算的时候二房清清白白做人继承一切?
“让底下的人算出个章程出来,到底要花多少钱,我从我私库里补贴一部分,再去厚着脸皮给你妹妹借一点,你们两个都是一家子兄弟,没有早早分道扬镳的道理!”
“这十几年我们都熬过来了,现在如何勠力同心不得?”
贾母话都说到如此份上,贾赦自然没有理由再反对,只能不情不愿的应了。
出了荣庆堂,贾赦看了眼贾政,看不出喜怒,只道,“二弟,管好王氏,这段时间若是她为了筹钱做了不该做的……”
见贾政变了脸色,贾赦不经心哼了一声,回了自己的东大院。
贾赦像是丢了魂,软瘫在了榻上,宣扇带着扇坠掉落在地上,贾赦却无心去捡这把大家所绘制的宣扇。
贾赦闭上了眼,他不信老二能管住王氏,为了凑够这些钱,王氏又要在外作孽了。
他身上的锅,可真是越来越多了。
他还能等到孙儿出世吗?
殿下啊殿下,您为什么就不能早点狠下心筹谋,臣这把刀没了挥刀手,都被欺负成什么样子了,您说好了让我可以不用管这些弯弯绕绕的……
直到贾琏前来求见,贾赦才从思绪中惊醒,缓缓起身,捡起了宣扇,随手放在榻上,只仍旧还有些恍然。
“让他等着,我去换身衣服。”
贾琏显然也是为了钱这一事而来。
贾赦只道,“缺的口子太大,我们身上的泥已经够多了,我怕王氏没个控制把我们现在就给淹了。”
“你去盯着王氏,一旦她过了线,立马回来告诉我。”
便是现在豁出去,也总比清算的时候来个祸及子孙得好。
**
贾赦为家业愁,筠哥儿为理念所愁。
黛玉见筠哥儿一回来,吃了饭就捣鼓陶土,便知道他心情烦闷,吩咐明玕妥帖照顾着,也就没再打扰,让他独自发泄出来。
陶土在手上胡乱的改变着形态,制作者眼神却没有一丝一毫落在陶土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