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
  待一行人,到达,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心中一沉。
  边境的村庄,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
  百姓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眼中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光彩。
  而外域敌军的频繁骚扰,百姓们四处躲藏。
  妇女们紧紧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惊恐;男人们则握紧手中简陋的武器,准备随时抵抗外敌的入侵。
  秋庭桉屹立在高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百姓的苦难与村庄的破败,眉头紧锁。
  粮草供给的切断,对于军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如同悬在军队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斩断军队的生命线。
  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燃眉之急。
  不仅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士兵们的士气,更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失利,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阿衡,召集将领,百姓苦难,不能再拖下去了——”
  “好——来人,回营!”
  ——
  营帐内,闻衡端坐于主位,身姿挺拔如苍松,不怒自威。
  剑眉微蹙,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众将领围坐四周,神色肃穆,等待着闻衡发话。
  在这里,没有师门,只有镇国大将军——闻衡。
  闻衡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声音沉稳而有力,如洪钟般在营帐内回荡:
  “如今局势复杂,敌军来势汹汹,诸位有何良策?”
  眼神缓缓扫过众人,带着审视威压。
  将领们纷纷低头沉思,片刻后,一位老将率先开口:
  “将军,依末将之见,可先加固城防,以逸待劳。”
  闻衡微微颔首,却未言语,似乎在斟酌此计的可行性。
  另一位年轻将领则起身抱拳,言辞激昂:
  “末将认为应主动出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闻衡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加固城防,可保一时之安,但难以扭转局势。主动出击,虽有胜算,但风险亦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敌军虚实,再做定夺。”
  转而抬眸看向秋庭桉,“秋相可有想法。”
  “粮草供给被切断,本相认为,当务之急,乃解决将士粮草问题。”
  “否则……” 秋庭桉的脸色凝重。
  “大人,眼下困境重重,何不向朝廷发送急书,恳请他们火速调拨粮草,以解我军燃眉之急。”
  闻衡闻言,眉头紧锁,缓缓摇了摇头,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决绝之色。
  “朝廷鞭长莫及,待那粮草辗转千里而来,我军只怕早已陷入绝境。”
  “吾等需自寻出路。”
  “可……可此地虽紧邻宋城,但那城中官员腐化已久,府库空虚,宋城之援,实乃杯水车薪,难以解我军之困啊!”
  另一将领面露难色,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苦涩。
  秋庭桉闻言,沉默片刻,望向远方,似是在心中权衡着万千思绪。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送运粮草之路,虽为正道,却需绕行数村,耗时良久。”
  “若我军能另辟蹊径,穿村而过,或许能抢得先机,解此燃眉之急。”
  “然……此法虽速,却太过残忍。”
  “军队过境,势必会波及无辜,烧毁那些边境小村,以图捷径,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
  一位年长的将领面露不忍,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与痛心。
  秋庭桉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与无奈,他低声叹道:
  “此计虽狠,却也是无奈之举。如此,我军或许能暂时缓解粮草之压。”
  “更可借此机会,给那敌军制造些许混乱,打乱他们的部署。”
  此言一出,军营之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众将领面露惊愕!
  以百姓之屋,供给军营,这——!!!
  第220章 等你师父忙完,揍你么!
  将士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秋大人,此举万万不可!那些村庄中的百姓,皆是无辜之人,怎能将他们的家园化为灰烬!”
  一位年轻的将领挺身而出,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与不甘。
  他们虽身为军人,杀伐果断,但闻衡治军严明,向来严禁滥杀无辜。
  更何况,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本就出身平民。
  对于百姓的疾苦,自然感同身受,难以接受这等残忍之举。
  军营之中,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而压抑。众人皆沉默不语。
  只余那呼呼的风声,似乎在诉说着这乱世之中的无奈与悲凉。
  “吾亦深知此举之残忍,然则眼下,我们别无选择。”
  “倘若不为此,我军必将因粮草不济而败北,届时,整个国度都将被拖入无尽的深渊。
  “大局当前,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以国家为重。”
  秋庭桉的声音虽低沉,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
  “可是,大人,此举恐将激起民怨沸腾,甚至引发反抗,对我军的士气亦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
  另一位将领面露忧色,言辞恳切。
  “本相自会竭尽全力,安抚百姓,同时,亦会着手实施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计不受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