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同人>[综] 天生女配> 第440章

第440章

  乔安为了分散他注意力,不让他往深里探究,向他分享着自己从文学沙龙上带回来的手稿。
  列文很开心她愿意同他分享,这让他感觉她把自己划在了“自己人”的范围内。
  他郑重地接过了稿件。
  纸页上字迹不一,体裁也各有分别。
  它们有的是诗歌,有的是短篇小说,有的只是一些灵感碎片。
  文字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张狂,像是海风、雷电、席卷而来的暴雨。有的雍容,好似夏日生得烂漫璀璨的花园,字里行间一派花团锦簇。
  但乔安有注意到他更喜欢那些语言风格质朴的作品,他的视线在那上面停留的时间明显更长。
  列文谈论起他喜欢的作品时,语调更为上扬,眼神越发明亮。
  “我喜欢这个。”
  乔安低头看了一眼他正在看的作品,认出了这是哪一部小说:“我也觉得他写得不错。”
  当然不错,这可是她摘抄自《战争与和平》里的精彩桥段,她本意是为了试探科兹尼雪夫。科兹尼雪夫对此态度平平,倒是列文明显很喜欢这部分小说片段。
  乔安已经有了判断。
  她说:“列文。”
  列文抬起头。
  “你有考虑过自己进行创作吗?”乔安问。
  列文没想到她会这样问,他说:“偶尔也有这种冲动,但是你知道的,我以前从没有写过这方面的东西,不敢真的下笔,就一直没有尝试一下。”
  并且他的家中已经有一个大作家在了,他要是再写,不免产生一种他是在有意模仿兄长的感觉。如果他写得不够出彩,他也害怕旁人会再次把他和科兹尼雪夫拉扯在一起,说什么“大作家的弟弟,原来就这种水平”。
  所以他从不试图走上他兄长的老路。
  乔安劝道:“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以我审稿无数的经验来看,我觉得你很有文学天赋。”
  这句话半真半假。
  她只是想到了后世众人对列文这个人物的评价——
  他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有作者“自传性”色彩的人物。
  听上去这个评价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然而别忘了……
  《安娜·卡列宁娜》的作者是谁。
  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属一个时代,是俄国文坛上的又一位大文豪,天才艺术家,他是列夫·托尔斯泰!
  列文作为作者本人投射在作品中的自传性角色,乔安对他怀揣着满满的期待。
  “吉蒂,别开玩笑了。”列文说。
  “没有开玩笑,我认为你真的有创作才能。”
  列文感到自己的耳朵有些发热,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吉蒂心目中竟然是这样一个形象。
  他有些开心又有些紧张:“但是我以前真的没有经验。”
  乔安劝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当你认为自己的作品足够出色了,我们再把它拿出去让大家都看到。”
  “尝试创作吧,说不定你的文学天赋耀眼到二百年后都能让人记住呢?”
  ……
  罗兰坐在马车上,手里拎着一只嵌着珍珠的小包。
  随着车轮轧过马路,车厢略有晃动,她耳际的碎发也在轻轻摇摆。
  伏伦斯基伯爵邀请她今天出来一起去莫斯科大剧院观赏歌剧,作为她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他与吉蒂小姐之间牵桥搭线的报答。
  她忍不住思绪纷飞,伯爵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单纯的感谢吗?可是她其实也没有做什么。
  她甚至为自己感到难过,哪怕明知对方也许没有她期待的那些心思,她还是情不自禁地为这次的见面准备了起来。
  罗兰向来清楚自己的优势,论家境她比不过那些娇养在家中的贵族小姐,但唯有一点,她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那就是她作为法国人的这个身份。
  这个身份让她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贵族家庭,但与此同时,家庭教师的称呼,也让她再难继续向上更进一步。
  在前往大剧院之前,她提前几天特地在莫斯科城中找了一家法国人开的裁缝铺,订做了一身巴黎最新流行样式的长裙。
  她把头发梳成更为松散慵懒的法式发髻,不再像她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出现时那样一板一眼。
  她削弱了作为家庭教师本该有的气质,显露出俄国人印象中法国女子该有的散漫优雅。
  在大剧院外,随着马车停下,罗兰提着裙摆从车厢里踏出一只脚。
  伏伦斯基原本正站在大剧院外的一株白桦树下,他看到罗兰小姐如约而至,脸上扬起下意识的微笑。
  罗兰背对着他,打开自己的手提包准备结账。
  他大步走到近处的时候,罗兰小姐正巧转过身来,她雪白的手指理了下鬓角的发丝。
  那张与以往相同又略有不同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他愣了一下。
  “罗兰小姐,十分感谢您今天愿意赏光前来,今天的您比以往还要更加光彩照人。”
  他执起罗兰的手,在她的手背上印下一吻。
  “伯爵太客气了。”
  他们一起走进剧院,伏伦斯基伯爵彬彬有礼地为她介绍了一下今天即将开演的剧目。
  罗兰矜持地听着对方的讲解,一双曾被她的前情人盛赞过的眼睛,含笑注视着伏伦斯基伯爵。
  到了包间里,伏伦斯基邀请她坐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