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学生们总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而他们出版社一贯走在时代的前沿,两者本身就是天然的最佳拍档。
总编隐约抓住乔安的意思了,他说:“您是说,我们这一次也要去学校里招人吗?可是这些大学生他们的目标是官署……不对,我们一开始就没将这些大学生列入招聘范畴,我们直接去中学就好了。”
乔安点了点头,然后提起银质茶炊给他倒了一杯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必让求职者搭上车马费跑来应聘,我们要把招聘地点放在校园里!”总编说。
他越想越觉得精妙。
脑海里的种种思绪就像是沸腾的火山一般,灵感的火花从天而降。
原来还能这样?
他之前怎么从没这么想过?
这不能怪他,之前又有哪家报社这样做过呢?那些老板们只需要端着架子,高坐在办公椅上,等着那些求职者来回奔波就好。
但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了,出版社太缺人了,那些前来投简历的求职者水平过于参差不齐,能不能招到人全凭运气。
“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乔安附和了一句。
总编有些兴奋地继续说:“我们可以选择避开宗教教习所,选一些名声在外的中学,从这些学校出来的学生,总不至于只会识字、读圣经。”
这话有点阴阳怪气。
乔安用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茶杯,提醒对方别忘了他自己还是神学委员会的会员。
她对出版社的各位高层的家庭环境可谓是知根知底,但对方偶尔表露出来的尖刺,让她总是在怀疑对方是否是一个无神论者。
总编矜持地一笑,然后说:“感谢不断投资建学校的先生女士们,让我们的可挑选范围大了不少。”
这一刻,他对那些与他们不断争抢新员工的“友商”报以无限宽容。
抢吧,有本事把各地的所有毕业生都抢先聘到手。
只要你们这些家伙付得起这巨额的工资。总编冷淡地想。
……
玛利亚女子中等教育教习所——
这一天,看上去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直到教师们将学生们集中在礼堂内,学生们悄声议论起来。
克谢尼娅坐在椅子上,猜测着为什么老师让她们在大礼堂集合。她观察着周围,发现出现在这里的人全都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
毕业庆典?不太可能,根本没有提前通知,大家毫无准备,礼裙、舞鞋、舞伴都还没备好。
坐在她旁边的朋友正与同伴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有时候她们的话题也会落到她身上,她心不在焉地笑着应和两句,心里却轻松不下来。
她的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士官之女,一个工厂高管之女,前者已确定在毕业后会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后者将前往巴黎展开一场毕业旅行。
只有她,接下来的路子还完全没有着落。
她从这里毕业后该去往何处呢?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进入小学成为一名职教人员,收入尚可,且工作稳定体面。她尝试着投了几封简历,然而都石沉大海。
她向几个应聘成功的同学旁敲侧击了一番,那几个女生委婉地说:“招聘女职教的学校实在是太少了,你要是想要应聘,不妨试一试我给你推荐的这几所学校,他们今年都有招聘女性职教人员的计划,不过他们更喜欢那些老牌中校的毕业生,我们学校在名气上并不占优势。对了,克谢尼娅,如果你的父母兄弟也在学校里任职的话,嗯……不妨让他们帮你修改一下简历。”
克谢尼娅明白了,然后心里越发沉重。她就读的中学名声不显,而她的家庭在教育界也毫无背景,似乎她的每一个目标,都从一开始时就为她设下了看不见的门槛。
她接下来又试着投了几份诸如会计、打字员之类的工作,然而都失望而归。
“对不起,我们优先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不好意思女士,我这边都是男性员工,您来这里工作或许会对您名声有碍,也许您该去其他地方投一下简历。”
而她的兄长甚至提前警告过她:“不要让家族为你蒙羞,我不想在社交场上被人用‘听说你的妹妹在做家庭教师’这种话来打击我。”
可是除此之外,她还能怎么样呢?毕业后就待在家中,准备迎接父母给她安排的婚事?她不想这样。
就在她神思不属的时候,礼堂渐渐安静了下来。
克谢尼娅注意到礼堂最前方除了她们的老师,还多了几位陌生人士。有几人看上去像是教育部门的官员,旁边还有几位打扮更为休闲的男士,让人猜不出他们的身份。
事实上,这几人正是来自《每周早报》出版社的编辑。
作为这次招聘活动负责人的鲍里斯,拽了拽自己的领口,他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
“反正下一次要印刷的稿子都已经选出来了,你就去先带队招聘新同事去吧。”于是,总编就这么把他踹了过来。
“女孩们,请容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位先生……”
“我相信大家都曾听闻过大名鼎鼎的《每周早报》,现在出版社愿意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两个工作岗位,待遇从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等会儿过来投递一下简历。”
正在作介绍的教师也有点紧张,他完全想不到,居然有机构直接将招聘会放在了学校内。校长出于谨慎考虑,甚至请来了国民教育部下设机构副主管,以及女子教育机构委员会莫斯科分会会长,一齐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