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当然,实锤证据是:他们从来没有在同一个场合出现过。
  以及最实锤的是曹操亲口承认过,孙权是他儿子。
  “……”孙权无大语,说,“你干脆说我和朱元璋是同一个人得了,我们更像呢。”就连享年71岁都一模一样。
  吕思彤认真点头,说:“那按照同理可得,孙权=曹丕=朱元璋,你们三个都是同一个人。”
  魏太祖的正经继承人是明太祖,这很合理吧?
  魏太祖当年统一中原,明太祖也统一中原;魏太祖努力匡扶汉室,明太祖恢复汉人政权;好好好那就,魏太祖=明太祖。
  由此可得,曹丕=孙权=朱元璋=曹操,曹操和孙权是同一个人。
  曹丕=曹操那就更实锤了,曹□□后曹丕才当了皇帝,这不就是马甲下线真身上线吗。
  逻辑缜密的推理把袁绍和孙权都说沉默了,好小众的语言,每句话都能听得懂,怎么串在一起就像是天外之音了呢。
  吕思彤特意这么插科打诨一阵,成功让他们不再讨论朱元璋的沟史话题。
  而开启了这个话题的袁绍被莫名其妙地等式绕进去,真以为后世是把这几个人并排对比的,连逆贼都能和开国皇帝比,就是没他的份。
  他冷哼一声,说:“曹丕篡逆之辈,孙权既不是受禅让也不是刘姓称帝半点没有正统。曹阿瞒更是狼子野心,毁大汉基业。我对朱元璋再不了解也知晓他是个驱逐鞑虏复兴华夏的人物,将他和两个曹贼已经孙贼对比,岂不是折辱人家小朱。”
  孙权瞥一眼,调侃嫌弃小朱的是他,帮小朱说话的也是他,现在又开始踩他和曹操曹丕。
  两人争锋相对,暗流涌动。
  袁绍心里头憋着气呢,后世对比,什么后世对比,不是比曹操就是比刘备和孙权,就没有人比他。因为他是输家,是个坟墓就随意在马路边上都没有人在意的输家。
  他又何尝不知晓那些乱七八糟的野史是杜撰,只是可悲的是,因为在历史长河里远不及别人知名,就连杜撰他的人都没几个。
  他嫉妒“青史留名”,嫉妒“功盖寰宇”,嫉妒一切胜利者的光辉。
  那一年曹操屠徐州,琅琊诸葛氏流离南阳,谁能想到千年之后那个和尘埃一样的难民少年,竟是汉末最璀璨的一颗星星。
  而在汉末时期曾经威风无二,声望最高的袁本初,被一年年的尘埃掩埋。
  他嫉妒,他真的特别嫉妒。
  但他又不想嫉妒坐实史书上记载的小心眼,外宽内忌。
  这些情绪都藏在他高傲的白眼里,他白一眼孙权似乎是不屑于和他争吵,通过后世吴王卖沟子这样的话题来贬低吴地之人,才能找回内心一丝的平衡。
  “好了,打住,野史咱们就别讨论了。”吕思彤无奈扶额,说,“最后决定去不去,等天亮我就出发去高铁站了。”
  “我当然去。”孙权毫不犹豫地说。
  袁绍撇嘴,已经开口说不去,那就是不去。
  第二天早上,吕思彤很早就起来,厨房里是爸妈烧好的粥,已经放着降温了一段时间,看样子他们起得更早,按照他们的行程安排,今天就出发回种植基地去了。
  吃完早饭背上旅行包,包里放了苦茶子和大背心。
  随后带着孙权下楼去坐第一班地铁,却见袁绍也一起飘了下来。
  “你不是不去吗。”吕思彤一边走一边疑惑地问。
  袁绍白眼一翻,说:“我又没说跟你们走,顺路走些罢了。”
  走进地铁站,坐上车辆,袁绍又说:“顺路往那边去罢了。”
  等到了高铁站候车室,袁绍则说:“你们等你们的,管我上那辆车?”
  一起上了高铁,两个鬼找了她前后排的空座坐下,袁绍又说:“我只是去梅花山看梅花的,你们跟我顺路,是你们的问题。”
  说完就气鼓鼓地坐在前排空位上不说话了。
  第一班高铁人并不算多,这个车厢总共只坐了六七个人。
  吕思彤头靠后问孙权:“昨天晚上我休息后,你们是又吵了吗?”
  孙权双手抱臂靠在椅子上,说:“我可不似他小心眼,吵完就结束了,哪还有隔夜的气。”
  前排袁绍听到小心眼三个字更气了,呵呵一声说:“是,我就是小心眼,如何。”
  吕思彤深吸一口气,拿上电话假装在接听,趁现在前座没人车厢里人也不多,她挪到了前排位置坐到袁绍边上,试图开解道:“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呵。”袁绍瞥她一眼,扭头看向窗外。
  特喵的,怎么有人可以翻白眼都像是钩引人!越冷漠越是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胜负心,非要他搭理不可。
  “是你创业上出什么事了?还是你弟又惹你不高兴了?说出来我们也好帮你解决嘛。”
  袁绍又是白了一眼,说:“我能有什么事。”
  真是好心当驴肝肺,死傲娇怎么这么讨厌。
  通常来说,治这坏毛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狠狠炒一顿就好了,再硬的嘴啃起来也是软的。
  小吕脸色阴暗红黄变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咦,我手机信号不太好,你手机借我一下。”吕思彤问袁绍借过来手机,直接翻看搜索记录。
  “!!!”袁绍反应过来她在看什么,立刻将手机抢夺了回去,但吕思彤已经看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