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接过草莓味的冰淇淋。
沈觉夏闷声回道:“没事,我去个卫生间就好了。”
说完。
她就头也不回地跑向出口。
走到卫生间附近,沈觉夏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点开微信。
还好。
只有两条消息!
两点的时候还没出门,就算等…应该也没有等太久吧?
内心的负罪感消下不少。
好看的眉毛皱起,沈觉夏指尖轻戳屏幕:“对不起,我这边有些事情,下午应该不会过去了。”
身旁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
嘴角微微翘起,季知节点开手机——眼底的笑意瞬间消失。
第 47 章 照片
医院走廊,过往的行人将本就稀疏的光线——分割得支离破碎。
膝上的书页忽明忽暗。
像是一艘在海上迷失了方向的帆舟。
收到消息的时间是15点36分。
盯着屏幕。
季知节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复。
没关系?
可是,其实有关系的。
期末考试的成绩公布那天,也下了好大的雪,街边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雪花穿过街灯打在睫毛上。
沈觉夏从来没见过中国这种考试模式,三天考九个科目:第一天语文数学历史,第二天英语物理地理,第三天生物化学政治。
不仅短短一天就要考三个科目,而且还文科理科相互交叉,早上八点考到下午五点,到最后一天大脑已经死机完全转不动了。
早读开始前,班主任李老师就把她传唤进了办公室。
李老师拿着成绩条,柔声细语:“没关系,咱慢慢来啊,离高考还有两年呢,多查漏补缺,一定可以的。”
为什么刚上高中就要想高考的事了?沈觉夏困惑,却仍保持沉默。
“你理科成绩还不错,文科还需要加强。不过没关系,高二咱就文理分科了,就不用再学了。”
沈觉夏说:“学的东西不一样。”她咽不下这口气,因为记忆力好的缘故,她的文科其实比理科还要好。
“什么不一样?”
“我们学的历史都是欧洲史还有中世纪宗教史,没学过中国历史。”
同样的,她也不了解中国政体和所谓的“天下大同”。
李老师拍拍她的肩头:“好的好的,我知道你肯定没问题的。”
但沈觉夏感受出了那语气中的敷衍。
她接过成绩条,走出教师办公室,瞥一眼上面的数字,都是两位数,但她知道,所有科目的满分都是120。
她攥紧纸条,将它藏在袖口和掌心之间。
回到教室,班上同学们聚在教室右侧剪贴板前,围观这次期末区统考的排名。
原来在中国不光要知道在班级考了多少名,还要知道年级排名和区排名,高二文理分科后甚至还有市排名。
沈觉夏个子很高,往后面一站再一踮脚,视线就越过了前面一片黑压压的脑袋。
从下往上扫了两遍,她的名字不在上面。
沈觉夏自行代入自己的成绩,发现是全班倒数第三,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该笑吧,她可从没考过全班倒数;该哭吧,有同学比她考得还差。
“你的成绩怎么不在上面?”姚清妍又不知不觉出现在身边。
沈觉夏看向她,向后缩了一步。
学习委员杨可哈哈道:“人家这学期又没来上学,当然不能算咱班的成绩。”
姚清妍撇嘴:“大土豆就这么怕拖后腿啊?”大土豆是班主任的外号。
拖后腿。
沈觉夏从小和祖母说中文,有一定的语感,能猜出这个短语的意思,她宁愿猜不出来。
杨可继续端详成绩单片刻,叹道:“又是大魔王第一。”
“每次不都是她。”姚清妍毫不在意。
两周以来,沈觉夏时不时听到过这个绰号,能猜出来它指的是谁,可怎么也和那个人联系不起来。
孙芝芝,一个戴眼镜的黑瘦女孩,拍拍脸颊喊:“化学和生物都上110了,还是人吗?”
上高中后大考大小考不下五次,这些话早已陈芝麻烂谷子了,但每次还是会有人或感叹一句,跟个仪式差不多。
沈觉夏的视线回到成绩单上,目光上移,这才注意到顶端赫然印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沈汀寒
班级排名:1
年级排名:1
区排名:4】
从那时起,她才看清楚“沈明”的“沈”字怎么写:右上角的不是“勿”,下半部分也不是“水”。
沈汀寒的成绩分布得很均匀,只有英语是第一名,其它科目倒不是第一,却无一例外稳定在前五名,于是九科加起来就成了刀枪不入的王者。
这个人就连英语都比自己考得高,沈觉夏嗓子眼堵得慌,回座位猛灌了几口水,才些许缓解了灼心的郁闷。
冷静下来后,沈觉夏抽出英语试卷,逐个看错了的题。
有一语法题的答案是“should”,但至少她确定,在英国他们更习惯说“would”。
阅读中许多大意理解题也模棱两可,虽然整篇文章没有一个生词,她却依旧不明白选什么。
沈觉夏扶住额头,半苦恼半不屑。
“看到指数,就把这个函数放缩到这里,然后二阶求导。”温柔有力的声音从左侧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