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志上写:【三月初九,捕快晏小追与罪妖阿回往京都。
  巳时一刻出途州城门,太阳挺大,山雀告知前方山路十分太平,我回说好,并给一粒果子道谢。
  雀叼不动,不要。
  阿回一直在车里看书,书是《游霞记事》,是途州府内的地志。
  我看话本《巨兔闹新春》。
  午时一刻吃饭,我吃菌子,阿回喝药汤,都吃完了。
  阿回没见过菌子,他吓死。
  我开玩笑,他又吓死。
  继续上路,道旁有山樱,花瓣落到地上,来年长新芽。】
  妖怪捕快们写日志,主要是为了给在千妖司里干活的人类,和要借调日志查案的捕快看的。
  只是妖怪不讲究什么文句通顺整齐,有的连人字都不会写,干脆在日志里每页都印上自己的爪印,就当做是写了。
  就是有人看了这本日志可能会想,这叫阿回的妖一天就死两回啊。
  写完之后,晏小追把书册立起来,自己也垫起脚,加上耳朵,还是没有书册高。
  小兔子看着地上被拉得长长的影子,稍微转动身子,变换一个角度,看起来会不会有点像人形呢?
  入夜时分,晏小追看着地图,距离最近的驿站还有六里,为了不让虚弱罪妖颠簸吐血,索性就近找了个靠水的地方歇息过夜。
  妖精在野外过夜,大多会叫喊几声,让这附近的野兽听了,知道避让。
  于是山林间的野兽嗅着风中的气味,听着小兔偶尔发出的啾咪叫,俱都懒洋洋地躺回了洞穴。
  是小兔啊?
  这么小,懒得吃。
  晏小追晚上也安排得妥妥的,毕竟是人养大的小兔,一日三餐一餐不能少,还总要提前一个时辰去想待会那顿吃什么。
  晚上就要吃米线。
  晏小追先给贺方回炖药汤,是的,中午喝了灵芝汤,晚上还有。
  贺方回低头看着那浩瀚药汤,不禁心生疑问,他真的需要每顿都喝一大锅吗?
  晏小追又架起小锅煮米线,米线清淡,贺方回也能吃。
  大约是担心小兔子落到锅里,贺方回又自请“学习”。
  贺方回的家臣若是见着,怕是会惊得回北海广而告之。
  不得了,平日里只会喝茶喝酒掏心窝的太子爷自己煮米线吃啦!
  晏小追看着贺方回面对米线有些犹疑的模样,发现这个公子哥似的妖怪,还真的啥也不会。
  “水沸了就放进去煮嘛,等到米线煮软了就捞出来,放到汤里。”
  等米线煮好,晏小追就抱着小碗呲溜呲溜地吸米线,一张小兔脸塞得圆鼓鼓。
  “菌子汤就是香!”
  小兔子吨吨吨地大口喝汤。
  贺方回也低头喝了一口,这也是菌子汤,不过是无毒的。
  喝了一口,贺方回又抬眼看晏小追。
  这小兔应是长期与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语言都与人相似。
  说话时,总要在句尾缀上各种语气词,因为个头小,说话的时候喜欢凑得很近,让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那双圆咕噜的兔儿眼,十分亲人。
  晏小追不知道贺方回在想什么,他从小在篱耳乡长大,村里都是老人家,不管他怎么长,永远都是小豆丁。
  他跟老人家说话都是劝着哄着的,像和孩子说话* 一样,而且不凑近点,老人家都听不清啊。
  他习惯了,跟别人说话也这样。
  不知道自己被当成老人家哄的贺方回,在灌下又一锅药汤后,身体隐隐有些发热。
  为防小兔再提起容易尴尬的话题,甚至还有小兔要上手相帮的可能,贺方回很“乖”地去解手。
  自然,小兔子也是会在一旁背对等着的。
  晏小追跳到马车上,朝贺方回招手。
  “你过来,铺好被子,就睡吧!”
  只是贺方回铺好了被子躺下,却发现晏小追脱了鞋,两腿一盘就坐在他脑袋边上。
  晏小追不睡干嘛呢?
  贺方回不用看也能感受到那股灼灼视线,一抬头,就与小兔子毛茸茸的小脸对上了。
  贺方回好似明白了。
  有些新手捕快第一次办差,很容易上头,恨不能一天就把一年的事全都做了,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现下晏小追这样紧盯,怕是担心他会趁夜奔逃。
  贺方回:“我不会逃跑。”
  出途州前不会。
  谁知晏小追点头道:“我知道。你今天还担心我吃菌子死掉,千方百计要阻止,可见你这妖也没坏到哪去。”
  晏小追竟知道贺方回一直“学习”的原因。
  贺方回略有些惊讶。
  若他真是罪妖,白日有心要跑,岂不是刚起身就要被装死的小兔捕快逮住。
  四溟虽说这小兔是“一等一的无脑莽夫”,却不知莽夫之智,智在难以捉摸。
  晏小追又继续说道:“你也不要战战兢兢的,你到了京都,估摸也就是被训斥,再坏就赔些钱,关几天就出来了。”
  毕竟贺方回这妖,盗灵药也没盗明白,算不上什么大罪。
  不过,小兔子一转脸,正色道。
  “我阿爹身子也不好,我小时候也动过去摸大妖家灵草的念头,我阿爹知道了,当场气得吐血。”
  “阿爹说了,若是真心爱重你的家人,是绝舍不得让别人说你一句不好,也绝对吃不下这能救得他的命,却会害死你的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