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我之前也并未有过开胭脂铺子的经验,贸然上手怕是容易弄巧成拙,我且与母亲那里商量一番,若是有了消息,必然会告诉大家。”
  听黛玉有所意动,这群姑娘们一个个都有了盼头。
  倒不是黛玉她们演得特别特别真,而是姑娘们根本就不曾生过怀疑的心思。
  为何?
  因为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士农工商,商为最底层,他们这样家庭的女儿家,嫁人前从母亲那儿接手一两个铺子,也不过是为了练手,出嫁后接手自己的嫁妆,让日后有个进项。且这些也钱财,也是她们私有的,夫家是没有理由拿的。
  她们接手这些产业后,更多的也是一个统筹管理,增添进项,不会像商人一样刻意去盯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因为她们更重要的,是管理内宅。
  而未出嫁前的姑娘们,就不可能满心思的赚钱了,她们学习的内容太多,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另一个就是,京城中如今来的这些个姑娘,没一个家里条件不好的,这才能完全不在意,并且理解黛玉的“嫌麻烦”。
  且胭脂不同于其他,是要上脸贴肤的,若是产品出了个什么问题,得罪了买家,那可就麻烦了,市面上真正能把胭脂铺子做大的,又有几家?谁家背后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再看黛玉手上还有个千红书坊,哪里还需要费力不讨好去经营胭脂?
  所以等黛玉有所松口,她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
  在她们看来,无论黛玉之后这个铺子是否还能有新产品出来,但至少可以让京城中那几家胭脂铺子感受到压力卷起来,这样以来,她们也就不愁没有新产品买,不愁没有地方花钱了。
  一时间,双方都言笑晏晏,都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不少夫人也感慨,林家姑娘无论是样貌还是心性,都算得上顶尖,怎么就身体不好了呢。
  当然,等这天的生日宴结束,各家夫人带着自家姑娘离开林家后,今天的消息也都不出意外的在圈子里传遍了。
  林家作为京中新贵,平时林如海又不结交大臣,今日人家女儿生日,大半个京城的夫人几乎都来了,北静王妃此举,可不是在夫人圈成了笑料。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宁荣二府,王夫人回府时脸上气色就没好看,薛宝钗回到梨香院更是在薛姨妈怀里哭了出来。
  她有她的青云志,为此她不在乎从妾做起,但她根本就想不到王妃的见面会伴随着拿她作筏子,让林家不好看,让她也跟着没脸!
  可薛宝钗冰雪聪明,她不清楚北静王妃与林家的龃龉吗?她听到在别人家的生日上见一见,不会觉得哪里有问题吗?
  薛姨妈心疼的拍着薛宝钗的背,“好了好了,不哭了,今日是受了委屈,可等进了王府,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梨香院中温情脉脉,荣庆堂内老太太却怒不可遏。
  “好,好得很——”
  鸳鸯一边给老太太顺心口缓气,一边吩咐人去请大夫来。
  “她怎么敢的啊!我是让她去给敏儿难堪的吗?!”
  贾母那个气啊,薛家母女的长住本就别有用心,什么金玉良缘,弄得宝玉都听到了,跟她说不要毁了姑娘家名节。
  贾母断然不允许谁耽误了宝玉,宝玉既然有了态度,她自然要更早做打算。
  正好北静王妃那儿又闹了笑话,虽然针对的是林家,可林家也针对回去了,他们贾家又与甄家有亲,交情甚密,她便灵机一动,想到了把薛宝钗送到北静王府。
  就薛家的出身,也不算辱没了薛家姑娘,老二家的也没理由拒绝。
  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北静王妃,老二家的也没了和她打擂的宝玉妻子候选人,简直是两全其美。
  可她也万不曾想到,北静王妃竟然会在玉儿的生日上行此事,她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老二家的,这就是跟她说的一切都没有问题万无一失?!
  不仅老太太,就连其他人,也搞不懂北静王妃到底了为了什么,除了能恶心到人,她能获得什么实际利益吗?
  就这样最后还偷鸡不成蚀把米,狼狈的离开,一圈下来,图什么?
  到了晚上,又听说北静王听说此事,特意去了林府赔罪。
  众人:“……”
  “嗤。”忠顺王撇嘴,“管不住自己媳妇儿,最后还自己来做老好人,虚伪。你信不信,纳妾他可不会拒绝。”
  看着手中的拜帖,“你说,明儿个林家子来找我干嘛?告状不应该入宫给父皇告状吗?”
  王府左长史被噎了一瞬,“林小公子向来出其不意,小人实在猜不出。”
  忠顺王赞同点头,“的确出其不意,有我当年的风范,可惜被父皇看上了,迟早被教得沉默寡言一身吓人气势。”
  这话左长史就不敢接了。
  忠顺王也没管人家接没接话,“明儿个早点叫我起来,看看这几年过去,林家小子长成什么样了。”
  等第二天真见到了筠哥儿,忠顺王拿手在腰间比了比,“还真长高了不少,窜得也太快了。”
  筠哥儿不认生的露出大白牙,可骄傲了。
  忠顺王就喜欢活泼不见外的小孩儿,摸着脑袋把筠哥儿往里带,问,“你这是来告状还是做什么的?”
  筠哥儿也不瞒着,直说,“我听说原本的百花戏楼被王爷府上的人买下来了,见最近也没动静,想从王爷这儿给买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