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白布上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啊,你给念一念啊。”旁边不识字的人着急了,赶紧推了推那个识字又看得清楚得人。
  “别围过来,往后,不然休要怪我们不客气了!”城门校尉赶紧过来警告围过来的人,严词厉色的。
  这场面一看就知道是有大热闹可以看的,大家哪里愿意让开啊。不过他们也确实是没有继续向前了,包括那些富家公子。毕竟近来皇帝下手挺狠的,他们就算是家世不错也不能惹祸。
  这站得不远不近的,看得见还不会惹祸,正好正好。
  城门校尉真的是头都大了,怎么就轮值到他的时候出这种事情呢?他招手喊来自己的副手,“快上去,将人给放下来。”
  “是……哎呦,这是什么?”副手才刚要上去,就感觉额头一疼,一颗银豆子掉在了地上。
  很显然,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江湖高手用银豆子打的。副手一把将银角给捡了起来,又看向城门校尉,“这……”
  “算了,你不用上去了。”城门校尉明白,这是那个不知名的人的警告。若是非要上去,大概就是后果自负了。“你去通知六扇门总捕头,赶紧过来!”他们六扇门的人出了事情,不要连累他啊!
  “是!”副手拿着银角,高高兴兴地跑去六扇门了。哎嘿,反正那一下子不疼,还有银子可以拿,不错不错。这次的江湖高手人非常不错啊,比以前那些惹是生非还要伤人的人可好太多了。
  当然了,如果那个江湖高手允许他们赶紧把金九龄给弄下来,不要引起这么大的骚.动那就更好了。因为他不想多做事啊。
  第96章完蛋
  “金九龄,六扇门捕头,擅杀无辜,草菅人命,不顾百姓死活;伪装绣花大盗,掠夺财物无数,渎货无厌;官匪勾结,嫁祸他人。此人罪大恶极,不配为朝廷捕头。今将此人悬挂于此,罪行公之于众,罪证悬于白布顶上,非公正者不能将之放下。路见不平者留。”
  人群中识字又看得清白布上写了什么的人大声读出声来,而后还给身旁不太懂的人解释了一些白布上所写是什么意思,可见是十分热心肠了。
  “这该不会是污蔑吧,金捕头不是一个好捕头吗?”有人不太相信,便如此问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人要真的是个好官,怎么会被抓起来呢?怎么会被扒光了倒吊在这里呢?他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也这么觉得,你看啊,上面还写了,白布最顶上挂着罪证呢。连证据都有了,怎么可能会是污蔑呢。”
  “白布的顶上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啊,看不清楚,能拿下来吗?”
  “拿应该是能拿的吧,否则怎么证明金九龄有罪?”
  “你去?”
  “我不敢,刚才那个官爷想要上去都被打了,我可不敢上去。你去。”
  “我也不敢。”
  “那谁能拿下来?”
  “上面不是写着什么公正者能拿吗?”
  “我不敢保证我公正,我这个人耳根子软,容易相信别人。谁会说话,我就容易相信谁。”
  听见这话的大爷转身,看着回自己话的人是个锦衣公子,一时间有些不敢接话了。
  锦衣公子的目光一直落在金九龄的身上,也就没有看到这位大爷畏惧的眼神,“我爹就说我耳根子太软,让我听归听,信归信,但是不要听别人的话做事,就听他的就行。”
  大爷还是没有忍住接了一句,“你爹聪慧。”
  “那是自然,我爹可是刑部尚书。”锦衣公子突然笑得有些猥琐,“哎嘿嘿,之前他们还说这金九龄如何如何厉害,是个再好不过的人。我看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然怎么被抓起来了,还有了罪证。要我说,像我这样乖乖听爹的话,除了偶尔外出打猎从不乱来的人才是再好不过的人。”
  锦衣公子往日里总是被人拿来作对比,哦,不对,他是被对比的那个人。其中,金九龄就是一个,之前的是神通侯方应看。哈哈哈,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才是好东西呢。
  额,好像哪里不对?
  周围的百姓——包括那位接话的大爷——都看出来了,这位锦衣公子虽然家世不凡,但好像有些傻乎乎的,和那些欺负他们的人不一样。于是他们也不怕他了,和他一起说着,对着金九龄指指点点,那场面当真是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啊。
  今日之后,这锦衣公子还有了一个新兴趣,那就换身布衣,坐在一些大爷大娘的中间跟人家聊天。再到后来,连打猎也不爱去了,也不怎么出城了,见天的就在京城里闲逛。虽然对于刑部尚书来说,这个儿子有些碍眼,但毕竟是独子,也没有做出格的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以至于后来,锦衣公子还帮了他老爹刑部尚书的忙,所以说这爱聊天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总捕头听到小心,踩着轻功赶过来,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城门下,对着倒吊在城门上的金九龄指指点点。而此时的金九龄是清醒着的,只是他好像无法挣脱绳索,这份清醒反而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他能够清楚地看到他脸上恨不能就此死去的绝望。
  看到这一幕,总捕头也很绝望啊。他绝望的是六扇门从今而后就出名了,但却不是什么好名声,这让他真的不能不绝望啊。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不就是想着自己致仕退休之后,能留下一个好名声的六扇门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