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老罗或许是不忍心这样勇猛的一个将军死得潦草,毕竟他临终遗言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在不改变历史结局的前提下,唯有战死,是为先人弥补的一丝遗憾。让他死于为自己所忠诚的江东而战争的时刻,报答先后两位孙家主公的知遇之恩,以及君臣外的知己情谊。
  不过……神箭手被张辽射中数箭身亡还是过于戏剧了。
  单薄的衣物在冷风里被吹得衣角翻动,他来到孙策和周瑜面前立定,眉头紧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试探地问:“是孙伯符乎?”然后又看向边上的周瑜,“是周公瑾乎?”
  两鬼朗声大笑,说:“子义,我们又见面啦。”
  “伯符!公瑾!”太史慈展开双臂,三个鬼抱在一起又笑又哭。
  太史慈突然反应过来什么,看着周瑜说:“我等是死了,是死后的样貌?为何周郎……也如此年轻?”甚至和他印象里并无多少变化。
  太史慈死于206年,周瑜死于210年。
  一个在赤壁之战的两年前,一个在赤壁之战的两年后。
  周瑜摇头说:“子义不必伤感,而今已是千年之后。我等身后事,皆记载于青史之间,子义亦有记载,未失志也。”
  “后世?青史留名……我?”太史慈恍惚,这才开始打量周围情况,有点熟悉有点陌生,脚底下的平台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白色的砖头砌出的一片十分平整的地面,没有丝毫凸起或者凹陷,更不沾惹泥土污秽。
  他又看向在场的唯一一个人,她穿的衣服十分奇怪,从头到脚直挺挺的样式,很多个小格子鼓鼓的,像是塞了特别多棉花的衣服?和衣服连在一起的帽子周围还有一圈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绒毛,看着就很暖和。
  是后世的服装体系?
  她因寒冷有些瑟缩,整个脑袋在羽绒服帽子里藏着,一双眼睛盯着他们三个鬼,不对……好像是在盯着他?
  太史慈不太确定,自己比起孙策和周瑜算不得惹眼,尤其是站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显得平凡了些,顺着这个奇怪后辈的视线逐渐下移视线,自己的胸口有沾到什么吗?
  “这个人好像能看到我们?”太史慈不确定地与两位故友提及。
  孙策笑了笑正要介绍小吕,突然听到一声惊呼。
  “公瑾?当真是公瑾?”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同样是穿着白色单衣的且和太史慈年纪差不多的鬼,同样面容憔悴,不难推测是病死的。
  嗯??这谁??
  从导览图来和年龄死因来看的话,应该就是鲁肃,他和太史慈的墓相当近。
  但是……颜值比想象中的高了不止一级。鲁肃是一个爱读书、善谈论、超有钱、很慷慨的,尚武老实人。文能出主意谋划,武能带兵,和周瑜是一个分类的,说他老实人主要是因为他很少有事情在意,心胸豁达不计较,而非是软弱可欺的意思。
  两个人的关系也极好,按照同类相吸的原则再加上汉朝当官有颜值要求,以及人均颜控来说,能和周瑜关系极好的,也该是小有姿色。
  诸葛亮有《隆中对》,鲁肃有《榻上策》,可见其战略眼光也是很厉害的。
  走近了一些后,鲁肃又认出另外两个鬼,喜极而泣道:“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等竟还能有重聚之时!”
  相比起和周瑜太史慈相处的时间,鲁肃和孙策相处得不算多。他与周瑜一起投奔孙策,孙策十分赏识鲁肃,但之后鲁肃就因家中祖母丧事而回去操办,回老家后还被人挖墙脚推荐他去投奔别人。
  各项事情耽误,两年后孙策就死了,鲁肃才能尚未得到发挥,彼时周瑜多番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将鲁肃又推荐给了孙权,当天鲁肃就和孙权在榻上相谈甚欢,有了《榻上策》。
  周瑜孙策皆是笑得爽朗,感染了困惑居多的鲁肃,既然高兴那就大笑,能与故友重聚当然是开心的事情!
  他们四个鬼互相搭着肩膀放声大笑,画面十分温馨。
  吕思彤叹息,小声哔哔道:“我在的不是时候……”
  鬼魂们闻言看过来,孙策说:“瞎说什么呢,你在的正是时候,若非是你帮助,我等如何重聚?”一边说着伸出手让她也过来。
  “子义、子敬,这位姑娘名叫吕思彤,是我们江东的后辈,学识渊博就读于后世的鸿都门学,且受仲谋、曹贼、刘备等鬼的赏识多居官职,哦,还有袁绍和大明皇帝,还有魏国的那几个。”
  “……”两个新鬼愣住了,怎么突然听不懂语言,怎么至尊和曹操刘备都给她封官?她一个姑娘家还能效仿苏秦佩六国相印?以及大明皇帝又是谁?
  周瑜也笑着拉过吕思彤,说:“都是自己人不必拘束,既是我们的后辈,就称小吕便是。”
  鲁肃与太史慈客气点头算作认识。
  然而,小吕的脸色非常糟糕。可恶!这和她设想的不一样!!你们怎么就没有甘宁的自觉呢!!
  两个新鬼不明所以,小声询问周瑜,难道点头礼在后世是很失礼的行为嘛?
  周瑜仔细想了想,他自己从墓里出来的时候,以及在甘宁陵墓的时候,小吕好像都对“老婆”这个称呼格外看看重,理论上来说,她是不可能有老婆的,但她总是这样称呼老祖先们。
  要说对他们有非分之想,不像,那又是什么缘故呢?还因为子敬和子义过于平淡的礼节而不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