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好像,这个子涵爸爸,脑子不太正常?
  招生老师则和两位妈妈交流着情况,关乎是否住宿,以及入学前期能否有一段时间是在首都的,主要是帮助孩子渡过适应期。
  吕思彤想了想,说:“恐怕不太行,我开学也得回去上课呢。”
  两名招生老师知道小吕是学生,和曹冲只是监护关系,但周簿易的妈妈不知晓,热情套近乎说:“原来您也是老师吗?您看上去好年轻,要不是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学生呢。”
  “不是不是,我确实是念大学呢。”
  “?”周簿易妈妈愣住,虽然极个别大学生可能是会有孩子,但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好像怎么都不太正常吧?
  经过两位老师的解释才知道,这位“子涵妈妈”只是监护人,曹子涵的身世非常可怜。而且,这位“子涵妈妈”也是去年协助破获多起文物贩卖案的奇才,据说她自学文物鉴定、自学书法,就连六十多岁的老专家都没有她专业,和曹子涵小神童认知完全是属于同类合并了。
  看曹子涵和周簿易聊挺好,安排成为舍友同桌也没太大问题,除了周簿易爸爸觉得对方家长过于吹牛外,其他都觉得挺合适的。
  袁绍更是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周簿易,在他看来,能和曹冲上一样学校的人肯定非富即贵,虽然小吕都后世普通人都能上大学,此次情况有所不同,这里毕竟是首都!是少年班!
  更何况,与人交以信为先,无缘无故人家干嘛撒这样的弥天大谎呢?
  所以,周簿易能在一个没有皇帝的后世被异邦禅让,似乎也合理。
  他是真信了对方家长的吹牛之言,对方家长也没想到会有人信啊!
  入学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两位小神童都表示有自理能力,不需要家长在附近租买房子照料,他们住校就可以。
  为了能尽早发现住校的问题来解决,今天就可以办理宿舍入住手续,且看看有什么东西需要添补的,孩子的衣物之类也可以整理邮寄过来了。
  冲儿很贴心,表示自己看需求网购就行,省得小吕又去批发价购买同款多码数的衣服。
  这边的手续办理完后,周簿易一家就去置办东西了。招生老师打算中午饭带去食堂,顺便体验下食堂的环境和菜品,毕竟真有过孩子因为不喜欢食堂的菜,家长又觉得外卖不健康,最终没有入学的。
  吕思彤看了眼时间,让袁绍和曹冲继续参观食堂,自己得带公孙瓒去机场了,刘备坐早上最早一班飞机过来,这会儿估计快到了。
  “好。”袁绍应下,等小吕扭头离开后将曹冲抱了起来,“嘿嘿,我家冲儿要上鸿都门学少年班咯!”
  “……”曹冲惶恐,本初伯伯你怎么突然小吕附身!!
  在离开学校后,小吕赶忙回到住所查看公孙瓒情况,生怕他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敲门是华佗过来开的,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大概是发毒誓发得实在太毒,公孙瓒完全没有要违背誓言的意思,冷着脸安静地渡过了一上午。
  吕思彤随手揣了个面包啃,就带着公孙瓒往机场去,为了避免他途中做出任何危险的行为,还是把老朱也带着了,充当保镖的角色。
  朱元璋对小辈还是挺宽容的,乐呵呵地说自己还是头一回给人当护卫呢,感觉公孙瓒路上要是没点动静都不算真切体验一把。公孙瓒瞪他一眼,好歹也是先人,能不能放尊敬点?
  一人两鬼来到机场外广场的一个边缘位置等候,等了大概20分钟,就看见刘备四处寻找着走了出来。
  “往右看,右边一个红色广告牌边上。”吕思彤打电话过去知会一声位置,刘备扭头过来,看到了这边的几道身影。
  他还特意换了身衣服,形象碍于过安检要和证件符合,所以维持在了二十出头的样貌。
  穿了一身朴素材质的直裾,说是直裾又不完全是,除了袖口用护具紧收外,衣摆的长度也略高些,裤腿也是紧收的风格,像是汉末时期武人的休闲装束。
  快步轻快急切,等走近了一些时反而放慢了速度,面对曾经无法再见的人,就这么猝不及防地,仅仅花了两个多时辰就跨越山河能再相见,不敢置信。
  他比其他离别的故人都要更久远,更见过年轻时狼狈落魄最底层的自己,同时,他们也有过最纯粹的过往,尚未踏入沙场,尚未卷入天下的纷争,坐在书案前用书卷挡着卢植先生的视线讲悄悄话。
  卢植的书房安置在二楼,窗户若是打开就能看到后面街道的场景。刘备并不是很喜欢读书,准确来说不喜欢硬板板地去读这些那些的书,他喜欢听卢植讲课,喜欢和同学们讨论古时英雄人物,那些死气沉沉的文字才活了起来。
  可如果自己盯着文字看,就觉得无趣了。他悄悄在桌案上涂鸦简笔画,等下课的时候抹掉,总是沾一袖子的墨回去。画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都是那么的热烈旺盛的生命。
  又走近两步,想起他们都不擅长的乐课,乐是君子六艺之一,琴又是历来君子最爱的乐器,少不得要学这些。刘备和公孙瓒对琴也很是喜爱,但就是弹不出卢植那样美妙令人沉醉的感觉来。
  明明是同一个谱子,为何会如此不同呢?
  卢植说,弹琴需要有情,不同的情弹出不同的声音。那时他们正值年少,没有太多的阅历,也不懂得太多情,唯一每天接触的就只有过分熟悉的亲情,和嬉闹的友情,好像都不符合琴的基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