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史氏可是盼望着王氏能把孩子生下来,贾政子嗣不丰,但王氏占着嫡妻的位子,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嫡子,就算王氏以后没了,贾政再娶,这头两个孩子始终是越不过去。
  贾代善提溜着知道自己闯下大祸的贾政去了书房。让史氏善后,如何能让所有人不知道贾政今日的所为呢?
  今日各府收到将要为公主择婿的消息,史氏一涉及贾政的事情就有些拎不清,竟想和贾代善商量着看看能不能将贾政也纳入那个‘群英会’的名单里,毕竟现在贾政才是荣国府的袭爵人,加上贾赦差事办得不错,得了圣上青睐,能不能为自己的政儿挣得一份尚主的荣耀?
  贾政就是听到史氏的这番话才急着去找王氏撇清关系。至于他心中到底想不想要这个孩子留下,就谁也不知道了。
  第23章 司徒晁的计划
  史氏的盘算确实是好,但也过于高看了贾政,高看了荣国府。贾政一个娶过亲的男子,又无功名、爵位在身,凭什么能得到圣上和公主青睐,让公主愿意下嫁?
  贾代善第一次听到史氏这番言论的时候都震惊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史氏异想天开?还是贾政不自量力?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不是他贬低政儿,他的这个二儿子,就是一个“绣花枕头”。
  至于贾代善如何得出自己的二儿子是个绣花枕头这个结论的,那自然是因为前几天,自从贾赦的死讯传来,贾代善虽为长子的死而痛心,但也更加严厉地敦促贾政温习功课,原本想要给他求个荫庇的想法打消了。
  如果想要贾政撑起荣国府,那就要让他在承袭爵位的时候有能让圣上重视的地方,尤其现在贾政因为王家和王氏的事情在圣上那里挂了号,而就现在而言,考取功名是最稳妥的方法。
  为此,贾代善厚着脸皮请了曾经身为帝师的张老太爷入府,先是问政儿几句四书五经里的句子的微言大义,又给政儿做了最简单的八股文的破题和承题。起初,政儿回答得头头是道,很是流利,他窥见亲家公也是满意的。
  后来,又问了八股文的破题,贾政也是回答了很多,虽然贾代善不懂,但看亲家公的眼色,怕是不容乐观。所以他让政儿下去休息,私下问亲家公,张老太爷看在贾代善的面子上,叹了口气,“二公子基础扎实,回答起来也头头是道,颇有见地。”
  “只是这春闱会试,讲究的是八股文体的应试技巧,二公子还是要仔细研究一下这八股文的写作方法。二公子在老夫给出题目后,回答得虽然流利但没有重点,有些顾左右而言他,点偏了,这样很难出成绩。”
  张老太爷喝了口茶,劝道,“还是再练练这方面才有把握。”
  于贾代善而言,这就是这次会试没有把握的意思。
  他脸色有些难看,这与他最开始的设想不太一样,只好在送走亲家公之后,敦促政儿苦学,有时甚至会请隔壁的敬儿入府,和政儿聊聊,只可惜这段时间敬儿的夫人病了,他忙着处理宁国府的事务,照顾自己夫人和孩子,就没有过来了。
  正是因为如此,贾政得了空闲,在花园里散心的时候,听到了府内丫鬟们讨论大哥爵位的事情,一时有些心中嫉恨。
  他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像个没头苍蝇一样转了几圈之后,才去了荣禧堂,本意是想在史氏这里找到些许安慰,却在荣禧堂里听到了史氏和贾代善的谈话,但他一时间想左了,竟觉得父亲口中自己娶公主的资格是因为王氏的存在,这才闯进王氏养胎的小院里大闹了一番。
  贾代善心累极了,府内多少眼线,这政儿怎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打自己的妻子,这样没有担当的男人,就算没有公主,传出去又有哪个勋贵人家的女孩愿意加进来给他做续弦?他让人守在贾政的院子外面,没事别让贾政出来。
  然后贾代善犹豫了一下,去了荣禧堂的东堂屋,贾赦刚回京的那天,没来得及接贾瑚回来,只去张府见了秀云,贾赦这一来一回还不到一个月,秀云不能见风,贾赦只好抱着琏儿坐在秀云的床边,一家人亲亲热热了好一会儿。
  秀云的脸色好了很多,看来是因为张泰昌从金陵请的神医有了效果。琏儿的小脸上也有了点肉,白白嫩嫩的,可爱极了。
  见了贾赦,他好像是还记得贾赦,一见贾赦,就咧着没有牙齿的嘴朝他笑。贾赦逗了他好久,小人儿最后是攥着他的手指睡的,“琏儿倒是活泼,现在醒着总是喜欢攥着东西扯来扯去,我这床前的流苏他扯下来了好几根。”
  贾赦抬头去看,秀云的床前果真有几根流苏断了,“将来都让琏儿挣了大钱,给他娘换新的。”那小人儿像是听懂了一样,挥了挥拳头,算是回应了。
  这动作倒是让人一愣,然后满堂笑开了怀。贾赦今天一早去接了贾瑚回来同秀云和琏儿团聚,娘仨亲亲热热了好一会儿,贾瑚才一头拱进贾赦的怀抱,死死抱着贾赦的脖子不松手,贾赦险些让这实心的小子勒得翻个白眼出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了好久,贾赦才带着贾瑚从张府回来。刚回来就看了自己的好二弟好大的一出戏。
  他把小狼介绍给了瑚哥儿,瑚哥儿这段日子在庄子上过得逍遥得很,没人管着他学习,秦嬷嬷经常变着法地给他做好吃的,把他当亲孙子看,所以那体重是嗖嗖地往上涨,刚才贾赦差点被手中实心的重量闪了老腰,他甚至都听到身后观竹和来宝的笑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